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及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2014-11-02 05:43刘敏刘帅英余乐李水福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阴干槲皮素饮片

刘敏,刘帅英,余乐,李水福

(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 丽水 323000)

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及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刘敏,刘帅英,余乐,李水福*

(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地稔最佳干燥温度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随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以室内阴干效果为最好。5月份初采收的地稔两成分总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是影响地稔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以两成分含量为指标,最佳采收时间在5月初,花未开时。

地稔;没食子酸;槲皮素;干燥温度;采收时间

畲药地稔,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全草,畲民多称“嘎狗噜”或“粪桶板”,又名山地稔、地葡萄、金头石榴、铺地锦、落地稔、地茄等,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浙江、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汉族、瑶族、畲族等各少数民族民间使用较广泛[1-2]。临床用于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疔疮、毒蛇咬伤等症[3]。地稔含有多糖、黄酮类、氨基酸、酚类、常量和微量元素、色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止血、抗氧化、抑制糖基化佟末产物(AGE)的生成、镇痛抗炎、降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4-6]。地稔中的没食子酸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因此,以此两种成分同时控制其药材、饮片、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有较大的意义。初步研究发现,干燥温度、采收时间对地稔中这两种活性成分含量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的地稔饮片颜色泛黄,含量低,多为阳光下暴晒所致。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采收时间地稔经不同温度干燥后,其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为确定地稔最佳干燥温度及采收时间提供参考,为药材的储存、饮片的制备、制剂的工艺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电子天平(XS104,上海恒刚衡器天平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A,上海贺德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地稔药材(采自丽水市莲都区,经我所李水福主任中药师鉴定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dodeccandrumLour,根据采集时间确定批号分别为130501,130617,130720,130825,130925,131015,131116);没食子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31-201204,含量为89.9%)、槲皮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081-200907,含量为96.5%)。甲醇为色谱纯,磷酸为色谱纯,水为哇哈哈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的干燥

研究发现,地稔不同部位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成分含量差别显著,而畲民多以全草入药,因此取不同月份、不同部位地稔按以下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后测定两成分含量[7-10]。

阴干:取新鲜、洗净的地稔药材,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待其自然干燥。

60 ℃烘干:取新鲜、洗净的地稔药材,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恒温60 ℃烘烤至干燥。

80 ℃烘干:取新鲜、洗净的地稔药材,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恒温80 ℃烘烤至干燥。

所得各干燥药材样品在进行分析前置于干燥器中贮存备用。

2.2 没食子酸、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SB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54 nm。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对照品适量,加80%甲醇制成每1 mL含没食子酸234.8 μg、槲皮素151.1 μg的溶液,即得。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后,粉碎,过3号筛的地稔叶、茎、根药材粉末各4.0 g(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甲醇-15%盐酸(4∶1),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提取3 h,放冷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提取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分别精密量取5 mL滤液置20 mL容量瓶(叶)、10 mL容量瓶(茎)、10 mL容量瓶(根)中,用提取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2.2.4 系统适应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2.2.2、2.2.3项下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见图1。

由图1可见,在该色谱条件下,没食子酸、槲皮素与其他成分可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对照品色谱峰与供试品色谱峰中相对应色谱峰的紫外光谱吸收均一致。结果表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2.2.5 线性关系考察 取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置50 mL量瓶中,加8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含没食子酸234.8 μg·mL-1、槲皮素151.1 μg·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两对照品溶液适量于同一25 mL量瓶中,制成没食子酸浓度为18.786、28.178、37.571、46.964、56.357 μg·mL-1,槲皮素浓度为3.022、9.067、15.110、21.157、27.201 μg·mL-1的对照品溶液,准确吸取5 μL,按上述确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分别以对照品的含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得没食子酸回归方程为Y=1 724.7X+2.574 5,r=0.999 9,槲皮素回归方程为Y=4 256.7X-2.054 8,r=1.000。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分别在0.093 9~0.282 μg、0.015 1~0.13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没食子酸 2.槲皮素 A.对照品 B.叶 C.茎 D.根 图1 地稔不同部位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测定HPLC图谱

2.2.6 方法学考察 经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2.3 结果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含量,并按叶、茎、根折算比例(1∶1∶1)计算总含量(按干燥品计算)。结果见表1、图2。

采用Friedman M法统计分析不同采收时间地稔经不同温度干燥后没食子酸及槲皮素的含量,由结果可知地稔经不同温度干燥处理后两成分含量有差别(P﹤0.05,α=0.05),室内阴干样品两成分含量均高于经不同温度烘干的样品,均具统计学意义。两成分含量随着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5月初采收的地稔两成分总含量最高。

表1 地稔(经不同温度干燥)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结果(n=2)

图2 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地稔中没食子酸、 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曲线图

3 讨论

3.1 地稔最佳干燥温度

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中规定,饮片水分通常不得过13%,按照此标准要求,以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为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对地稔中两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课题研究中发现,晒干和60 ℃烘干无显著差别,而且受天气影响、难以控制晒干的程度,因而选择室内阴干、低温烘干(60 ℃)、高温烘干(80 ℃)三个因素进行研究。由试验结果可知,阴干的地稔药材没食子酸及槲皮素含量均高于低温烘干(60 ℃)、高温烘干(80 ℃)的样品,且阴干药材的水分含量均在12%以内,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目前,市场上地稔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多为叶黄、数量少,茎、根数量多,样品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不高,而畲民一般在夏季挖取地稔全草,洗净,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本研究的结果对提高地稔饮片质量、提高药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3.2 地稔最佳采收期

研究发现,以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及槲皮素为指标,没食子酸以阴干、6月中旬采收的地稔含量最高,槲皮素以阴干、5月初采收的地稔含量最高,其两者总量以5月初为高,故最佳采收期为5月初、花未开时。地稔最佳采收期的确定还应考虑产量和其他因素,实际大规模生产中地稔最佳采收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712.

[2] 陈志英,李水福.浅谈畲药地菍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7,38(7):附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廖宝珍,阙惠卿,林绥.地稔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7,19(12):3-7.

[5] 雷后兴,鄢连和,李水福,等.畲药地稔水煎液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3):45-47.

[6] 李丽,周芳,黄琼珍.地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73-75.

[7] 任华益.不同采收月份和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1,1(2):136-139.

[8] 刘红英,何军,何珺.不同干燥方法对桑白皮中DNJ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12,35(7):1053-1055.

[9] 王冬梅,唐志,何志超,等.不同干燥方法对岩黄连中脱氢卡维汀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9,32(7):1033-1035.

[10] 刘敏,李水福,程科军.HPLC法测定畲药地稔药材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J].中草药,2012,43(4):721-72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 of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in Traditional She Medicine-Melastoma dodecandrum by Drying Temperature and Harvest Time

LIU Min,LIU Shuaiying,YU Le,LI Shuifu*

(Lishui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Lishui323000,China)

Objective:Through 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in Traditional She MedicineMelastomadodecandrumby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 and harvest time,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rying temperature and the best harvest time.MethodsHPLC was applied with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 as follows: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Agilent-SB C18(4.6 mm×250 mm,5μm)at 30 ℃;methanol-0.4% phosphoric acid as the mobile phrase,gradient elution,flow rate 1.0 mL·min-1,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54 nm.Results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inM.dodecandrumobviously elevated along with the reduce of dry temperature,and the best of them is dried in shade.The contents of total two components were higher in early May than other months.ConclusionDrying temperature and harvest time appeared to be the key factor to 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inM.dodecandrum.Taking the contents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as the index,the optimal harvest time is in early May,when flowers are not open.

Melastomadodecandrum;Gallic acid;Quercetin;Drying temperature;Harvest time

浙江省常用畲药质量评价技术与规范化研究(20100410)

*

李水福,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畲药质量控制及分析;Tel:(0578)2155989,E-mail:lsf6789@126.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7.010

2014-02-24)

猜你喜欢
阴干槲皮素饮片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菊花茶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