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62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4-11-02 02:37赵绍伟
关键词:胫骨微创钢板

赵绍伟

(鹿寨县人民医院骨科,广西 柳州 545600)

胫骨平台骨折一种常见于受轻微损伤的老年或高能量损伤的青壮年人的骨创伤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建筑、交通等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而逐年增加。其骨折程度常十分严重,同时由于骨折形态多种多样且不稳定,故治疗时十分困难。治疗后也会出现关节僵硬、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以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1]。本研究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效果甚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53例,女9例;年龄18 ~66 岁,平均(39.52±5.28)岁;右膝35例,左膝27例;Schatzker分型:I型7例,II型14例,III型6例,IV型8例,V型10例,VI型17例;重物击伤12例,跌落伤10例,交通伤27例,坠落伤13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38.17±4.95)岁;右膝 38 例,左膝 24例;Schatzker分型:I型5例,II型16例,III型9例,IV型5例,V型14例,VI型13例;重物击伤8例,跌落伤11例,交通伤32例,坠落伤11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微创钢板接骨术: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静脉滴注抗生素防止感染。C型臂X线机下借助股骨牵开器、骨折复位钳等手术器械,对骨折断端实施间接复位。当患者的关节面压缩严重时,于胫骨平台前外侧或前内侧关节软骨下骨区域做一1 cm左右的小切口,经此切口用骨凿开窗,用撬拨将坍陷的软骨下骨抬起,从而复位坍陷的关节面。若患者软骨下有缺损区,可填充自体髂骨植骨。复位满意后,参照骨折损伤程度,于外侧和内侧建立皮下隧道,借助1枚外侧或内侧钢板,或内、外侧双钢板进行骨折的维持复位固定。所用钢板为4.5 mm T形或L形常规支持钢板。置入钢板后,仔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之后置入拉力螺钉和钢板螺钉。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I~IV类型骨折患者,于膝关节前外或前内侧做一切口,对V、VI型则采用正中线纵直切口,暴露平台和胫骨上段,横行切开关节囊并牵开半月板,直视下关节复位并保持平整,于骨缺损处填塞植骨。如果侧副韧带、半月板受到损伤,则予以修复。如果是塌陷骨折,则于胫骨前方开骨窗,经此用骨膜剥离器撬拔复位,之后于缺损部位用同种异体或髂骨植骨。患者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两组术后均包扎患肢,并循序渐进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

1.3 评分标准 疗效评定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表,27~30分为优,20~26分为良,10~19分为可,不足1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比较其间差异,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比较[n(%)]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s)

Rasmussen功能评分治疗组 62 2.31±0.79 12.48±2.33 12.19±1.24 25.26±3.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w)15对照组 62 2.64±1.25 17.07±1.58 16.82±1.37 20.43±2.84 t 1.757212.838119.7294 8.9671 P >0.05 <0.01 <0.01 <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11例(17.74%),其中深部感染2例,经手术清创后好转;局部皮肤坏死3例,其中2例换药后痊愈,余下1例经植皮手术治愈;关节僵硬4例,1例于治疗2月后麻醉下手法松解,余下3例行手术松解后恢复正常;畸形愈合2例,治疗8月后再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疼痛跛行等消失。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0708,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导致,骨折后,可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骨关节炎变[2]。由于胫骨平台周围均有副韧带存在,中部有胫骨粗隆,上方附着有交叉韧带,故其发生骨折后可损伤半月板或韧带[3]。该病治疗的目标为将关节面准确复位、牢固固定,及早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防止发生骨性关节炎等[4]。之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该术式可完全暴露出骨折断端,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关节面复位情况也较良好,但其不易操作,切口大,出血多,易损伤局部软组织,且术后会出现感染、关节疼痛和僵硬等不良反应[5-6]。故目前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有限切开、间接或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等[7]。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微创钢板接骨术可通过间接复位,经皮置入钢板来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不会严重损伤骨折断端以及附近的软组织,并对骨折断端的血液供应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加快骨折愈合[8]。该术式切口小,瘢痕也小,不会影响患者美观[9]。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1 或 P<0.05)。

综上所述,微创钢板接骨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巴雪峰,孙改生,凯瑟尔,等.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1104-1107.

[2] 陈美雄.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体会[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42.

[3] 覃盛明.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微创医学,2011,6(3):252-254.

[4] 刘宇,王静成,施晓明,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5 例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9.

[5] 谢丹,张森.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10-213.

[6] 沈军,沈松.胫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9):56-57.

[7] 陈宏龙,朱敏,甘业春,等.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SchatzkerII、IV型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3):285.

[8] 王非,章莹,李宝丰,等.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43例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8):3617-3619.

[9] 李杰文,肖立军,刘俊.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J].重庆医学,2013,42(22):2657-2659.

猜你喜欢
胫骨微创钢板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