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带到盘扣

2014-11-10 22:23吴禹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系带文化史

吴禹

[摘 要]古代中国历史悠久,服饰文化更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笔者想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服饰的连接方式试做梳理。

[关键词]古代服饰;文化史;系带; 盘扣

服饰史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历史悠久,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精神文化方面,都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其服饰文化更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因而我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关于中国古代服饰,前人的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甚是详备,各个朝代大多都已系统成熟。但对于中国古人服饰连接方式的描述却不够清晰,这一细节对服饰的重要作用更是提及甚少。笔者想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服饰的连接方式试做梳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服饰形成时期

有关服饰记载的历史渊源,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如战国人所撰的《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胡曹作衣”;《世本》中也有记载:“伯余制衣裳。胡曹作冕。胡曹作衣。于则作屝履。”(1)这说明在黄帝时期我国已经有衣帽存在,甚至鞋履也已经产成了。

由于远古时期的衣料很难保存到现在,因此我们对远古人的衣饰只能根据出土的陶器彩绘等加以推测。据考古资料分析,在距今几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狩猎和御寒的需要,原始人已经学会“衣毛而冒(覆盖)皮”(2)。我们可以推想这个时期的服饰主要来源于捕获动物的毛皮,简单加工,或采集的植物茎叶编织而成。早期的服饰主要是实用功能,因而并没有特殊单独的连接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服饰逐渐增加了审美、礼仪、符号等文化功能,服饰制度也逐渐形成完善。

二、以系带为主要连接方式时期

(一)衮服中的系带

周代是我国服饰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也是奠定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重要时期。“三礼”对当时的服制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3)此时的服饰除了基础的保暖遮羞作用,更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已经有了鲜明的等级符号。贵族阶级在不同场合也需要穿着佩戴不同的服饰。据《周礼·司服》记载,“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说明周代帝王贵族在祭祀等重大场合时需要穿着宽襦博袖的“冕服”,这时就需要系带来让衣冕更好的附着在穿戴者的身上。冕服的重要配件之一就是“带”。带有两种:大带(又称绦带)和革带。大带多用丝制成,用来系在腰的部位束衣,“天子素带朱里,终辟”(4)。同时,“古者贵贱皆执笏,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5)说明当时腰带还有插笏的作用,后世“搢绅”也由此逐渐演变为仕官的代称。“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其有囊绶,则以缀于革带,其戎服则以皮络带代之。”(6)由此可知革带系在大带上,用以悬挂官印或配饰用。这样宽大的系带束于腰部前方中央或一侧,垂坠于身前,不仅能够更好的连接衣服,从感觉上给人一种含蓄宽大,深邃而又节制于礼的感觉。“桓公好高冠大带”(7)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衮服都作为封建君主的正式服饰被穿戴,系带也做为我国衣饰的主要连接方式一直存在着。

(二)系带在军事上的演变——革带

革带在衣饰连接史上占据主要地位和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战国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当时汉族军人穿着传统的上衣下裳及深衣,通常系丝织之带,这种腰带在系结时不方便。与此相比,胡服的腰带考虑就比较周到,胡人在皮带上扎有小孔,带头装一金属环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扣环,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不易散开。武灵王力排众议引进更利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合档长裤的胡服,极大的提高了作战的便利性,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下,至高阙为塞”(8),使赵国一跃成为强盛之国。这个史例也说明了即使是小小的衣饰连接方式的不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历史进程。

(三)系带的补充——带勾

带钩作为系带的一个有力辅助工具在春秋时开始出现,“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9)说的就是齐桓公被管仲射中带钩佯死以误导对手的故事,说明当时带钩已经被贵族普遍使用。带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勾系束腰的革带,古西域人称“犀比”,为腰带装饰作用,作为系带的的补充,多为男性使用。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国王陪葬墓出土的玉带钩,1978年河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带钩等,充分证明了战国中期带钩不仅被大量使用,而且形式多样,制作精美。

(四)系带的制度化——佩绶制度

秦汉时,男子服饰以袍为贵,袍衣以大袖为多,形制依然宽博。裤子无裆,仅以两个裤管套在膝部,再用带子系在腰间,直至东汉合裆裤出现。这种宽大的服饰仍需要系带来缚束,便出现了“佩绶制度”。所谓绶,实际上就是一条以丝缕编织而成的阔带,以颜色、长度、疏密和编织时留出的绪头多寡来区分等级,身份越高,绶带越长,用色越多,编织也就越为紧密。“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10)。这里的绶带不再仅仅是服饰的一个配件,它更是昭明身份的重要标志,成为一种制度。此时带钩依旧是系带的重要辅助工具,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一个造型优美的玉带钩。带钩发展到西汉出现了带扣,形制和当今的皮带扣更为接近,1995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一个两兽噬马图形,周围有八只尖耳勾喙的鸟围观的金带扣(下图)。这证明我国的服饰连接方式到汉代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备了。

(五)系带的综合发展

魏晋时期,北方服饰沿袭旧制变化不大,与此同时,中原文人崇尚玄学和道释两教结合,酝酿出空谈虚无之风。表现在服饰上,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尤其以“竹林七贤”最为突出。《世说新语》记载刘伶“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11),这种情况下,革带就暂时退出了舞台,衣服主要由带钩加系带稍稍连接。

隋唐时,由于经济文化的大繁荣,服饰表现出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景象。胡服在统一帝国下也开始了又一次的更大大范围的流行,这时的胡服不仅指西域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包括了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凡穿胡服,“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缕冠、黑漆冠,衣紫旋衤兰,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马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12),在腰带垂下的条带上系束的物品俗称“蹀躞七事”(13),这样腰带更多了些额外的实用作用。唐代女子的服饰大胆开放,初唐女子的服饰如隋代之旧,上穿窄袖短襦,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腰间系扎丝帛之带。中唐以后妇女的裙子制作的愈加宽松,为了显示裙子的修长,一般多将裙子用系带束至胸前,因而暴露的部位更多。

宋明时期受理学影响,服饰拘谨保守,色彩、款式单一,和唐朝形成鲜明的对比。区别着装者的身份,除了颜色外,腰带成为最重要的标志。宋代规定:“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绯、内职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14)宋代的腰带通常由带头、带鞓、带銙及带尾四部分组成。鞓即皮带,也是腰带的基础,唐以后,腰带表面往往用彩色丝绢包裹,故有红鞓、青鞓和黑鞓之称。鞓的形制一般分两节,前后各一,前面一节的末端装有带尾,带身钻有小孔,后面一节饰有带銙,使用时两侧扣合。銙的形状以方形为主,间之圆形,其数量的多少也和职位的高低有差别。带銙因服饰袖子较宽大避免被袖子遮挡而被放在腰背,故从后背一看,便可知系带者的身份。按规定在系束这种腰带时,两端带尾必须朝下,以表示对中央的顺从和臣服。

自宋代之后,中国政权一直掌握在异族手里,蒙元服制在吸收汉人服制的基础上仍保留其民族特色。明朝从蒙古统治者手里夺得政权,对整顿和恢复汉族礼仪制度相当重视,洪武元年,太祖批示“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15)废蒙元服制,根据汉族传统,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制定新服制。帝王公卿祭祀,用冠冕衣裳,另有大带、革带、蔽膝、组绶等,一应俱全。明代中晚期,金属纽扣开始出现,并少量应用于服饰中。当时妇女的贴身内衣已经出现使用纽扣的情况,除了简单者以一方布帛用带系缚做内衣外,考究者则把内衣做成背心状,有的做成开襟,并钉有多枚金属纽扣,穿着时覆于胸前。但因经济等原因此举并不常见。

三、盘扣作为服饰的主要连接方式逐渐取代系带

盘扣的出现和广泛流行与清王朝的建立关系密切。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统治初期便开始推行严苛的“断发易服”政策,使满族服饰流行起来。在清朝统治中,统治者时刻不忘强调服制的作用。“朕欲爾等時時不忘騎射勤練,士卒凡出師田獵,許服、便服其餘,俱令遵照國初之制。仍服朝衣且諄諄訓諭者,非為目前起見,也及朕之身,豈有習於漢俗之理?正欲爾等識之。於心轉相告誡,使後世子孫遵守毋變棄祖宗之制。”(16)满族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清代旗袍与汉族传统袍制最明显的不同之一就在于它的连接方式——盘扣。盘扣是由汉人发明,宋代汉服已有女装少量使用,盘扣传入满族后,被大量广泛应用,成为满族服饰的代表部件。清代袍褂种类多样,“一以氊及羽緞為之,月白緞裏頂,下為襞積。無袖,敘幅相比。上斂下遞,豐前加掩。襟領及紐約如衣色。或油綢為之,不加裏,紐約青色,一如常服褂,而加領長與袍稱以氊及羽緞為之。月白緞裏領及紐約如衣色,一如常服。袍而袖端平前施掩襠油綢為之,不加裏領,用青羽緞,紐約青色,外加袍袖如衣色,一如常服。褂而加領,長與坐齊,以氊及羽緞為之,領及紐約皆如衣色,一如常服。”(17)袍褂多开襟,钉有盘扣,下束于腰。盘扣是用裁制衣服所剩的下脚料制作而成,盘成各种有孔的绸布花样缝钉在开襟的一侧,对应的另一侧则用绸布挽成结,加以扣合便可以保证衣服的合体紧身。清代男子便服中有一种一字襟马甲,以厚实的布帛制成,中纳絮棉,或缀以皮里,一般做成胸背两片,长不过腰,衣襟横开于前片胸间,上钉纽扣七粒,左右两腋各钉纽扣三粒,合为十三粒,因有“十三太保”之称。

清代也有衮服,仅用于帝王祭祀、祈雨等场合穿。清代衮服全不同于汉族,“袍而加領,長與坐齊,以油綢為之,不加裏,袖端平,前加掩襠,領用青羽緞,紐約亦青色。”(18)清代宫廷剧中经常出现的黄马褂也是由盘扣连接,和现代开襟纽扣衬衫形制相近,只是开襟为左衽,且有“任职马褂”、“行围马褂”、“武功马褂”之分,顾名思义,分别为随行巡幸、行围猎物、立功建业时所穿,区别就在于前两种用黑色纽袢,后一种用黄色纽袢。清代配饰中也有带饰,朝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却已演化为纯粹的装饰,不再起到连接衣饰的作用。系带在服饰史上的连接作用逐渐被盘扣完全取代。

盘扣发展到清代中期已经成熟,不仅有传统的直盘扣(又称一字扣、丁香扣),即一根袢条编结成球状扣坨,另一根对折成扣带,缝在衣襟两侧扣系。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各种花型扣,包括琵琶扣、四方扣、凤凰扣、花篮扣、蝴蝶扣、菊花扣等,造型优美,形式多变。盘扣还能根据服饰的颜色、款式加以变化,和整个服饰浑然一体。这表明盘扣的完善到达了我国古代衣饰连接方式的顶峰。

四、从系带到盘扣转变的原因

系带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衍生出了革带,在唐代繁华的中外文化冲击下大放光彩,直至严苛的宋明依然在衣饰连接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到了清朝统治下却没能延续下去,地位被盘扣取代,这其中有着特殊的原因。

1、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决定

满族在入主中原以前,长期居住在我国东北苦寒地区,地理环境决定了气候条件,要求他们必须穿着紧身的袍褂,方能御寒取暖。盘扣相较于系带更容易使衣服紧固的缚束在身上,利于保暖。满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使他们需要更为轻便的简单的服饰,旗袍马褂便是当时最为轻便的骑猎服饰,因此被采纳。和革带性质相同,盘扣更便于骑射,也就成为旗袍马褂的首选连接方式。直至入主中原后仍然不改旧俗,沿袭下去。

2、政治手段的推行

1645年,满清入关第二年,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贵族便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要求满族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必须仿满族,穿满族服饰,剃满发,违令者处以死刑。在这种政策的严厉推行下,旗袍马褂全面流行,除女性老人等少数政策内的“十不从”者外,都不得不脱去汉族服饰,着满服。以盘扣为主要连接方式的旗袍马褂广泛推行,系带必然被盘扣取代。

3、民族性格的影响

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打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汉族,并且取代他们入主中原,难免一时骄傲自满又急于想要被承认。因而并没有像蒙古等其他少数民族在服饰上吸收学习汉族文化,而是急躁的推行剃发易服,想要从服饰上取代汉人的地位。希望通过对汉人的改造,使满清统治者永葆基业。

从系带到盘扣不仅仅是衣服连接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服饰体制取代另一种服饰体制的转变,更是一个民族政权到另一个民族政权统治的转变。盘扣相较于系带使人们更加方便穿戴,更好地保暖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更好地封闭了自己,也正是在这保暖的温床下滋生了封建统治阶级狂妄自大自满自足的心理,乃至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满足于现状,不愿敞开胸怀开眼看看世界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系带和盘扣连接的这一层薄薄之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具血肉之躯,它更连接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体现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意识。

注释:

(1)《世本八种·世本下》雷学淇校辑本

(2)《后汉书·舆服志》

(3)《周礼·春官·司服》

(4)《礼记·玉藻》

(5)《晋书·舆服志》

(6)《战国策·赵策二》

(7)《晋书·舆服》

(8)《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

(9)《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10)《后汉书·舆服志》

(11)《世说新语·任诞》

(12)《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13)“蹀躞七事”指“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

(14)《宋史·舆服志》

(15)《明史·卷六十六舆服》

(16)《皇朝通志》

(17)《皇朝通志·冠服》

(18)《皇朝通典》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董梦瑶指导老师:魏影

猜你喜欢
系带文化史
止步
袋中春日
凤凰精选
男性“见红”,不能一抹了之
高中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学研究综述
玩转系带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玩转系带
民国时期在华俄侨文化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