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救赎之旅
——浅析电影《千里走单骑》的创作手法

2014-11-22 03:03白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杨杨高田面具

白璐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心灵的救赎之旅
——浅析电影《千里走单骑》的创作手法

白璐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千里走单骑》讲述了一位不善言辞的父亲为打破与病危的儿子间的隔阂,弥补儿子的遗憾,毅然决然的决定为儿子远赴中国拍摄“傩”戏的故事。影片曾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并多项入围金鸡奖,在创作手法上,张艺谋与邹静之的配合毋庸多疑,成就了又一部经典之作。

《千里走单骑》;金像奖;金鸡奖;张艺谋

“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一。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的故事。本片以“千里走单骑”作为片名也别有用意,高田与儿子建一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在建一病危之际,仍不愿见在守候在病房外的父亲。建一的妻子给高田一盘录影带,记录的内容是建一去年在中国云南拍摄“傩”戏,并在录像中说今年要去拍李加民先生演的“千里走单骑”。面对与自己有着深深隔阂并处在病危之际的儿子,高田决定只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完成儿子未完成的心愿。可是拍傩戏的过程却是困难重重,语言与国界的障碍时刻打击着高田,可他却没有放弃,坚持完成拍摄傩戏的心愿。可是,在高田历尽千险就要接近成功的时候,儿子去世了,不过儿子终于敞开了心扉,与父亲说出了心里话……这就是一个平凡且孤独的父亲“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位朴实的父亲为临终前的儿子表达的最为深沉的父爱,同时也是一次寻找心灵救赎的沟通之路。

一、影片主题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像高田,像建一。他们选了不同的环境作为孤独的载体,高田选择了偏僻的渔港,而建一选择了寂寥的高原雪山。恰恰所处环境对人性格的烘托会更为凸显。通过影片我们知道,建一并不是真的喜欢傩戏,而是透过面具仿佛看到了那个渺小的自己。面具是一个孤独的人最好的防备工具,因为你只能看到面具外的光鲜却不知道面具下的脸是否是微笑还是哭泣。就像李加民在监狱里第一次戴上面具之时,我们看到的是多么威风凛凛的大英雄形象,可是摘下面具,却看到了一个脆弱的、思子心切的父亲在流泪。现在的人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抛弃了多少天真,渐渐的融入这个社会。可当我们戴久了面具,等摘下面具时却发现,我们的脸早已和面具一样了。沟通也是这部片子中的一个极大的障碍。因为隔阂,因为缺少沟通,让父子间的误会越来越深,甚至在病危之际还不愿见父亲一面。因为难以沟通,使得高田的中国之行变得异常艰难。语言的不通让高田在中国更加的绝望和孤独。人与人的沟通是困难的,就像现在我们与父母之间也存在的代沟。沟通有障碍,可情感的传达是没有障碍的。之所以高田的拍摄接近了成功,就是因为他父爱的深沉打动了所有人,理解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就连最后服刑人员在看了扬扬的照片时,都流出了感动的泪,这是任何管教体制都不能达到的人情感的升华,这是对所有服刑人员最有教育意义的一课。当然,父爱是这部片子最基本的主题和线索,片子又从父爱上升到一种大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爱,没有狭隘,没有自私,超越一切的爱。

二、编剧手法

(一)人物的巧妙设置

影片在编剧角度,巧妙的进行了人物设置,无论从主要人物到辅助性人物,都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利用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彰显主题。

高田生活在一个偏僻的渔港,环境造就了他孤独,内敛,不善于交谈,不爱说话的性格。面临着儿子的冷漠,他是无言的,儿子不愿与父亲沟通,父亲也不愿解释,造成父子之间感情愈加僵化。可高田依然是一个好父亲,他知道儿子还有个未完成的心愿,于是远赴中国为儿子实现愿望。同时,他也是个非常固执和执着的人,初到中国时就有所体现。李加民被抓入狱,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可以演“千里走单骑”,可是高田偏偏一定要录李加民唱的。这样的固执不被导游所理解,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影片角度来讲,他的固执是影片情节的潜在推动力,没有他的执着,故事也没了戏剧性,没了之后的发展。他的执着一直贯穿于整部影片,第一次接近成功,见到李加民时,他是异常兴奋的,可是李加民却因为思念儿子而不能演唱。面对着李加民接近崩溃的哭泣,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很理解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于是决定亲自去把他的儿子接来,抚平李加民的心头之痛,可见他的执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建一的无私的爱。然而,这样一个硬汉却有他的柔情一面。在追杨杨的那个晚上,他无声的跟着杨杨,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就像是追着童年的建一。他教杨杨吹哨子,给杨杨拍照,让杨杨趴在自己的怀里睡觉,给杨杨盖衣服,这时蹩脚的异国语言早已不是障碍,而是对过去对儿子的一种弥补。

片中的女性角色都有一个共性,她们是整部影片中矛盾点的缓和因子。日本的儿媳一直在为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冰释前嫌做努力,且一直与高田做沟通,通过她,高田的心才会与儿子建一的心连在一起,直到建一去世,儿媳也没有放弃。还有另一个女性形象就是云南的导游蒋雯,她在高田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像一个“救世主”一样出现,耐心帮高田出主意,并解决了高田沟通的障碍。片中仅出现了这两个女性角色,对主题的彰显很有帮助。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是编剧一味构造,而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影片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再加上大量非专业演员的本色演出,将影片增色不少。

(二)情节安排的规律性

影片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高田为儿子去拍摄李加民演的《千里走单骑》,二是通过李慧传达建一微妙的变化。在高潮处,两线索终于交织在一起,对主题进行了升华,使人与人真正、彻底的相融了。

情节富有规律性,有因必有果。所有的问题都不是突兀的,总是有解决的办法。比如第一次去监狱拍摄时,李加民因为思念儿子而无法演唱,于是高田便想出了去找李加民的儿子,让李加民的心有了寄托,他才能正常演唱。这就是一个因果的例子,这样的结构也更突出了人物形象,突出了高田的执著。

编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困境的设置。影片中总是在看似顺利的时候突然设置一个障碍,让观影者为主人公的不容易而纠结,这样的结构更能抓住观众的心。影片中最大的困境就是高田与建一的矛盾,也是由于这个矛盾才促使影片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又由不断的小困境组成。高田刚去云南的时候,却得知李加民先生入狱了,他想进监狱拍摄,可他是外国人,语言不通,侨务办事处不给办理。于是他录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他和儿子的故事,办事处的人为之感动并同意他进监狱拍摄,可是李加民却失声哭泣,唱不出来。他决定为李加民去找在石头村的儿子,可是村委会不同意,当村委会同意他带杨杨走时,杨杨自己却半路逃跑了……正是这一个一个的困境阻碍了高田前进的路,可是高田却依然没有放弃为儿子完成心愿的信念。困境的设置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方向,并极大程度的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三、导演手法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在这个片中又走贴近百姓的路线,并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影片结构,而是一种顺序的拍摄方式。不叙事,而叙心,而恰好在这样一种朴实的影片中更能展现自己的导演功力。

(一)镜头调度

影片开始,高田在医院里,听到病房里的儿子不愿意见他,内心非常失落。镜头中高田背对着镜头,步伐缓慢的走在冷清的医院走廊里,展现他的落寞与不能与儿子沟通的痛苦。类似的镜头还有高田想去监狱拍李加民时被外事处拒绝,高田一个人在深深的巷子中,镜头中的高田是渺小而孤独的,也正是用这样一个调度体现了高田此时沟通难,举步维艰的状态。在石头村,邱林与村委会讨论可不可以让杨杨见他父亲的问题,此时相对于村委会这边激烈的讨论,高田是孤立开的,可见置身于一个不用语境的国度,人是异常孤独的,这样的一个镜头调度足以体现高田不善言谈的性格,和此时他所处于的困境之中。山道坏车是一段很重要的戏,导演营造了一个孤绝的境遇,两个语言不通的人试图理解对方的意思,这种沟通是友谊。高田追着杨杨,就像追着童年的建一。开始,两个人的距离很远,孩子对一个说着异国语言的陌生男人是排斥的,所以两个人的心也很远。杨杨“拉屎”这是一个契机,通过高田不断的逗杨杨,使杨杨渐渐接受了这位大朋友,两个人的距离渐渐接近。哨子的出现彻底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在一个漆黑的大峡谷里,杨杨趴在高田的腿上,高田为杨杨披上衣服并紧紧抱着他,忘了曾几何时也像这样抱着建一。此时,两个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二)空境的运用

片中的几个空镜头很有韵味。很多空镜是以大山为载体,大山在片中象征着困境和孤独。

第一次出现大山是在高田想去监狱拍李加民,蒋雯无能为力,高田要求换导游时出现的,高田一个人走到高速路边,一个空镜头从茫茫群山摇到高田,体现了高田正处于无形的压力与困境之中。

第二次是杨杨逃跑时,高田望着群山。这时大山的空镜头,蜿蜒的山路体现了石头村的偏远和道路的崎岖,同时也体现出高田拍摄之路的艰难。

第三次是深夜里,高田和杨杨在峡谷里,峡谷上方带着闪光灯亮光的空镜头,这个空镜头中,除了代表着孤独的群山,还有代表希望的亮光,说明这时主人公的心并不是十分孤独,与杨杨的交流使他想起童年的建一,他的心是温暖的。

(三)道具的设置

哨子——这是关系着主题的重要道具,是高田与杨杨之间沟通的桥梁。因为哨子,杨杨渐渐拉近了与高田的距离。哨音代表着希望,也传递着孩子的心声,高田坐车要离开石头村的时候,远景里的杨杨有些孤独,他追逐着车吹着哨子,哨音不但吹进了高田的心理,也吹进了观众的心里。哨音不需要语言,就像爱和善意的微笑同样不需要语言。

录像带——这是“千里走单骑”的开端和前提,因为这盒录像带,高田了解了儿子这些年的工作和爱好,也正因为录像带中儿子对李加民的承诺,才促使了接下来的“千里走单骑”。

钱——我认为这个道具的设置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高田是日本人,他在困境中想到了用钱来办事,这也说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如此的,钱可以解决一切。虽说开始邱林接过了这一千块钱,可是后来被高田的坚持与执著所打动时,他又归还了钱。这样的设置足以体现中国人助人为乐的情节,也表现了中华民族讲“义”的传统美德。

在商业电影竞争激烈的当代影坛,《千里走单骑》虽然没收获高额的票房,却以其平实的叙事手段,独特的文艺气质开辟了一块属于它的领地。正如电影中阐述的,在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中,人难免都会戴上一张隐形的面具,来保护自己,躲避他人,人与人的沟通也就多了一道障碍。如果换一种方式看世界,敞开封闭已久的心门,试着沟通,试着了解别人,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内心其实很简单,只是用面具遮住了它本来的样子!

J905

A

1005-5312(2014)32-0112-02

猜你喜欢
杨杨高田面具
抗日小英雄杨杨
杨杨和希希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一幅画创造出的喜悦
面具中的鱼
高田重久 承诺易碎,别往后躲
高田气囊案
杨杨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