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沉思

2014-11-17 04:36
雨花 2014年2期
关键词: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

● 王 辉

久闻莫斯科新圣母公墓的名声,那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埋葬着26000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直到这次真正踏入它的大门,方才深深感触到这座公墓蕴涵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判断和历史心态。

新圣母公墓始建于16世纪,饱含着浓厚的俄国文化韵味。这里有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阿·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等艺术大师的陵墓。每一尊墓碑都是一件雕塑艺术品,形象或寓意地反映了墓主的人生与品格。这里有前苏联的高级将领,那些或参加过十月革命,或参加过卫国战争,战功赫赫的元帅和将军们,一如生前在此威严列阵。这里还安葬着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其中就有我们早已熟知的卓娅和舒拉姐弟。每一座雕像的背后,都述说着一个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演绎了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

参观新圣母公墓,最令我感慨的还是那些长眠于此的政治家。长长的墓道,排在最前面的是叶利钦的墓,一面褶皱的俄罗斯国旗,标志着他作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的身份,然而墓碑上除了叶利钦的名字,未着一字。据说这意味着他的功过成败,任由后人评说。无论怎样,76岁的叶利钦已经静静地躺在这一片墓园中,也许他没有获得爱戴,但是他至少获得了宁静。稍往前行,是在苏联政治舞台上出尽了风头的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的陵墓。戈尔巴乔夫14年前把夫人赖莎下葬时,便已在她的长眠地旁边为自己准备了墓地。戈尔巴乔夫注定是俄罗斯历史乃至当代世界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真不晓得历史学家在他百年后能为他定下什么结论。再往前走,就是赫鲁晓夫的墓地,墓上立着一块三米高两米宽的墓碑,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呈几何形状交叉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代表着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功过政绩。有意思的是,曾经将赫鲁晓夫赶下台的波德格尔内,也安葬在了新圣母公墓。两个生前的政治死敌,死后却戏剧性地葬在了同一个墓地。

沿着墓道就走进历史的深处,那里安葬着苏联老一代政治家。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米高扬、葛罗米柯……这些当年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一出现在眼前。新圣母公墓已经成为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成为不同精英人物的共同归宿和后人的精神家园,更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记得古代的智者说过:与死者失去联系的人民不可能达到最高的标准。历史的灵魂是人物。大人物的个人命运更贯穿、折射、反映着一个朝代的大致命运,正是这些个体使历史鲜活丰富了起来。尊重历史必须尊重曾经的历史人物,否则必然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如果仅仅根据一己或一个小团体的政治诉求,任意打扮历史、假设历史,胡乱改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结论,对重要历史人物谩骂攻击甚至妖魔化,只能丧失自己的民族精神。

告别墓地时,蓦然回首,仿佛看到一列跋涉者的长队,道路在他们脚下继续延伸——那些成功或失败、欢乐或痛苦、聪慧或愚昧,好似一盏盏路灯,照亮了今天和明天的路途……

猜你喜欢
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
叶利钦演戏
抓住重点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站在叶利钦墓前
指责
为赖莎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