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克都保加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02 06:48潘学花
关键词:气雾剂沙丁胺醇激动剂

潘学花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大同037005)

普米克都保加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潘学花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大同037005)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8例哮喘患者均来自呼吸科门诊,予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其哮喘控制效果(ACT)和最大呼吸气流量(PEF)。治疗前,208例观察对象的ACT的平均得分为14.7±3.6,PEF平均水平为315.5± 98.2。经过治疗后,ACT评分和PEF分别为21.3±3.3和352.1±103.7,经检验,2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者。结论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哮喘;普米克都保;沙丁胺醇

哮喘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多因吸入各种变应原、刺激物或病毒感染后,以嗜酸性粒细胞侵润为主,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不同程度的咳喘症状。有文献报道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具有协同作用[1],且局部吸入副作用少,使长期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哮喘患者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气雾剂和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302-201402期间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208例:男性108例,女性100例;年龄7~65岁,平均31.2±1.9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4年,平均20.2±1.31年。

诊断和分级参照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6~12岁按儿童标准诊断。纳入对象都反复静脉滴注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口服治疗,有反复住院史,所观察的病例排除心肺疾患。

1.2 方法

沙丁胺醇气雾剂100 μg∕喷,普米克都保气雾剂100 μg∕喷,每日3次;中度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00 μg∕喷,普米克都保气雾剂200 μg∕喷,每日3次;重度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00 ug∕喷,每日3次,普米克都保气雾剂200 μg∕喷,每日最高达800 μg。先吸入沙丁胺醇后再吸普米克都保,两者吸药间隔2 min以上。每次吸药后漱口,以减少口腔残留药物。沙丁胺醇在控制病情后减量,应用1~2周后停药,以后必要时间断吸入。联合治疗半年至1年以上不等。对个别重症患者给以0.5%喘乐宁溶液,以压缩喷雾治疗仪雾化吸入,使支气管痉挛很快缓解后再吸入气雾剂,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

ACT可帮助患者评估哮喘控制程度。评分判定标准分3个等级:25分为“哮喘已完全得到控制”,20~24分为“得到良好控制”,低于20分表示“哮喘可能没有得到控制”。

1.3.2 最大呼吸气流量(PEF)

以上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用药后30 min检测及记录。

1.3.3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t检验对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ACT得分及PEF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前,208例观察对象的ACT的平均得分为14.7±3.6,PEF平均水平为315.5±98.2。经过1年的治疗后,ACT评分和PEF分别为21.3±3.3和352.1±103.7,经检验,两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者。

表1 观察对象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观察对象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对比(±s)

指标ACT评分PEF(ml)治疗前14.7±3.6 315.5±98.2治疗后21.3±3.3 352.1±103.7 t P 53.974 132.656<0.001<0.001

3 讨论

由于哮喘的病理特征是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及高反应性。因此,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对抗气道的过敏症及高反应性[3]。它可通过抑制磷酸脂酶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的生成,抑制发病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趋化,干扰各种细胞因子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但长期用药副作用大,会引起骨质疏松、感染、高血压等。糖皮质激素吸入性气雾剂的应用,局部活性强、副作用少,吸入药物可直接进入靶器官,用量是全身的1∕10。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疗效肯定。本组中普米克都保的临床应用,是基于糖皮质激素可以作用于引起哮喘发作的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而起到抗炎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β2受体激动剂控制哮喘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增加机体对药物的抗药性。近年国外报道,哮喘死亡率的增高和长期大量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有关[4]。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吸入,从根本上降低了气道的反应性,减少了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从而降低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组中沙丁胺醇吸入,未产生耐药性,联合普米克都,大大提高了疗效。

多项研究有力地证实了两药联用效果更佳,不仅减少了单用药物时的剂量,而且降低了各自单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两者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作用于平滑肌细胞,针对平滑肌功能异常为主。后者主要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及炎症细胞,针对气道炎症),两者在治疗方面具有互补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两者又具有协同效应。β2受体基因上存在糖皮质激素效应元件,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强转录提高β2受体密度,并且糖皮质激素可以逆转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后出现的β2受体减敏,消弱炎症对β2受体活性的负面影响;而β2受体激动剂除了具有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还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气道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因此,两药联用效果更好[5]。从哮喘发病机理来说,抗炎是治本,但同时必须控制支气管痉挛引起的症状,因此,抗炎联合解痉是必要的。普米克都保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正是此意义上的联合治疗。

[1]Bousquet J,Jeffery P K,Busse W W,et al.Asthma.From bronchoconstriction to airways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5):1720-174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3.

[3]林科雄,夏前明,朱运奎,等.环索奈德气雾剂治疗轻中度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18):1677-1680.

[4]郭惠娟,洪先欧.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6):536-537.

[5]王德军,戈改真,宫武装.气雾剂加储物罐和干粉吸入剂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33-3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ulmicort Turbuhaler and Salbutamol Aerosols on Patients with Asthma

PAN Xue-hu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5)

Objective To ivestigate the long 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Pulmicort Turbuhaler and intermittent suction Salbutamol Aerosols in interruption Asthma.Methods 208 asthmatic patients wer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Pul⁃micort Turbuhaler and intermittent suction Salbutamol Aerosols a long time.To observe the Asthma Control Effect(ACT)and the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Before treatment,the average score of ACT of 208 cases of objects is 14.7±3.6,the average level of PEF is 315.5±98.2.After treatment,scores of ACT is 21.3±3.3 and PEF is 352.1±103.7,After the inspection,two assays all hav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Adverse reactions did not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Conclusions Asthmatic attack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long-term inhaled Pulmicort Turbuhaler Aerosols and inhalation of Sal⁃butamol Aerosols.

Asthma;Pulmicort Turbuhaler;Salbutamol Aerosols

R453.9

A

1674-0874(2014)04-0040-02

2014-02-12

潘学花(1972-),女,山西大同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过敏性疾病的诊治。

〔责任编辑 杨德兵〕

猜你喜欢
气雾剂沙丁胺醇激动剂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喘乐宁气雾剂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鲑鱼降钙素混悬型气雾剂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