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沂水实践

2014-11-25 00:15县域社会治理沂水新实践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络网格全县

县域社会治理沂水新实践课题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成果?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创建了“干群互联网”,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亮点在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创新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沂水的经验对县一级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结果?对这个问题,山东省沂水县用建立“干群互联网”做出了创新性的问答。

这套干群互联网从2013年1月运行以来,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已经发挥了明显的功效,在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临沂市群众面议度测评中,该县干部作风一项连续三次获得全市第一名;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8.2%,群众上访总量同比下降23.6%。“沂水经验”引起人们关注。

“干群互联”的要求缘何而起? 沂水县委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发现,群众路线贯彻不到位的许多问题,都和一个现象相关,即干部和群众“直接联系”很少,即使联系,也主要是贫困户、病残户、老年人等,而且大多是机关联系村委、县镇干部联系村干部,机关干部和老百姓之间总是隔着一层。为了突破“直接联系”这一关,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10180名干部,每人直接联系30户左右的群众,全县33.7万户、百万群众都有干部直接联系,做到干部、群众两个“全覆盖”。

同时,对“直接联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名干部要做到“五个一”:拉一次家常话,吃一顿农家饭,住一宿农家房,听一条群众意见,提一条工作建议。要遵守“五个一律”:一律不准在乡镇、联系村就餐;一律不准多辆公车同时进村;一律不准层层陪同、迎来送往;一律不准收受土特产、礼品;一律不准指手划脚瞎指挥、乱表态。总之,通过两个“全覆盖”的干群互联,要做到为民服务公开化,沟通交流经常化,群众冷暖明细化,解困释疑亲情化,联系群众网格化。

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干群互联有一个难题,因为涉及面非常广泛,检查很困难,但如果落实不到位,就会流于空话。沂水县突破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把制度方法创新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干群互联”政务局域网,对干群联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干部网格、村级网格、社区网格、乡镇网格、县总网格五级,每级网格设立网格组长,分层级负责管理。干部与自己联系的群众除一年至少见面两次以外,平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保持经常联系。为了充分发挥干群互联网的作用,还召开电视直播的现场检查会,当场抽查干部联系群众的具体情况。被随意抽中的干部,要在现场立即回答执行此项制度中的有关问题。干部回答后,还要随意抽出他联系的农户进行核对。场面既认真紧张,又热烈活泼。由于干群互联网络班这种公开、直接、互动的形式同群众见面,不但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很快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沂水干群互联网,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它是覆盖一定区域的社区网络;从党政机关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从社会角度看,它又是干部和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这三者的融合,使干群互联网络成为真实信息的记录平台,全面覆盖的检查平台,上下左右的互通平台,协调沟通的办事平台,在建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原来设想的干群“直接联系”的范畴。

首先,沂水县依托这个网络形成了以县域为范围的群众工作循环体系。对群众的诉求问题从搜集、研判、解决、反馈,到再搜集、再研判、再解决、再反馈,形成动态循环格局。每名干部和联系户形成了小循环,一万名干部的小循环汇集形成全县的大循环。依托网络运作,联系干部个人不能解决的群众诉求,可以分层逐级上报研判解决:所有群众诉求问题,已解决的由干部向群众反馈,受政策限制或目前条件无法解决的,由干部向群众做好解释。近两年时间,全县共收集到的60067条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97%以上,基本上解决了群众诉求没有回应的问题。这个循环的实质就是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只是在新形势下,沂水通过互联网络的方式,把它变得更有可操作性了。

第二,依托干群互联网络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查机制,保证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根据“可抽查”的要求,网络建立了大数据信息督查系统,把所有干部群众信息和群众诉求问题及解决情况录入电脑,编码管理,依托这一督查系统,在全县不间断地开展集中抽查,分区域分专业抽查和日常随机抽查,让群众评判干部联系效果和解决群众诉求需求情况。去年以来,已随机抽查干部6000余人次。采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集中大规模抽查10次,被抽查的干部在全县群众面前公开亮相,并听取群众的评判。对抽查发现的联系工作弄虚作假的、解决群众诉求不及时不到位没有及时上报的,是县里管理的干部就地进行处理,是省市垂直管理的干部报上级部门处理。有了这样一个干群互联网络,也有利于省市和中央了解全县的工作情况和干部情况。

第三,以干群互联网络为依托,建立了群众直接评议干部的新机制。考核干部时,要认真听取联系户的意见,将其作为干部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13年对新提拔的87名干部进行了联户群众评议,真正形成了“既要过组织关,也要过群众关”的鲜明导向。重视群众评判,有利于干部摆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调动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通过干群互联网络的运行,干群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许多干部和联系户成了朋友,不仅有公事找干部,而且自己的私事如儿女结婚、孩子上学,也都找干部商量。干部也觉得和群众的交往是自己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

在谈到沂水建立干群互联网络工作时,县委书记刘贤军说,做工作就要讲实效,讲长效,就要通过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实现新形势下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现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今后还要继续完善。同时,还要参照干群互联网的模式推进经济社会管理和行政服务方式的创新,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有益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络网格全县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数据挖掘技术在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