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探究实验设计

2014-11-10 23:29周兆彬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氯气实验设计探究

周兆彬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实验和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是上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氯气的性质为例,通过实验设计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气的污染。

关键词:氯气;探究;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设计意图

首先要消除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氯气的污染,做到无氯气泄漏(教室里闻不到一点点氯气的气味),真正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得出结论→产生新问题→再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二、原创或改进说明

人教版化学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实验4-4、实验4-5两个实验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气的集气瓶、盛有氯水的广口瓶都用玻璃片遮盖,实验过程中氯气泄漏很严重。2.不适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氯气有毒,许多人(包括一些化学教师)往往谈“氯”色变,敬而远之。以前听有关氯气以及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公开课时,闻了整堂课的氯气,严重损害了学生、听课老师以及上课老师的身体健康。鉴于此,作者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教室里空气污染,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实验仪器、药品和装置说明

医用输液袋(贮存氯气),注射器(一大一小),红纸,点滴板,蓝色石蕊试纸,小试管,小烧杯,蒸馏水,硝酸银溶液(滴瓶)。

四、实验操作程序及现象等说明

(1)用医用输液袋按装置图(图1)收集一袋氯气。

(2)根据氯水样品的颜色,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了吗?

五、该实验教学效果说明

该实验便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教学效果好,且真正达到零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苏省泰州中学第四届“智慧课堂”大型教研活动中,作者上了一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听课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在整节课中没有闻到一点氯气的气味,实验效果非常好,体现了化学课堂要以人为本的思想 。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实验和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是上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氯气的性质为例,通过实验设计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气的污染。

关键词:氯气;探究;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设计意图

首先要消除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氯气的污染,做到无氯气泄漏(教室里闻不到一点点氯气的气味),真正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得出结论→产生新问题→再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二、原创或改进说明

人教版化学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实验4-4、实验4-5两个实验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气的集气瓶、盛有氯水的广口瓶都用玻璃片遮盖,实验过程中氯气泄漏很严重。2.不适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氯气有毒,许多人(包括一些化学教师)往往谈“氯”色变,敬而远之。以前听有关氯气以及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公开课时,闻了整堂课的氯气,严重损害了学生、听课老师以及上课老师的身体健康。鉴于此,作者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教室里空气污染,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实验仪器、药品和装置说明

医用输液袋(贮存氯气),注射器(一大一小),红纸,点滴板,蓝色石蕊试纸,小试管,小烧杯,蒸馏水,硝酸银溶液(滴瓶)。

四、实验操作程序及现象等说明

(1)用医用输液袋按装置图(图1)收集一袋氯气。

(2)根据氯水样品的颜色,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了吗?

五、该实验教学效果说明

该实验便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教学效果好,且真正达到零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苏省泰州中学第四届“智慧课堂”大型教研活动中,作者上了一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听课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在整节课中没有闻到一点氯气的气味,实验效果非常好,体现了化学课堂要以人为本的思想 。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实验和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是上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氯气的性质为例,通过实验设计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气的污染。

关键词:氯气;探究;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设计意图

首先要消除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氯气的污染,做到无氯气泄漏(教室里闻不到一点点氯气的气味),真正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得出结论→产生新问题→再假设,设计方案→验证探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二、原创或改进说明

人教版化学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实验4-4、实验4-5两个实验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气的集气瓶、盛有氯水的广口瓶都用玻璃片遮盖,实验过程中氯气泄漏很严重。2.不适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氯气有毒,许多人(包括一些化学教师)往往谈“氯”色变,敬而远之。以前听有关氯气以及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公开课时,闻了整堂课的氯气,严重损害了学生、听课老师以及上课老师的身体健康。鉴于此,作者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教室里空气污染,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实验仪器、药品和装置说明

医用输液袋(贮存氯气),注射器(一大一小),红纸,点滴板,蓝色石蕊试纸,小试管,小烧杯,蒸馏水,硝酸银溶液(滴瓶)。

四、实验操作程序及现象等说明

(1)用医用输液袋按装置图(图1)收集一袋氯气。

(2)根据氯水样品的颜色,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了吗?

五、该实验教学效果说明

该实验便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教学效果好,且真正达到零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苏省泰州中学第四届“智慧课堂”大型教研活动中,作者上了一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开课,听课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在整节课中没有闻到一点氯气的气味,实验效果非常好,体现了化学课堂要以人为本的思想 。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

猜你喜欢
氯气实验设计探究
创新实验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
设问引导探究
构建“素养为本”的化学智慧课堂——以“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不定方程讨论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无污染氯气制备贮存装置
动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实验设计
氯水的组成及应用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