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从手开始

2014-10-31 05:34任晓萍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折纸符号家长

任晓萍

一张小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在手中经过不断的折叠,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造型,所以折纸活动一直以来受到幼儿的青睐。中班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小肌肉发展和手眼协调不够完善的时期。而折纸活动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小肌肉精细动作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统的折纸活动大都是采用教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的方法,养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严重依赖性。另外幼儿折纸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往往会出现幼儿“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再有教师指导时并无预定目的性、计划性,而是根据幼儿折纸情况进行指导,这种指导少而散,常常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要求。枯燥的练习显然是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的,如何使中班幼儿兴味盎然地参与折纸活动,并能获得更好发展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贴近生活,趣味教学,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折纸内容成千上万,让幼儿从哪些内容开始学起,这是我们开展折纸活动前首先要考虑的。我们在选择折纸题材时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力求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展开联想的题材,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参加活动。如常见的动物类、植物类、生活用品类题材等,这些题材既是幼儿生活实践中常能碰到的,又因它们较为简单易学,造型形象生动,适合幼儿的“味口”,因此很受他们欢迎。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有趣的教学形式组织活动,要始终把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在活动本身,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活动的效果。最常用的活动方法如“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听音乐”,或出示实物、图片等,以吸引幼儿。幼儿在老师形象的引导中兴趣盎然地学习着,当看着一张张的彩纸在自己的手中变成一件件物品时,别提有多兴奋了。

二﹑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学会方法

要学折纸,会看图示是关键的一步,要看懂图示,首先要得懂一些常见的名称和符号。为了让幼儿了解折纸中几种常见的名称和符号,我开展了一个“认认我是谁?”的游戏活动,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出示一种符号,让幼儿通过老师的介绍说出其名称。他们玩时兴趣特浓,掌握得也较快。例如:出示符号(--------),幼儿马上就会知道这是折叠线。他们对符号及名称有了较深的理解后,再动手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让幼儿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幼儿看到一张正方形纸的中间有一条折叠线,并有一个朝上正折的符号,就知道是把正方形相对的两条边对折。又如:一张长方形纸的中间有一条中心线,并有两个正折的符号(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他们就知道是把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向中心线折。这样,从最基本的符号认识入手,再循序渐进地增加新的内容,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就为幼儿独自看图示折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尊重差异,分组指导,促进幼儿共同发展

首先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来分组,一组为五人,其中三人是能力强的幼儿,意在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和培养幼儿的友好合作关系。分组之后,便着手选择内容,选择折纸内容时根据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也会给幼儿设置一点困难,让幼儿“跳一跳”就能摘得到。然后把折纸内容的图示一一画出来,制成一张完整的、规范的示意图。例如:折衣服。先熟悉图示,然后教给幼儿看图示折纸的方法:先观察最后折成的是什么?(衣服)接着观察一共有几步(共有五步)。折时要一步接一步仔细观察折叠符号,看看哪里是一样折法的,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错,否则就不能完成作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让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解决困难,而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在他们有困难时,适当地给予指点。只要是通过努力自己完成作品的,我都给予鼓励。通过多次练习,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折纸方法,就能自己探索了。

四、创造机会,同伴互助,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要给幼儿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美工角里每周为幼儿提供几张难几张易的图示表和各种手工纸。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试折。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幼儿独自看图示折,有的则三三两两商量着折。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主动去请教能力强的幼儿。如有个幼儿折龙船时,被最后一步难住了,折了几次都把纸拉破了。他就主动请同伴帮助。旁边的小朋友很热情地边讲解图意,边示范给他看,还对他提出要大胆一点拉、左手要放松的要求,在同伴的帮助下他终于折出了龙船。当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索,成功地再现图示中的作品,使折纸活动成为像游戏、绘画一样的自主活动时,他们显得非常高兴。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都不断得到提高,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携手家长,家园共育,拓展幼儿发展空间

在刚开展折纸活动时,我们利用家园栏向家长宣传折纸的好处,介绍我们班级开展折纸的情况,让家长也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每周通过短信平台、QQ群、校园网站等途径向家长汇报孩子们学习的折纸内容,争取家长配合。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龙舟”的折纸内容,可是,对于幼儿来说,有的部分有些难度,因此,我们就通过网站传送龙舟的折纸步骤图,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折龙舟。幼儿和家长在创作中不仅动手动脑还在折纸中感受浓浓节日的气息。通过我们的宣传,我们开展的活动家长们都十分支持,还把自己和幼儿折好的作品带来,我们班就布置了一个赛龙舟的墙饰。不仅如此,有的家长还给幼儿买了各种彩纸、和一些相关的折纸书。闲暇时,就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广告纸折一串玲珑的风铃、折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天鹅。全家一起动脑动手,让智慧在手指间流淌,幼儿呢既能轻松地创作,又能感受家庭和谐,从而陶冶幼小心灵,延续了折纸兴趣。

俗话说,熟能生巧,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通过巧手的折、压、剪、翻、拉,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令大家爱不释手。你能不说我们的幼儿“心灵手巧”吗?只要幼儿在折纸活动中愿意尝试,喜欢尝试,他就能在动手的过程中,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有人说:“人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在折纸中变得更加聪明可爱,从而开启通往智慧人生之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折纸符号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折纸
家长请吃药Ⅱ
折纸
折纸
折纸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