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4-11-02 02:37刘洪珍
关键词:个体化血压高血压

孙 艺 刘洪珍

(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江苏 江阴 214400)

高血压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病,常无明显症状,人们易忽视对血压的控制,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害,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危害因素,而控制血压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1]。目前我国高血压存在着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血压达标率低的特点,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现状至关重要[2]。已有研究表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3],然而高血压患者目前大都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更易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针对老年患者群体进行研究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为改善国内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入选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即收缩压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1mmHg=0.133 KPa);(2)年龄为60~80岁;(3)神志清醒,可沟通;(4)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2)神志不清;(3)已有心、脑、肾并发症;(4)合并严重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7±13.4)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2±13.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构建个体化延续护理小组 选取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6名,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包括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的规范和方法,资料收集的内容及要求。考核及格后开始研究。

1.2.2 护理干预方案 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降血压治疗后血压平稳后,带药出院。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登记、护理记录,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定期复诊等健康教育;第1、3、12个月后患者返院复诊,检测血压、血肌酐、心电图并填写生存质量表。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4]。具体如下:1)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填写健康资料评估表,根据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值、个人特殊情况与专科专业护理知识结合起来,与患者共同探讨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2)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情况,如:自测血压情况、服药依从性等。针对每位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3)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家庭访视:了解患者血压情况;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4)患者出院后第1、3、12个月回院复诊,检测血压、血肌酐、心电图并填写生存质量表;

1.2.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患者的血压、生存质量、常见并发症。血压取患者定期检测血压的平均值。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量,主要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项目,还包括一项健康变化单条目,由被调查者自评过去1年内健康状况的总体变化。得分高者说明生存质量好。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2.0±4.0)mmHg﹑(86.0±3.0)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0±6.0)mmHg﹑(95.0±4.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发生血肌酐、心律失常、脑卒中、心绞痛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5%(9/60)﹑20%(12/60)﹑11.7%(7/60)﹑13.3%(8/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14/60)﹑ 56.7%(34/60)﹑ 26.7%(16/60)、33.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方面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s,分)

组别 生理职能 生理机能 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精力对照组 61.2±1.281.2±3.257.0±2.883.5±3.278.8±4.169.6±1.961.0±3.5实验组 65.1±2.383.1±3.066.5±1.787.4±2.983.3±3.275.9±2.364.8±2.7 t值 3.451 2.342 3.631 1.908 2.43913.984 9.786 P值0.001 0.023 0.001 0.053 0.041 0.000 0.000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老年病人血压波动大(昼夜、季节、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易产生合并症)和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多见,因此可以使左心室的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室心肌肥厚而影响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老年患者依从性较低,血压更易控制不佳更易引起心、脑、肾合并症[5],除了合理用药,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防治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

在本研究中,观察了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血肌酐、心律失常、脑卒中、心绞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偏低。提示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有较好的作用。而对于患者生存质量,个体化延续护理实验组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作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显著效果,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化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生活指导,能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提高了依从性,患者在饮食、运动、起居等生活各方面能更加科学健康;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老年患者多有孤独、焦虑、无助心理,个体化延续护理能与患者有更多的沟通交流,疏解消极情绪,使得患者生活态度更加积极,乐观对待病情,对血压控制、生存质量改善、降低并发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述所述,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起到重要改善作用,保证了患者出院后能接受专业的护理,延缓了疾病进展恶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616.

[2] 张国虹,刘莉萍,常鸿晶,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20(2):113-114.

[3] 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 -36.

[4] 杨俊.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3,18(7):284.

[5] 蹇在金.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317 -319.

[6] 武文娟,孙晓明.个体化人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5 -16.

猜你喜欢
个体化血压高血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