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工作倦怠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2014-11-23 05:36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护理员主观

在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9%[1],逐渐增加的老年人口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同时,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4+2+1”的家庭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加重了家庭养老的负担。因此,社会养老将会承担大部分养老责任,并成为未来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卫生人力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养老的质量。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反映社会养老质量的一个重 要 指 标[2]。 主 观 幸 福 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体对自己整个生命质量的评价,Diener等[3]认为,主观幸福感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评价整个生命满意度的认知3部分组成。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主观幸福感来衡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对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的工作倦怠感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从卫生人力资源的角度来提高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7所老年公寓,每所公寓中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和护理员均为研究对象。老年人的纳入标准:年龄≥60岁,入住公寓时间≥6个月,意识清楚,能积极配合回答问卷的全部内容。排除标准:有精神损害疾病、药物成瘾及明显记忆与智能损害、严重听力障碍者及不愿意合作者。护理员的纳入标准:从事护理员工作≥6个月,没有智能损害疾病,愿意合作者。共纳入老年人150人,护理员1 0 2人。老年人中,女9 7人(64.7%),男53人(35.3%);入住老年公寓时间(22.24±21.62)个月;年龄60岁~93岁(80.05岁±7.74岁),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90%;学历在小学以下的占39.3%,其中有10.0%的老年人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有71.3%的老年人丧偶或离异;80.7%的患有慢性病,以心脑血管病和内分泌病为主。护理员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分别占73.5%和26.5%;40岁~50岁的护理员占40.2%,50岁以上占54.9%;有75.5%的护理员没有取得资格证,52.0%没有接受过培训。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该研究除了收集人口学资料的一般问卷外,主要采用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

1.2.1.1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 用来测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4]。该量表共有24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PE)、正性体验(NA)、负性体验(NE)。得分范围为0分~48分,分数越高说明幸福度越高。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维度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低说明幸福度越高。MUNSH量表在国内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2,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65,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2.1.2 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 原量表共16个条目,引入中国后删除了条目13,剩余15个条目[5]。包括3部分:情绪衰竭(5条目)、玩世不恭(4条目)和成就感低落(6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3和0.82。采用李克特7分等级量表,从0分~6分代表“从不”到“非常频繁”。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工作倦怠越严重,成就感低落维度采取反向计分,即得分越高成就感越低。总分=0.4×情感衰竭均分+0.3×玩世不恭+0.3×成就感低落[6]。依据总分可将工作倦怠分为3个层次:无倦怠(0分~1.49分),轻中度倦怠(1.50分~3.49分),重度倦怠(3.50分~6.00分)。根据这个分类,工作倦怠可解释为1年没有或仅有几次,或1个月内有多次[6,7]。

1.2.2 资料收集方法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指导语及方式向调查对象逐一解说题项,确定答案后由调查员在问卷上做出记录。不可将问卷交予调查对象由其自行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6.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及百分比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用于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逐步线性回归用于分析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公寓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老年人总幸福度得分为(32.73±11.47)分,处于中等水平。各个维度得分依次为正性情感6.56分±3.20分,负性情感2.51分±2.89分,正性体验8.27分±3.56分,负性体验(NE)3.66分±3.67分。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s) 分

表1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s) 分

项目 人数 幸福度得分 统计值 P 项目 例数 幸福度得分 统计值P性别 男 53 33.64±11.78 97 31.98±11.54 t=0.837 0.404 70岁~ 49 29.78±12.90 30 33.93±2.13 80岁~ 70 35.93±9.13F=4.599 0.004 t=0.719 0.476年龄 60岁~ 15 26.47±12.家庭住址 农村97女26婚姻 已婚 43 30.07±12.27t=-1.680 0.095 教育背景 文盲 15 30.73±11.城镇 120 32.22±1.06 90岁~93岁 16 32.12±12.476入住时间 <2年 106 31.95±11.63 初中 31 32.48±11.48离异/丧偶 107 33.57±11.24 小学 44 34.77±10.46F=0.837 0.55 2年~ 36 34.11±10.92 F=0.505 0.605 高中及以上 60 31.45±12.001对公寓满意度 满意 116 35.44±9.46 有慢性病 121 30.63±11.49 5年~ 8 33.75±15.04 身体状况 良好 29 40.66±6.44 t=4.431 0.75一般 28 23.86±11.92 F=20.700 0.001 兴趣爱好 有 80 35.83±10.48t=3.840 0.001不满意 6 17.67±17.63 无 70 28.84±11.79

2.2 护理员工作倦怠情况 护理员情绪衰竭得分为(5.27±1.73)分,玩世不恭得分为(3.21±1.49)分,成就感低落得分为(4.19±1.54)分,总分为(4.33±1.23)分。25.5% 的护理员有轻中度倦怠,74.5%有重度倦怠。不同人口学变量护理员的工作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护理员工作倦怠得分±s)分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护理员工作倦怠得分±s)分

项目 人数 情绪衰竭 玩世不恭 成就感低落性别 男 27 4.81±1.81 3.48±1.25 4.37±1.33 教育背景 小学及以下项目 人数 情绪衰竭 玩世不恭 成就感低落38 5.45±1.87 3.24±1.49 4.16±1.49年龄 36岁~ 5 6.60±0.89 3.00±1.87 3.20±1.30 高中及以上52 5.08±1.69 3.08±1.44 4.21±1.58女75 5.44±1.81 3.11±1.55 4.12±1.61 初中12 5.58±1.44 3.67±1.61 4.17±1.64 40岁~ 20 5.35±1.98 3.35±1.53 4.40±1.35 家庭住址 农村86 5.22±1.77 3.13±1.45 4.15±1.53 46岁~ 21 5.38±1.83 3.14±1.56 4.71±1.55 城市77 5.16±1.62 3.22±1.47 4.19±1.57婚姻 已婚 86 5.19±1.76 3.00±1.41 4.10±1.57 有16 5.56±1.50 3.62±1.63 4.38±1.63 51岁~ 56 5.09±1.63 3.20±1.43 4.00±1.58 职业资格证 没有25 5.64±2.04 3.16±1.55 4.16±1.52未婚 4 6.50±1.00 5.75±0.50 4.75±0.50 是否培训 没有53 5.21±1.61 3.17±1.49 4.42±1.57离异或丧偶 12 5.50±1.62 3.83±1.26 4.58±1.51 有49 5.35±1.87 3.24±1.48 3.94±1.48

2.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工作 倦怠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与护理员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2.4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影响因素 本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与以往研究类 似[8,9]。提示,虽然目前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并且也开始注重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是仍然不够完善。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有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身体状况、对公寓的满意度、因家庭关系入住、护理员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以及老年人的家庭所在地。老年人的身体器官机能在日渐衰退,且患病又有种类多、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伴随疾病而来的是生活不能自理、不舒适感、无助感等,这些负性体验会降低老年人的幸福感。大部分研究表明,身体状况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10,11],但是有学者认为这种关系是负性的,即慢性病越多,主观幸福感越高[12]。老年公寓是老年人以后长期居住的场所,其各方面的条件均可影响老年人的幸福体验,因而对公寓满意的老年人其幸福感得分高于不满意的老年人,与高红英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家庭环境也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家庭关系不好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低。以往认为,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老年人[11,13],而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市老年人,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因此易于满足;而城市老年人对生活有较高的追求,老年公寓无论在设施、文化、生活上均较之前的居住环境差,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幸福感低[14]。此外,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80岁~90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这可能与较小年龄段的老年人有较多的家庭责任和担心,而9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年龄与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幸福度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15-17]。

表4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2 护理员工作倦怠水平及现状 老年公寓中护理员呈现出较高的工作怠倦现象,其中情绪衰竭最为突出,低成就感和玩世不恭其次。不同性别、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住址及是否取得护理职业资格证、是否接受培训的护理员工作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国,护理员是补充养老院护士的主要人力资源,承担了照顾老年人的大部分任务。不同于护士,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仅靠经验护理老年人,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负担重,自主性低[18];再者,我国的养老院护理员大多来自农村,学历低,年龄结构偏大 ,性 别 结 构 不 合 理[19-21];面 对 工 作压力时缺乏心理应对资源及技巧,因此产生情绪衰竭。在调查的护理员中,84.3%的来自农村,51.0%的护理员仅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75.5%的没有护理资格证,52.0%的没有接受过养老护理培训;54.9%的护理员大于50岁,且大部分为女性。护理技术缺乏以及自身照顾需要,使他们不能完全胜任护理老年人的工作。另外,养老院护理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这项工作社会地位低,因此难以获得工作成就感。

3.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工作倦怠及低成就感得分无相关性,但是与护理员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得分相关(P<0.05)。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最突出、最常见的一个指标,它是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6]。在老年公寓中,护理员是照顾老年人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情绪、工作态度等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幸福体验。护理员的不良情绪会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造成负性影响。玩世不恭主要指工作怠慢,对自己的工作不关心并有距离感[6]。一般来讲,玩世不恭会降低护理质量,而较差的护理质量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但在该次研究中,护理员的玩世不恭和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因此,玩世不恭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确定。

4 小结

虽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护理员工作怠倦得分无相关性,但护理员的情绪衰竭及对工作的怠慢可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幸福体验。此外,该次调查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提示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特别是在身体、对公寓的满意度以及家人关系方面[22]。对公寓的满意度、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及年龄是老年人幸福度的预测因子,可以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突破口。另外,养老院护理员的工作倦怠感也是不容忽略的,不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还应构建养老护理员的保障机制,以降低他们的工作倦怠程度。该研究的不足之处:仅分析了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老年人幸福度的影响,而幸福度是一项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指标,因此对于其他因素的单独或联合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老年人和养老护理员的样本量不够大,以后还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中国卫生统计 年 鉴 [R/OL].[2013-05-06].http://www. moh.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1/index2011.html.

[2] Kane RA,Kling KC,Bershadsky B,etal.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for nursing home residents[J].Journal of Gerontology,2003,58A:240-248.

[3] Diener E,Emmons RA,Larsen RJ,et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71-75.

[4] Kozma A,Stones MJ.The measurement of happiness: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J].J Gerontol,1980,35(6):902-912.

[5]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67-684.

[6]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7] Kirsi A,Teija H,Marianna V,etal.Burnout in relation to age in the adult working population [J].J Occup Health,2008,50:362-365.

[8] 张立力,梁艳东,陈佩云.广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13-1515.

[9] 杨贵芳,宋继芳,林蓉.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 年 学 杂 志,2011,31(11):2062-2065.

[10] 高红英,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198-202.

[11] 赵和丹,王金龙,唐建良,等.嘉兴城乡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234-237.

[12] Cristina G,Fiorella M,Roberta P,etal.Associations of personal and mobility resources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Italy and Germany[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0,50:42-47.

[13] 孙梦霞,李国平,李建湖,等.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40-3144.

[14]John K,Ramani G.Great expectations?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2010,38(1):113-124.

[15] 马锦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6):526-527.

[16] 任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19-121.

[17] 赵建华,王倩,冯孟森,等.社会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50-53.

[18] Hui-Chuan Hsu,Yuan-Wei Kung,Hsiao-Chien Huang,etal.Work stress among nursing home care attendants in Taiwan:A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7,44:736-746.

[19] 刘慎梅,庄华英.常德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3):55-57.

[20] 廖桂兰.当前养老护理员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心理医生杂志,2012(9):47-48.

[21] 徐晖,赵燕利.河南省养老护理员专业水平的调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7):15.

[22] 牛桂芳,孙建萍,宋丹.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

科护理,2013,11(10C):2860-2861.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护理员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我国私营复合型老年公寓战略联盟绩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