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角荣首相为周恩来总理脱风衣

2014-11-19 20:28王梦悦
党史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邦交田中风衣

王梦悦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下榻北京钧鱼台国宾馆。在宾馆,当田中看到周恩来伸出受过伤的胳膊脱风衣有些不太灵便时,便抢在工作人员前面,主动帮助周总理。周恩来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来替我脱风衣呢?”田中讲了一段充满感情的话:你把我安排在这里,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就是我最尊贵的客人,我应该为你服务……

舞剧团访日演出。民间交流升级为“政治芭蕾”

1972年7月10日,中国上海舞剧团受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朝日新闻社的邀请访问日本,演出了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演出大获成功。在以后的几天里,中国上海舞剧团分别在日本多地演出,舞剧团每到一处,总能掀起一股强烈的中国旋风,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当年曾与访问演出的剧团乐队小提琴手钱世锦至今仍记得在欢迎酒会上受到的特殊礼遇的场面,他说:“那天,在场的记者们都突然拥到了生桌的那边去了,时任日本通产大臣的中曾根康弘来参加宴会。他来得太突然了,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与日本建交,所以也不会想到有政府官员到酒会上来”。

当时,中国上海舞剧团到日本访问演出只是中日民间的友好交往,并没有特别的政治任务,而日本政府官员在欢迎酒会上的突然出现,就增加了官方的色彩,这一信号引起了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其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更加明确了日本政府的某些政治意图。早在中国舞剧团抵达日本当天,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就在上任后的首次内阁会议上表示: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田中角荣的这一态度很快传到了中国国内,毛泽东得知后立刻指示外交部门:“对中日恢复邦交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加紧。”在上海舞剧团赴日本不久,中国农业代表团也出访日本。他们从国内带来了周恩来总理的最新指示。据肖向前(时任驻日首席贸易代表)回忆:“周总理说:‘孙平化面需要具体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国舞剧团是否能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完成外交任务,田中角荣内阁是否真的有决心与中国(时任上海舞剧团团长)是高楼万丈平地起,肖向前是向前,向前作为联络员。这个话一传过来,我俩就敢推进中日外交了。”

然而,中日两国政府的友好信号虽已发出,但是邦交正常化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工程,仅仅依靠愿望是不能达成的,这里建交呢?这在许多人的心里还是个未知数。不顾右翼阻挠。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在舞剧团到达日本10天后,日本方面安排了超乎寻常的高规格招待,孙平化和肖向前两位使者单独与大平正芳外相见面,双方都谈到了日本领导人访华的问题。1972年7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以田中角荣特使名义访华的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通过他把中国方面草拟的中日联合声明的原始方案带回了日本,并向田中首相发出访华的邀请。在与周恩来的会谈中,竹入义胜向中国方面阐述了日本方面有关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几点意见。听完叙述后,周恩来总理问道:“假如我们接受仿们的建议,日本右翼顽固势力的百般阻挠,不少右翼分子给他打电话,威胁他不要去中国,否则遇刺身亡的“浅沼稻次郎”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为了安全考虑,在前往机扬的路上。田中角荣没有乘坐汽车,而是改坐直升机,以防止右翼势力对他的暗杀。行前,他对自己的女儿和下属说:“如果这次谈判失败,我们的生命将结束。”许多年后,在谈到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田中角荣谦虚地说:“(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两国人民的愿政府会采取行动吗?”竹入义胜立即打电话请示田中角荣,田中角荣毫不犹豫地当即说“行”。随后,田中角荣首相和内阁官防长官二阶堂进会见了孙平化和肖向前,正式接受了访华的邀请。

田中角荣的快速回应让中国方面感到惊奇。在上海舞剧团访日结束准备回国时,日方提出由日方出包机送剧团由东京直飞上海。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安排后欣然同意。这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中之间的第一次直飞,也等于日本政府代表团访华前的一次试航。中国上海舞剧团的这次赴日演出,后来被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一次“芭蕾外交”。

然而,田中首相的访华之路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就在启程前,他遭到了日本望。中国人当时经常讲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呢,只不过是在这个时候拍板,然后执行而已。”

帮助周恩来总理脱风衣。田中角荣喜尽“地主之谊”

1972年9月25日,北京正值秋高气爽。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率领着230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与半年前尼克松访华时的欢迎场面相比,此时的首都机场更加热闹:停机坪上站满了欢迎群众和穿着鲜艳衣服的中小学生。田中角荣走下舷梯,周恩来总理走上前与他热烈握手。田中角荣见到周恩来时有些紧张,因为他深知:自己面前的是世界闻名的外交家。他略显拘谨地对周恩来说:“我叫田中角荣,今年54岁,当了日本首相,请多关照……”随后,田中角荣被安排在了当时钓鱼台国宾馆条件最好的18号楼,周恩来总理亲自送田中首相到了住处。

周恩来总理的热情和周到让田中角荣十分感动,再加上本身对周恩来的敬佩,田中角荣的一个细节让当时在场的中日人士印象深刻:到宾馆后,周恩来总理去脱自己的风衣,因为周总理战争年代胳膊受过伤,脱风衣时显得有些吃力。田中角荣见后,抢在了旁边工作人员前面,主动过去帮助周总理脱去风衣。总理急忙说:“不行,不行,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来替我脱风衣呢?”田中角荣讲了一段很有感情的话,他说:“你把我安排在国宾馆18号楼,这几天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就是我最尊贵的客人,我应该为你服务。请允许我帮助你把风衣脱了。”

当晚,周恩来总理在^民大会堂宴会厅主持欢迎宴会,出席宴会的共有600多人,超过了尼克松访华的规模。

宴会的背景音乐是周恩来亲自安排的:中国乐曲和日本乐曲轮流演奏,还特地选用了田中和大平家乡的民歌。刚开始演奏田中家乡的《佐度小调》时,田中居然没听出来,反而是由周总理去提醒他,直到主旋律出现他才听了出来。

欢迎宴会的菜单包括冷盘、莼菜汤、红烧鱼翅、两吃大虾、川冬菜豆腐脑、烤鸭、八宝饭、甜点和九种水果。田中角荣来中国之前,他夫人特地准备了日本食物和水,怕他在中国吃不习惯。结果田中很喜欢吃中国菜,带来的东西又全带回去了。

那个季节虽然是秋天,田中还是特地带了把扇子,他在欢迎宴会上—边用毛巾擦河一边扇扇子的“庶民宰相”形象,被日本电视台捕捉到了,田中略有些不好意思。周总理知道后,送给田中一把杭扇,上面有梅花图样。

因为田中怕热,所以周总理敬酒的时候,都特地解释,茅台比伏特加好,伏特加上头,茅台不上头。当时,正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在一旁,总理介绍说,这是韩念龙家乡的酒,是红军长征时发现的。侵华战争怎能一句“添了麻烦”了事

9月25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宴会的致词中说: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了重大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宴会开始的气氛很融洽,但在田中角荣致答谢词时出现了不愉快的场面。

田中角荣在致答谢词中,对中方的安排表示了感谢。紧接着,他说他代表日本政府对过去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表示歉意。当日本翻译说出“添了麻烦”这句话时,宴会厅里发出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中方认为,这个说法太轻飘飘了。

在第二天正式会谈的时候,周总理严正地向田中角荣指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时田中解释说,他的话里面已经有道歉的含义。周总理说,不小心把女孩子的裙子弄脏了,才说“添了麻烦”,这个说法没有对战争做出深刻的反省,在中国人民中是通不过的!

为了让日本方面清楚地了解中国政府对战争责任问题的重视态度,周总理列举了日本军队在战争期间杀害了大量中国人和造成巨大战争破坏的事实,并很严肃地对田中说:“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这么多的伤害,怎能一句‘添了麻烦就能了事?连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对此,田中没话好讲,只能说:“正因为有这一背景,所以我才来到了北京,而不是您去东京。”田中角荣解释说:“日文‘添了麻烦一词是诚心诚意地表示谢罪之意,而且包含着保证以后不再重犯和请求原谅的意思。如果你们有更适当的词汇,也可以按你们的习惯改。”毛泽东在会见田中角荣时也问他,“麻烦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田中回答说:“按照中国的习惯来改。”

就这样,经过双方最后的几次会谈和磋商,在之后的《中日联合声明》前言部分中,这段内容最后由大平正芳外相表述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周恩来:田中比尼克松更勇敢

除了“添麻烦”一词引起了风波外,田中角荣访华期间的心情还是轻松愉快的。9月27日,田中角荣一行来到了长城,他一口气攀登了四个烽火台。记者们纷纷发回现场报道说:“田中远远超过了尼克松。”而此时的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却显得步履沉重,说的话也很少,显得忧心忡忡。他只登上了第一个烽火台就停了下来,因为代表日方谈判的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所以他的心情比较复杂,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大平正芳外相和姬鹏飞外长在前往长城时,同乘一辆车。在往返行途中,两个人始终在进行着不间断的谈话。大平正芳对姬鹏飞说:姬外长,我们是冒着危险,田中首相也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的,如果谈不成,我们回去很难交代。姬鹏飞理解大平正芳的担忧表示说:我们现在各为其主,各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你的意见我一定会向周总理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共同接受的方式,你可以提出建议来。

当天下午,中日双方再次进行会谈。周恩来总理提出用“结束中日间不正常状态”的措辞,修改了日方提出的“结束中日间不自然状态”的提法。中日双方终于在经过了三轮首脑会谈后,意见逐步达成一致。当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田中角荣一行。他们之间的谈话气氛轻松而融洽,毛泽东赠送给田中角荣一套《楚辞集注》和怀素草书字帖作为礼物。田中角荣收到礼物后惊喜不已。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两国关系正常化。签字仪式后,大平正芳立即赶到民族饭店接见记者,对声明进行说明,并宣告与台湾缔结的“日华和平条约”失效,并断绝了与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随后,田中角荣一行来到上海,周恩来全程陪同代表团,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将田中角荣一行送上回国的飞机。临行前,周恩来总理叮嘱外交礼宾部门送给田中角荣两箱茅台酒。此后中日两国首脑喝茅台酒的故事在世界上成为佳话,中国的茅台酒在日本市场上的售价一下子上涨了三四倍。据说当年周总理送给田中首相的茅台酒中的最后一瓶如今仍保存在田中角荣的家中,田中的女儿田中真纪子曾表示:这瓶酒将作为田中家最珍贵的礼物永远保存下去。

周恩来总理很欣赏田中角荣的决断能力和超凡勇气。从田中上台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仅仅用了84天,这种势如破竹的行事作风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评价。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周恩来曾经常对人讲,要不是田中,别人当首相就不一定有这个勇气,敢超在美国之前跟中国建交。他后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也高度评价说:“田中先生一上任就果断决定,恢复中日邦交,这是了不起的,是值得称赞的,他比尼克松更勇敢。”

猜你喜欢
邦交田中风衣
远山犬虎子
风衣的秋意
小小的世界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研究
萌次元
大陆整顿旅游危及台湾“邦交”?
浅谈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柔软风衣
风衣的N种可能
工装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