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克勇:唯一受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中共高级特工

2014-11-19 12:45廖春梅
党史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班禅西藏毛泽东

廖春梅

他被称为“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对敌斗争中,为打入国民党内部,毛泽东亲自为他改名;潜伏后,他直接受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保持秘密的单线联系;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策动了国民党正规军的首次整编制起义;在统战工作中,他将隐居多年的十世班禅迎回日喀则;他撰写了历史剧《司马迁》等著作,甚至在医学上也颇有建树……他就是“郝克勇”,一位唯一受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中共高级特工。

1914年12月4日,郝克勇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1938年2月至1944年3月,他奉命打入国民党第三十八军。1945年后,他历任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处长,西北人民解放军骑兵六师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西北西藏工委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委,西藏工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西藏军区副政委、第一副政委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郝克勇被定为反党集团头子、右派分子,受到开除党籍、军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被长期囚禁。1980年5月,被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后,郝克勇先后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深入敌穴,策动国民党正规军首次整编制起义

1938年5月,杨虎城所部、国民党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在陕西三原成立三十八军教导大队。党中央考虑到郝克勇与杨虎城、赵寿山有着特殊的关系,于是命令他打入教导大队,担任大队的政治教官。

1939年春,中共陕西省委秘密成立三十八军地下工作委员会,蒙定军、胡振家和郝克勇三人是委员会的核心成员。郝克勇利用《新华日报》、《大公报》和《大众哲学》以及三十八军出版的《新军人》等进步刊物,从电台收抄的新华社消息、社论,以及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材料,写出了《党的建设和三大法宝》、《中国走向何处去》、《莲出于污泥而不染》、《共产党员须知》等文章和教材,对官兵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培训。他还在教导队建立党的组织,秘密开展策动敌军士兵起义等革命活动。

1940年12月上旬,蒋介石侍从室通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给陕西省主席孙蔚如发了—份绝密电报,称三十八军郝克勇等37人为共产党嫌疑分子,着令押送洛阳审讯。赵寿山让郝克勇装病请假离开了教导大队。1941年5月,鉴于形势得以缓和,赵寿山又委任郝克勇为第三期教导PAPA。蒋介石再次发现赵寿山与共产党来往密切后,指令汤恩伯派出6个军,将三十八军控制起来。

为使三十八军摆脱险境,1942年7月,毛泽东电令郝克勇到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郝克勇抵达延安后,受到毛泽东的多次召见。在最后一次交谈中,毛泽东突然问起郝克勇:“你舅舅家姓啥子?”“姓范。”郝克勇回答。“是范仲淹的‘范,还是樊梨花的‘樊?”毛泽东又问。“是范仲淹的范。”郝克勇答道。“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应该改名换姓。我建议你把名字改成‘范明吧,你觉得怎样?”毛泽东说。“当然可以。”郝克勇爽快地同意了。接着,毛泽东十分严肃地告诉郝克勇,在此之前,你受周恩来、李维汉同志的领导,从今以后改由我直接领导,且只与我单线联系。郝克勇因而成为唯一一位受毛泽东直接领导、且只与毛泽东保持单线联系的中共高级特工。

1943年春,郝克勇返回了三十八军,同时担任工委书记。在郝克勇的努力下,工委在国民党三十八军共举办了5期教导队,培养了约2000名干部,其中发展党员500余人。这支诞生国民党军队内部的力量,实际上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支进步和爱国的军队。毛泽东为此称赞三十八军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

三十八军进步力量的发展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不安。1944年初,蒋介石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赵寿山调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任命反共干将张耀明为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一到任,就开展所谓的“自首”运动,并首先向第17师开刀。危急关头,郝克勇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召开了第17师地下党员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立即起义。7月17日,第17师以编散第51团归还新建制为掩护,在故县起义。这是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党正规军的首次整编制起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政治影响。1946年,国民党三十八军第55师在巩县起义,部队与起义的17师组建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加入晋冀鲁豫野战军行列,归属陈赓兵团。

此后,郝克勇被调往国民党第三集团军,以给赵寿山当营长的名义继续开展策动敌军士兵起义等革命活动。1945年9月,中共西北局派郝克勇负责进行西北5省以及河南和川北白区地下党的布点。郝克勇派遣百余人,建立108个武装据点。胡宗南的随身副官张德厂。就是郝克勇安插的关键性人物。1946年7月,郝克勇成功策动了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起义行动。

进军西藏,护送十世班禅返回日喀则

解放大西北的枪声打响后,郝克勇被任命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长。因撰写各种重要公文深受彭德怀赏识,被称为“军中翰林”。郝克勇在致力对马家军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着力政治争取和民族宗教工作,撰写了《战时政治工作》、《心战》、《回族工作手册》等文章,对加强部队统战工作和民族政策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鉴于大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区,兰州解放前夕,毛泽东给彭德怀《关于解放西北方针的指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请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在青海的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藏族人,为解决西藏问题做好准备。而彭德怀将争取班禅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郝克勇。

早在辛亥革命后,西藏正值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在位。英国挑拨西藏当局同中央塔尔寺。

1951年1月,郝克勇被任命为西北西藏工委书记和西北军区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委。2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央的决定,又任命郝克勇兼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4月,13岁的班禅在郝克勇等陪同下抵达北京,受到朱德、周恩来、李济深、李维汉等中央领导和民族学院师生,以及在京藏族^士代表的热烈欢迎。周恩来在与班禅互赠哈达后,紧紧地握住郝克勇的手说:“你为中国的统一立了一次大功,我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感谢你。”

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郝克勇陪同班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受到毛grin的关系,唆使西藏统治集团驱逐清朝驻藏大臣。达赖住前藏的布达拉宫,班禅住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1923年11月15日,九世班禅出走青海,并在1937年12月在玉树圆寂。十世班禅于1949年8月10日在西宁塔尔寺举行完“坐床”典礼。为避免战火,迁住海西香日德隐居。

郝克勇接受任务后,当即前往配合中共青海省委、省军政委员会做班禅的工作。促使班禅在新中国宣告成立之际,向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及彭德怀副总司令发出致敬电。11月23日,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复电班禅:“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奋斗。”1950年8月25日,班禅在解放军护送下,离开香日德,返回泽东的接见。毛泽东高兴地对班禅说:“在西藏,你比我说话管用,所以西藏的解放主要还得靠你!”毛泽东称赞郝克勇出色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他用3年时间学会藏语。从5月2日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全权代表,经过十多天的会谈磋商,恢复了十世班禅的固有地位和职权,并于5月23日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根据中央对班禅入藏工作人员先去、班禅后去的指示,郝克勇组织了200余人的“班禅行辕入藏工作委员会”,随西北军区入藏部队入藏,并于12月1日胜利抵达西藏拉萨。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西南西藏工委和西北西藏工委合并,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地区工作委员会,张国华任书记,郝克勇任副书记。次年2月10日,成立了西藏军区,郝克勇被任命为第一副政治委员。

在西藏工作期间,郝克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创造性地开展民族自治区域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制定的《关于统一西藏方针问题的意见》,得到毛泽东的肯定。1954年1月,郝克勇等关于修建青藏公路的报告,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青藏公路开始修建。1991年6月,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大庆时,77岁高龄的郝克搜集有关史料。回到西藏后,郝克勇每天清晨4时起床,花两个小时整理和撰写材料。11月底,他终于写出了3万多字的《新西游记》的创作提纲及两万多字的第一回正文。

1958年的反右斗争中,郝克勇被打成“极右分子”、“人民的敌人”。而“毒草”《新西游记》写作提纲及文字则被作为重要“罪证”之一,甚至被定为“反党纲领”。郝克勇被撤销了党政军一切职务,被开除党籍、军籍,由行政7级降到18级,同他勇来到拉萨,由于当年赴藏的党政军主要领导均已去世,中央代表团团长李铁映在庆祝盛会上拉着郝克勇的手向大会介绍说:“这是我们的革命老前辈、解放西藏的唯一活宝。”

遭遇囚禁,不忘“好好研究中医学”

1956年夏,郝克勇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从西藏绕道印度、新加坡和香港到北京参加会议。期间,郝克勇看望了彭德怀、李维汉和张德生等老领导,汇报了西藏的党政军建设工作。彭德怀提议:“你多才多艺,应写一部体现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在西藏胜利的小说。国际上不少人关注着西藏。要把和平解放西藏作为东方民族工作的典范来写,书名我看就暂定为《新西游记》,限你3年完成任务。不把进藏部队的英雄业绩写出来,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罪过。”为完成彭德怀交办的任务,郝克勇多次到故宫博物院等处查阅和的妻子一起被押往东北长

白山、陕西大荔劳改农场劳动改造。

1962年,经周恩来的亲自过问,受到不白之冤的郝克勇得以平反。岂料,仅仅在数月之后的9月19日,郝克勇又被戴上了手铐,理由是他属于“彭德怀反党集团”案成员。他的两个儿子也因此受到牵连,分别被判了8年和6年有期徒刑。郝克勇的哥哥被迫害致死,母亲被逼离家出走后死亡。

面对亲人的离世和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郝克勇没有退缩,没有丧失斗志,因为他坚信彭德怀的教诲:“从某种意义上讲,血的考验、火的考验和胜利的考验还容易承受些;但蹲监狱的考验、委屈的考验和失败的考验,却往往使人难以承受。有的共产党人坐国民党的牢房还能想得通,但是坐共产党的牢房却想不通,受委屈不病而死,倒下了。”“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所以在革命中难免误伤一些好同志,委屈一部分人,这都是很正常的,就跟锄地一样,谁能保证每锄下去锄的都是草,而不伤到苗呢?”

为了充实自己,郝克勇选择了利用被囚禁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原来,郝克勇小时候学过一些医术。在第三十八军开展地下工作时,还给官兵及附近老百姓治过病。在延安,毛泽东曾建议他:“你不妨去拜李鼎铭先生为师,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去找他拜师学艺。”后来,郝克勇真的拿着毛泽东的条子去找李鼎铭拜师。虽然,李鼎铭没有直接收郝克勇为徒,但他亲自指导说:“《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不但是中医的指南和经典,而且可说是中国古文化的集成,要好好—读。”郝克勇谨记李鼎铭的教导,利用空余,潜心研究这两本医学书籍,受益匪浅。建国后,郝克勇用中医药医治了父亲的癌症和李维汉的耳疾,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男女不育症等疑难病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心得。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对郝克勇说:“从今以后,你用一半脑子搞政治、军事,用另一半脑子好好地研究一下中医学……老医家们墨守成规,老框框很多。你则不然,你是从学习马列主义和古典哲学旁及中医的,再加上治医如治国的政治经验,完成这个任务是有希望的。给你10年时间,争取把癌症攻下来。”此后,毛泽东甚至买了数百本医学书籍赠给郝克勇,支持他学医。在西藏,郝克勇在学习藏语藏文的同时,接触了一些藏医方面的知识,通读了珍藏在布士仁达拉宫药王山的《皇宫内经》等著名医学经典。

1980年,中央组织部对郝克勇的问题进行复查,最终查明真相,为他彻底平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维汉在冤案大白天下后接见他时,感慨地说他是“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

获得平反后的郝克勇积极协助浦安修为彭德怀撰写传记搜集和整理资料,参与拍摄电影《彭大将军》、重写历史剧《司马迁》、创作《史圣司马迁》传记和广播剧等工作。他所撰写的《护送班禅大师荣返西藏》、《把五星红旗高高地插在喜马拉雅山上》等回忆录,成为研究解放西藏的重要史料。

郝克勇还在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振兴中医药的提案。他与陕西省、西安市中医药界著名人士和热爱中医药事业的各界人士,一同发起并成立了“西京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他本人被推选为理事长。

2010年2月23日18时,郝克勇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

猜你喜欢
班禅西藏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天上的西藏
1949,毛泽东点将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神奇瑰丽的西藏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大枣巧治班禅活佛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活佛见主席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