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秽利咽漱口液在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2014-11-02 02:37吴延平
关键词:漱口液口臭异味

吴延平

(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口腔异味、口腔溃疡是危重患者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患者常因出现昏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而不能进食,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另一方面,在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等医疗操作时.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因此口腔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用于口腔护理的中药漱口液在逐年增加,与传统口腔护理液相比具有较好的效果。本院自制辟秽利咽漱口液含有金银花、薄荷、苦参、冰片、细辛、杭白菊、白及等共7味中药,可以有效抑制口腔细菌增生,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利于口腔溃疡愈合。本研究对我科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辟秽利咽漱口液、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旨在探讨辟秽利咽漱口液在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45岁,平均61.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病例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体质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排除病例:①尿毒症、糖尿病及肝病等患者之口腔异味;②不愿合作及不能坚持治疗。所有病例均征得患者家属其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入组始对两组患者口腔状况进行观察评价并记录,应用自制辟秽利咽漱口液棉球对观察组患者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棉球行常规口腔护理。两组均于口腔护理1周后再次进行口腔状况评估。

1.3 辟秽利咽漱口液的配制 选用七种中药材:金银花 15 g、薄荷6 g、苦参10 g、冰片 3 g、细辛3 g、杭白菊10 g、白及10 g,用我院自动煎药机煎制,分装250 ml袋备用。

1.4 口腔护理方法 对参与实验的护士进行培训,统一操作步骤。两组均采取擦拭法做口腔护理,频率为每天早晚两次。7天为一疗程。操作步骤:首先将床头抬高30°,使用无菌钳夹紧浸湿的棉球,无菌镊子协助拧棉球至不滴水,依次擦洗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侧颊部、舌侧面、舌面、舌下及硬腭的顺序,特别注意舌苔、侧颊部及上腭的擦拭。实验组患者采用辟秽利咽漱口液浸泡棉球,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浸湿棉球。每班护士须认观察口腔情况,保证口腔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注意口腔气味,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完整。

1.5 评价标准 口腔异味诊断标准采用传统的闻诊检测方法[1]:被检者哈气,检查者在一旁紧靠被检者吸气感受,并对感受分级评分,按1999年国际口臭专题研讨会采用Rosenberg的记分方案进行记分:0分,无口臭,肯定没有闻到异味;1分,可疑口臭,似可闻及异味;2分,轻微口臭,肯定闻及异味,但很轻微;3分,中度口臭,明显口臭;4分,重度口臭,但检查者尚可勉强忍受;5分,强烈恶臭,检查者无法忍受。检测前要求被检者48h禁食刺激性食物,24h禁用气味化妆品、各类口腔含漱水及喷剂,12h禁食、禁饮、禁烟酒、禁口腔卫生。

1.6 口腔异味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7d后口腔异味消失;无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无明显糜烂、溃疡。有效:治疗7d后口腔异味消失,口腔黏膜虽有糜烂或溃疡,但分泌物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者;无效:治疗7d后口腔异味无明显改变,并发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有明显糜烂或溃疡,且分泌物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者。显效与有效均视为有效。每日观察口腔粘膜是否完整,有无溃疡发生以及溃疡面积,并进行记录。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显示实验组口腔异味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1)。

表1 两组口腔异味好转率和溃疡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传统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心火上炎,易导致口舌生疮,口腔糜烂溃疡,肺胃热盛,邪热之气上炎于口舌,故令口舌生疮。脑卒中病人多为中风闭证患者,多为高热、口臭等腑热实证,容易出现口腔异味及溃疡。脑卒中危重患者由于高热、昏迷、使用呼吸机及禁食等多种原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呼吸道屏障作用减弱;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失调,细菌迅速繁殖,使堆积于龈缘软垢及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内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吲哚、硫氢基和氨基物质等,引起口臭、口腔黏膜肿胀、溃疡、糜烂[2]。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口腔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3]。目前传统的口腔护理常用的漱口液有0.9%氯化钠、呋喃西林,过氧化氢,碳酸氢钠,洗必泰等,作用均不是很理想。过氧化氢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若未及时擦净会诱发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碳酸氢钠溶液易损伤口腔上皮细胞,不宜长时间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液长期应用可引起口腔菌群失调,且易产生耐药性,副反应多,对真菌感染无效,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4]。研究[5]显示,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病人口臭的发生率为40%左右,口腔感染率为27%。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后,水分蒸发成为高渗溶液,氯化钠沉积在口腔黏膜上,上皮细胞因脱水、皱缩而破裂,导致口干、黏膜出血等。生理盐水特有的咸味,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等不适,使病人对口腔护理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护理操作的进行。

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含漱液除口臭、退苔效果显著[6]。本院自制辟秽利咽漱口液含有金银花、薄荷、苦参、冰片、细辛、杭白菊、白及等共7味中药,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功用为清热解毒、消肿、清疏风热;薄荷味辛性凉,归肝、肺经,功用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抑菌抗炎;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杭白菊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7]。全方配伍有辟秽解毒、抑菌杀菌、消肿生肌之功,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口腔细菌增生,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利于口腔溃疡愈合。

本研究通过两组对照,说明辟秽利咽漱口液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的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溃疡,利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且因其配制简便、价格便宜,对局部黏膜刺激小,无不良反应及禁忌征,易被患者接受,打破了传统口腔护理的局限性,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1] Loesche WJ,KazorC.Micro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halitosis[J].Periodontol,2000,28:256 -279.

[2] 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47.

[3] 宋丽娅,张春兰,南明花.口腔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1):3102.

[4] 梁芳.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3191 -3192.

[5] 计惠民.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0):453.

[6] 孔福仙,陈菊珍,胡斌.“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91.

[7] 谷晓红,刘淑请.基础中医临证必读大系方剂分册[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89.

猜你喜欢
漱口液口臭异味
漱口液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基于4G技术的VOCs及异味检测系统
口腔护理,科学使用漱口液
用这些告别异味吧!夏天就要清清爽爽过!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去除口臭小窍门
药物漱口液不能长期用
去除鞋柜异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