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2014-11-26 07:25谢五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麦角脑血管血流

谢五平

(博爱县人民医院,河南 博爱454450)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是因各种因素导致持续性脑血流低灌注,慢性脑组织缺氧。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发于老年人群,对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对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尼麦角林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博爱县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1 例,女性39 例,年龄54~79 岁,平均(62.8 ±6.9)岁。纳入标准:因脑循环障碍,引发头沉、头晕等症状;症状呈持续性,每日可达6 h 以上,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无脑部局部病灶的定位体征;采取MRI、头颅CT 进行检查后,排除脑出血、急性脑梗死、占位性病变;患者无严重的肾、心、肝功能障碍。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74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62 例,高血脂患者49 例。将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0 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无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降血糖治疗,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药治疗,高脂血患者采取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治疗,10 mg/次,2 次/d,连续服用10周。在行治疗期间,患者尽量避免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经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血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采取经颅多普勒对患者治疗后大脑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计算脉动指数。显效:患者体征显著改善,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归转较为良好;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得结果录入SPSS 19.0 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t 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39 例,显效率为78%,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27 例,显效率为54%,总有效率为70%(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n=50,n(%)]

观察组患者的VP、VE、PI 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大脑动脉的相关指标对比(n=50, ±s)

表2 治疗后大脑动脉的相关指标对比(n=50, ±s)

组别 Vp(V/cm·s -1) VE(V/cm·s -1)PI观察组76.95 ±6.40 38.95 ±7.90 0.90 ±0.20对照组 59.41 ±4.50 29.43 ±6.40 1.23 ±0.30 t 14.65 12.65 8.95 P <0.05 <0.05 <0.05

3 讨论

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会使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增加,甚至会出现进展性、持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显示[2],引发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是葡萄糖利用减少、代谢障碍、神经递质改变、神经元缺失、蛋白质损害等。老年人患慢性脑血管病变后,其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因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常规基础治疗难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加用尼麦角林对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获得广泛认可[3]。

尼麦角林为半合成麦角衍生物,能有效阻断α-受体受体,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大脑动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因血管内血流量不足而引发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4]。

从临床研究中显示[5],大部分老年慢性脑血管病变患者都患有高血压,其发病率可达75%以上,因此,将尼麦角林应用于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中,不仅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还可以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治疗中,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1]周 凡,姚长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 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04-406.

[2]刘华钊.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49-50.

[3]陈 浩,刘京惠.尼麦角林与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 811-4 812.

[4]朱祖福,韩伯军,王庆广,等.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2):2 796-2 797.

[5]刘俊贤,杨惠萍.银杏叶并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8):1 018-1 019.

[6]余能伟,刘 英,杨友松,等.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8):1 527-1 530.

猜你喜欢
麦角脑血管血流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