开展小学科学创新比赛活动

2014-10-31 05:32张健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盆里人格比赛

张健

在开展小学科学创新比赛活动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比赛成绩,为个人和学校获得荣誉,也不仅是为学生获得一些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创新人格的培养,这是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最容易忽视的重要元素。本人在此项活动中非常注重对小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不仅要收获科学知识,更重要收获创新人格的素养。

小学科学创新比赛活动,是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科学探究启蒙教育的重要活动,旨在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及探索科学真理的兴趣,最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在创新活动中不仅让学生要收获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格的素养。

我作为洛阳市首届中小学科学学科特级名师、教育专家、洛阳市小学科学学科中心教研组顾问积极协助市教研室小学科学教学及各种活动工作。在洛阳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举办的“小学科学创新比赛” 活动中,我是此项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参与者。“小学科学创新比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这三届来,参赛学校逐年增多,比赛成效日趋显著,对推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此项活动中对小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所做的大胆探讨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比赛得到了市教委多次的褒奖。

一、科学就在身边,从小热爱科学

我们为小学科学创新比赛活动设置的主题是 “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这是开展活动的唯一宗旨。用一位辅导员的话说:“我们能获得优秀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把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出来。这个搞好了,学生在探究中热情就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甜蜜的牵引,是一个人乐此不疲的动力。小学生每经历一次探究都是向科学的殿堂迈进了一步。每一次比赛活动都要收到四五十份学生写的小论文,这些小论文的题目和探究过程在网络上是查找不到的,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在探究命题的吸引下,一点点地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培养起来了。

二、比赛追求创新,执着深入探索

这三届比赛活动出的探究性命题大多是我们自己的原创,我们坚持每年必定换新题。这样做目的是不想让有的参赛队仿造优胜队的作品,避免再次比赛出现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情况。在总结第三届比赛工作时,一些人提出坚持期期新的设计原则不仅难度大,而且不利于普遍推广。其实,我们开展创新比赛活动最大的目的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看别人成功的经验对自己也是启发,也是学习,仿造别人的也算一种实践。人类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前人科学发明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在科学竞争中你追我赶的提高中发展的,学别人的也是尝试探究,为什么不能仿学呢?只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触动,有启发,就应该去做。所以,在第四届创新比赛中,有的探究命题继续使用,让后起者仿造先行者、优胜队的作品逐步提高,也让强者队能在来年比赛中再次取得好成绩继续开拓进取,让每一个参赛队都能在参赛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发掘,再奋进,再提高,这就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创新人格塑造的形成过程。

三、每人显示智慧,团结协作出彩

一个人的探究和开拓的能力是有限的,独自思考也容易被既有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范围所局限。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对激发小学生创造思维能起到催化作用,在研究探讨的小团体内,互相启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团结协作出成果,出智慧,出人才。持之以久,探讨研究中的每一位成员在提高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当每一次比赛文件下发到学校,老师都要组织学生建立团队,每一个班至少要组织一个团队,对命题进行初步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每改进一次都彰显着学生的智慧。小小的团队就是一个智囊团,有时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比老师想到的还要巧。比如:《高空取物》一题,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做个勺子,把盆里的乒乓球挖一勺出来放进地面的盆里,再挖下一勺。可是五十五中的一名学生却想:这挖一勺放一勺多慢呀!如果挖一勺自动流到地上的盆里多好哇。于是他们造的取物工具:勺子的底部是个细长的口袋,一直垂到地上的盆里,挖一勺向上一举,乒乓球顺着口袋自动流到地上的盆里,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在往地上盆里倒的过程中散落到盆外。所以在比赛时三分钟内300个乒乓球全部移到了地上的盆里,获得了此项比赛取乒乓球最多的成绩。

四、成功自我赏识,增进自信自强

参与科学创新比赛的每个同学都要经历创造中的失败与成功,固执与改进,沮丧与喜悦。每一个命题都有提示制作的方法,同学们都能按要求制作出雏形,得到第一步成功,给人带来喜悦。但是第一次做出的作品常常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还需再改进,也许成功也许失败。如果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再改进…… 当一次次改进走向成功的时候,就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喜悦。案例:洛阳市实验小学新区分校梁朝栋的小论文,记述了自己制作风力驱动小车一次次获得喜悦的过程。当买齐电动小车材料拼装成小车时,就非常高兴,收获成功的喜悦,迫不急待地试行,当又发现小车跑曲线时,校正了车轴后不再跑偏见,又收获了喜悦。收获喜悦越大,自信心越强,当比赛获得了第一名时,收获的是最大的喜悦。这种喜悦是自我创造的自我赏识,更加鼓舞新创的自信心。

五、经受探索磨难,追求科学真知

小学生在探究比赛命题的过程中,往往做不下去的最大障碍是经不住挫折,只要实验不成功,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程度,就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干了,这时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老师们常常采用让学生集体讨论想办法,要么老师给出一些提议,让同学们再改进,同学们改了试,试了改,反反复复才能摸着其中的规律,发现其中最合适的数值或方案。例如:偃师市实验小学的段英琳写的小论文,记述了他们小组探究纸飞机的怎样留空时间最长的研究过程。她的研究方面多:逆风与顺风、头重与头轻、机翼的大小、不同的折叠形状、抛射的角度,每一项都要列表测试,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把每一项的优点归纳在一起,得出最佳方案。这一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同学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到了科学探究方法,学到了动脑筋克服困难,学到了团结协作,学到了坚忍不拔,这就是科学精神,虽然经受了探索磨难,但是获取的是追求科学真知的精神。

总之,开展小学科学创新比赛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在比赛求胜的驱动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能力,在成功赏识和成功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爱科学的志趣以及创新人格的塑成。

【作者单位:洛阳市实验小学 河南】

猜你喜欢
盆里人格比赛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盆景树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最疯狂的比赛
猫砂,就该乖乖留在盆里!
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