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减负非得拿古诗“开刀”?

2014-11-15 03:38
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朗朗上口韵文熏陶

尽管有家长坦言,学校或家庭在教孩子学诗过程中,确实存在让孩子教条式背诵、默写全文的现象,孩子未必能甚解“诗意”,但不少家长仍质疑:“减负就非得拿古诗‘开刀?”

上海浦东新区机关干部、“宝宝念诗”微信公众账号发起人韩可胜认为,诗歌是韵文,即使当顺口溜,也比一些课本中保留的现当代文章更容易记,也更让人终身受益。“上千年检验下来的韵文,要比编造出来的假童话或假的励志故事好得多,绝不能遗忘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

网民“佛铃花”说:“诗歌是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小时候即使不懂古诗,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趁着年纪小记忆好,多背些古诗真的能多受点熏陶。”

学生家长秦可欣:教材减少古诗数量,是不是就意味着对诗词的教育教学将被削弱?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希望孩子从小受到足够的熏陶,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应该从娃娃抓起。

中学生杨梦溪:课本里的古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不仅朗朗上口,还蕴含了很多典故,我们都很喜欢,适当的时候用上两句,觉得自己“特有文化”。

还有家长表示,虽然家长在家也会教孩子背诵古诗,但学校正规教育对孩子的启蒙意义更大,古诗不可轻易退出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朗上口韵文熏陶
用艺术熏陶家风
红色的风景(布面油画)
赛牦牛(布面油画)
明清拟话本小说征引韵文的嬗变轨迹
如此熏陶
童年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