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自然 感悟成长

2014-10-31 05:46杨冬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活动室马铃薯幼儿

杨冬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可见,环境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园地处乡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让大自然成为主题教学的根据地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的多、生动的多。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幼儿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亲近、走进自然的机会,让大自然成为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

如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们先把幼儿带出去玩,孩子们看到了地里的野菜、小草,大棚里的蔬菜、渠道里的流水,感受到了春风吹面的和煦,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孩子们通过外出感知,确实感觉到春天来了,这比画上几幅图给幼儿讲述要生动的多,形象的多,而且孩子们对春天的印象也很深刻,可以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拥抱冬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感知冬季的主要特征——寒冷、下雪。对于“寒冷”这一特征幼儿很容易理解,可以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入手,让幼儿互相看一下自己和小朋友都穿了什么衣服?为什么要穿这么厚的衣服?风吹到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再把幼儿带到街上去观察一下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穿大衣、围围脖、带棉手套),走路的样子(手插在衣兜里、缩着脖子、走起路来急匆匆的)。感知“雪”的特征时,我们就抓住一次下雪的机会,先让幼儿观察雪花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又是怎样落到地面的,下雪时天空是什么颜色。雪停了以后我们把幼儿带到户外,进一步观察大雪过后的山野是什么样子,树上、房子上是什么样子,人们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玩雪。

在这一系列的感知过程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不仅认识了雪,知道了雪的形成,而且了解了雪、水、冰之间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学习了一些词语纷纷扬扬、白茫茫、融化、阴云密布等,了解了雪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不利。幼儿就是这样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粗浅知识,不断地提高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获得发展的。

二、让大自然成为探究活动的试验田

陶行知先生说:“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会有丰富的收获……”我园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园内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进行合理的改造,将幼儿园创设成孩子们的“种植乐园”,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地、自然角,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来感受植物科学中的奥妙。

在种植园地中,可以根据情况或种植一种植物,或种蔬菜,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应该让幼儿自始至终参与到种植、管理、收获中。春天,我们尝试种植马铃薯,首先带幼儿整地,把地边的草、石头等清理出去,再用铁锹翻地,老师在翻地时让幼儿在一边观察,他们在叽叽喳喳地议论:怎么老师新翻出的土是湿的?蚯蚓会咬人吗?翻好地,我们就把准备好的马铃薯种子种在地里,孩子们带着问号回到活动室,还议论不休,我则趁热打铁给他们讲了有关蚯蚓的常识;蚯蚓身体柔软,圆而长,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松散,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能让我们种的马铃薯长得大大的,所以我们不要伤害它。

自种上马铃薯后,我们经常带幼儿去观察,观察马铃薯的叶子是什么形状,开什么颜色的花,还带幼儿经常去拔草、松土、浇水。从马铃薯长叶—开花—收获,幼儿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他们不仅对马铃薯的种植、生长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到作物的生长规律,理解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三、让大自然成为环境布置的摇篮

让大自然进入幼儿活动室,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例如:春天时,我们在活动室后面设计了一幅“你眼里的春天”的主题墙饰,让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春天,自由绘画,有的幼儿画是小朋友在户外放风筝,有的画的是到广场滑滑梯,有的画的是老师和小朋友在柳树下面讲故事,还有画的是迎春花……孩子们之所以能画出各种各样的春天图画,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不用老师去刻意指导,他们凭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丰富的想象就能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描绘出来;空中挂的,我们就用旧挂历纸剪了些柳树枝,又剪上几只小燕子放在柳枝上,好一幅栩栩如生的春回燕归图!

幼儿通过参与布置,对春天的特征有了非常深刻、全面的认识,再谈起春天时,他们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四、让大自然成为区角活动的资源库

为了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区必须有多种活动材料,这些材料,即要无毒、无害,又要体现自然特点、季节特点,要做到废物利用、丰富多样,向幼儿展示大自然最原始的美。

春天到来时,我们在计算角投放的卡片上大多画的是小花、小草、小鸟、燕子、风筝等,在做做玩玩角则放一些树叶、纸团(印小花用),绿色的蜡光纸(剪小草、树叶用),黑色的蜡光纸(剪小燕子用);在自然角,从山野里折来一些迎春花插在花瓶里,鱼缸里放上几条小鱼、石子、水草,结合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一特征,我们找来玉米、花生种子种在几个小花盆里,让幼儿观察小豆豆种地下是如何发芽、钻泥巴的。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诗歌《春天》时,就很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大自然是一个百宝箱,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很多很多,作物的种子、秸秆、皮、树叶、贝壳、鹅卵石、核、瓶盖、小木棒、包装纸、易拉罐、酸奶瓶、沙、石子等等,在投放时可以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投放,使幼儿在玩时能不自觉地与当时的季节、气候联系起来,加深幼儿对季节特征的认识。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的、自然的百科全书,蕴涵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愿我们的幼教工作者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滋润幼儿的心田。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芦墟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活动室马铃薯幼儿
8个教室
马铃薯有功劳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定边马铃薯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关工委主任五四建文化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