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外阅读培养 激发学生好读热情

2014-10-31 06:02诸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亲子书籍

诸静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也有专家认为:学生没有阅读的愿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学生要获得知识,就要阅读书籍,特别是各种课外书籍。经常进行课外阅读不但能巩固和扩大教学效果,还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多种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好读书的习惯,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其语文水平、文化修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是笔者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好读书的热情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影响,享受读书乐趣

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小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高,小学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一开始就学会阅读,也需要通过跟着懂得阅读的人慢慢模仿,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对于绝大多数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不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在这方面的影响。“听故事会逐渐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自身的朗读预感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学生,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①通过听逐渐过渡到独立阅读,一定程度上减少低年级小学生独立阅读时会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得到延长。

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时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开头或者情节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欲望。

有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新授前的一两分钟带着学生背诵或者朗读一些篇幅短小的活泼生动的儿歌、童谣,这样做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慢慢集中起来,迅速进入课堂学习,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亲子阅读,感受阅读幸福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渴望,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还需要家长的参与。许多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时常会鼓励亲子阅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看书学习,孩子也会知道该干什么。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一起看书、朗读,还可以进行讨论。在阅读完一个故事后,父母可以运出时间和孩子进行讨论,讨论人物、故事情节、给自己带来什么感受等。当然,这样的亲子阅读要让孩子感到轻松愉悦,不能让阅读课外书成为对孩子的一种酷刑,让孩子觉得父母在逼问他们,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痛苦。父母带动孩子阅读课外书籍,是他们思想受到启发、希望被点燃,让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他们通过口头表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亲子阅读的幸福。

三、推荐读物,激发阅读热情

各年龄段的学生喜欢、适合的课外读物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特点选择不同的读物。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识字量不多,认知水平有限,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超负荷的阅读任务会使他们无法在阅读中感受快乐,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

推荐的课外读物是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能使他们内心得到满足,并且能获得知识的。学生低年级时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读本,因为图画比文字更能让低年级学生感兴趣,这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育特点;可以多让学生选择一些世界经典的低幼读物,推荐一些篇幅短小的全注音读本,像《小猪唏哩呼噜》等“aoe名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推荐相应的合适的书籍。推荐课外读物时,一定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强制要求学生读一本不感兴趣的书,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使阅读失去意义。

有的教师发现许多男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周益民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部分教师经常忽略男孩与女孩之间阅读的差异。不可否认,一部真正的好作品是不分性别的,但是,“男孩与女孩在阅读上确实存在着某种差异,这其中既有阅读内容的偏好,也有阅读方式的不同”。男孩子比较喜欢科幻、侦探、冒险类等较为阳刚的课外书籍,而一些作品风格委婉、描写细腻浪漫的读物往往受到女孩子的亲睐。市场上并不缺乏女生的课外读物,但是男生的选择就不是很多。那么对于男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推荐《坚定的锡兵》、《动物远征队》、任溶溶的幽默故事等。同时鼓励男女资源共享,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给予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我们知道要督促学生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燃起对阅读的热情。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跟风读书,阅读时走马观花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不能只责怪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读书。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更加有必要教学生去阅读了。

1、给予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环境,要督促他们用心读,眼睛不往其他地方看,还要反复表扬能够安静看书的孩子。

2、开设读书课。开展各种各样的班级读书课,如阅读图画书、故事书、儿歌,读书给孩子们听,进行阅读交流等,积极提倡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书籍,分享快乐。

3、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训练。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学生读书“走马观花”,读过就忘,等于没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训练:①对文章或是书籍的题目、插图、简介等进行思考,想一想文章或书本可能讲什么。②学会做标记。寻找近期课本学习中学会的词语,如四字词语、拟声词、叠词等;一些句式,如比喻句、描写环境、外貌的,等等。给这些词语、句子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或者摘抄下来。③对于不认识字词可以停顿下来,查找字典或者问其他人,有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试着多读几遍或者与他人讨论。④进行情节预测,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读下去。⑤不时问问自己读懂了为什么。

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训练,还要教师不断地监督与鼓励,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阅读时强调主动思考。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汲取营养,借鉴有用的东西,读书才变得有意义。

“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一个人有了读书的渴望,那么阅读便会给他带来快乐。然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阅读不可能一下子就有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督促,循循善诱,积极鼓励,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热情。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亲子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