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大河

2014-11-28 09:24张行健
山西文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壶口河湾大峡谷

张行健

多次行走在吕梁山西南端的起伏跌宕里,脚步匆忙地丈量着山峁山豁沟畔与河谷,一颗期待的心,还是盼望着,在某一处豁然开朗的地方,会猛然看到,一条大河、一条浑浑黄黄的大河,从容不迫地铺陈而来,悠然练达地涌动而去,平稳祥和、波澜不惊、宁静温婉、壮阔前行……这就是黄河。

她从世界屋脊启程,穿越重峦叠嶂,横跨河套平原,奔涌到草原拐角,直击深厚巍峨苍茫雄阔的黄土高原。她以柔韧和毅力、以激情和气概,如同一把巨大的犁铧,在高原犁出700多公里的大峡谷,此刻,她是从开阔河谷中舒展而来的,柔美温情,张弛有序……

阳光晴好的天气,在高处的山梁看去,穿行在晋陕大峡谷中的河流,扭动在一条又一条河湾里面。有清凉瑞气的氤氲,有两岸绿树的映衬,河面如同洒下一层碎金,在蜿蜒起伏中,金光点点,波光粼粼,给人一种高亢和眩晕的辉煌感觉……傍晚,西天的火烧云在尽情地燃烧着吕梁山,给河面射来一道道一片片诗意的橘红,这时候,晚霞殷勤地弥散开来,把西天、把山岳、把大河,切割成层次分明的三个段落,这样的景致转瞬即逝,河水带着晚霞的多情和暮色来临的暧昧,一头扎进夜行的寂寞和执着里……

每一湾河水像每一湾湖泊,铜镜一般反射着幽幽的古铜光泽,汪泊着一条河流不可或缺的沉静与蕴涵。难道是大河经过长途的跋涉,有了困顿疲累之感,在吕梁山脚下宁静的山湾里作短暂的停顿整体以养精蓄锐么,难道是一路呼啸奔涌翻山越岭的大河,在驶进峡谷山湾之后,要刻意地审视晋陕边界的风光,分享两岸独特的风物民习么?我觉得,大河在这幽静的湾地和大山的收缩地带要进行必要的思索和反省,在深邃地思考漫长历史和漫长路径的时候,她在过滤和沉淀些什么呢?

坐在土峁上的一侧,用心去倾听黄河,能捕捉到河水里挥发出一种声响,浑圆、湿润、神秘、奇妙,感觉是从地心传上来,又遭遇河水的。不完全是水与水的撞击,水与沙与石的摩擦后,又从河心里轰鸣而出的。这为滔滔大河水伴奏和送行的音响,它是从历史的深邃里迸溅出来的,千百年来或低沉或高亢地鸣响着,有时也呜咽着,不绝如缕,如泣如诉,淹没在一波一波一涌一涌的水流里。

在晋陕大峡谷的中段行走,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鸟瞰和远眺大河的那种视觉冲击,是蜿蜒逶迤千回百转的生动,是游龙飞舞盘旋多姿的逼真,是山河相拥协调共存的造化,是阴阳合抱大地运行的奥妙。山谷的弯道和河湾的图形,形成写意的太极阴阳鱼,意味深长,奥妙无穷。

永和段的乾坤湾把大河的湾道书写出了自然传奇和河湾极致。

在大河义无反顾的遥远流程中,她冲越过多少湾道已经数不可数了,或艰涩涌动或沉稳平缓或浩荡奔流或怒涛险浪,她历经过多少座山脉必定就穿越过多少道河湾,但像这样的群体湾道真让人难以想象——怎么就形成了一幅神奇神异的太极图了呢?是上苍的特意安排,还是大地的无意造化,抑或大河与山川的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从乾坤湾里的伏羲村到吉州东侧的人祖山,从河湾小岛的老牛坎到柿子滩石崖前的上古岩画,从阴阳相随的大弯道四周的古迹遗痕到其下人祖山周围的七座太极庙,大河流域的弯道不仅仅冲击出奇妙的山川河湾图,还孕育出古老的文化和神秘的传说。在吉州人祖山采风的日子里,面对围绕大山的北极庙,忽然会想到乾坤湾里的伏羲村。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我们的先祖,我们的一代又一代的部落酋长,我们的在灰暗的暧昧中探寻自然规律的上古精英和伏羲们,在大河的湾道旁千百次地伫立遐想,遥视苍穹苦苦思索,是神奇的河湾给他启迪,是富于灵气的河水给他智慧,从此,他赤裸的大脚,踩遍了这片土地上的山岳河岸,踩踏过多少无人涉足的山林荒地,他或他们立志要观天象、察地形、定阴阳、画八卦,探寻宇宙之谜,揭开日月四季运行规律。

从乾坤湾河道上的精美小岛,到柿子滩石崖上的特色岩画,从河湾小岛上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优美石头,到柿子滩岩画上的丰富蕴涵,无不表达着母亲河的神奇博大,也抒发着这条大河和远古人类及黄土文明源远流长的内在联系。从大河在晋西南这一段特殊流域里,我们看到新石器时代和夏商西周东周时期的多处遗址,还有古渡关口和古旧村落的旧貌遗风,神奇的大河在遗留下这样无数村落与古迹时,也留下了一处处让人怀想的古老文化,留下了让人追思的遗迹和让人凭吊的历史……

大河,仅就晋西南晋陕大峡谷这一曲折多变的段落而言,她孕育的是悠久而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在人类早期的历法、天文、婚配、制陶、农耕、畜养等方面,是文明的先行者,她的悠远和神秘也带来她的变异和沉重,这是我们绕不过的大弯道,是令人深刻反省反思的一道命题。

大河还在裹挟和左右文明的轨迹与河道么?

还记得那首随了大河渐渐远逝的歌谣么:

你晓得——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

几十几道弯上,

几十几只船?

几十几只船上,

几十几根竿儿?

几十几道弯上,

几十几个艄公,

来把船儿扳。

我晓得——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九十九道弯上,

九十九只船,

九十九只船上,

九十九根竿儿,

九十九道弯上,

九十九个艄公,

来把船儿扳。

在吕梁大山的千回百转中,在晋陕大峡谷一路统领下,黄河,在这时挥发了她的多重性能也展示了她的多元性格。神奇奥妙曲折多变的乾坤湾,平缓坦荡,浩渺波涌的芝麻滩,气浪滔天闷雷轰鸣的吉县壶口大瀑布,她一路浪赶浪波追波奔驰下来,河水给人的感觉是经历了狂放、暴戾、肆虐、桀骜不驯之后的成熟和疲累,深沉与老到。大河的宽容,大河的暴烈,大河的壮美,大河的剽悍,大河的豁达,大河的博大,这多重品性在晋西南段落表现得异彩纷呈,挥发得淋漓尽致。

在视觉上最让人瞠目结舌,在感觉上也最激越人心的,自然是壶口瀑布了。

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在距离壶口还有十余里的地方,耳边,似乎就隐约着闷雷般的轰鸣,是天边传递过来的,是地心生发出来的,也是心底里莫名滋生的……很奇怪的,几十次、上百次了,几乎都有这种感觉,临河情更切,心底先起浪。

是挟持大河的晋陕大峡谷从物理学的声学角度聚拢了大河涛声继而再集约式地扩散爆发吧,每次都是未见浪涛面,先闻大涛声。

无论多少次来到大壶口的跟前,都会被惊呆被震撼,波涛如同大暴雨前的空中乌云一样,层层积累,前推后涌,争先恐后,万马奔腾,其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力撼身边吕梁,气吞对岸宜川。

大河是卷着千里朔风来的,原本平缓的河床一旦进入吉州的龙王辿一带,河谷有了高低突兀的悬殊,迅猛的水势骤然收拢,突跌倾泻入落差巨大的石槽里。你难以想象,由300多米的河床紧急缩小为50余米,又疯狂蹿进一道仅30米宽的石槽,顷刻之间,大河显露出威严雄壮的一面,巨浪翻跃,如雷喧嚣,拍岸击石,挟雷裹电,腾空飞起,俯冲直下,雷霆万钧之势所向披靡,在声势浩大的轰鸣声响里,前呼后拥着跌进深渊……

那是40余米深的石槽,跌落成壮观雄奇的瀑布,其形其势犹如从壶嘴里倾倒一般,人们形象地唤作壶口。

跌进石槽的波涛奋力撞击着四周石壁,又激溅出数十米高的水花,而一头栽进槽底的水头又被巨大的落差形成的惯性反弹上来。这样,汹涌的浪涛在一狭小的天地里,搏击撕扯,排列组合,时而冲天而上,时而呼啸直下,震耳欲聋的水势的怒吼不亚于苍天霹雳。远胜过巨龙的挣扎,浪涛在悬崖岩岸的凸凹顿挫里,大开大合,吞吐万象,貌似无序的混沌里又富于节奏的变化。黄色巨澜跌落,深潭狂涛飞腾,在稍纵即逝里神韵飞动,在千变万化中壮怀激烈。白雾笼罩壶口上空的时候,绮丽神奇的彩虹赫然跃上空中,壶口,便有了她美丽无比的层次感。

曾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当壮阔的大河,猛收缩成一束洪流而冲下河床深槽时,那是天上的吴刚在向地上的魔壶中倾倒浊酒。而飞逝的瀑布上绣着浪花波涛,那显然是织女的绸缎在罡风里从银河垂落。

这是诗人眼中的壶口,在笔下的诗意表达。

毫无疑问,壶口是雄壮的、粗犷的、炽烈的、狂放的、自信的、阳刚的、深厚的、勇猛的、豪迈的,任何语言和词汇都难以表达她的蕴涵和姿态,难以诉说那七色彩虹所绽放的大河精魂和绚烂的生命意蕴。

此时,站立在奔腾不息的壶口浪涛一侧,我却读出了大河的纠结和痛苦。

多少年来,我们赋予大河包括壶口的外在载体过于沉重了,诸如“龙的精神、雄狮的觉醒、不屈不挠的民族意志的体现、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力量象征、巨龙飞腾和炎黄子孙的图腾……”云云。我不否认面对汹涌的大河和奔腾的壶口每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意象性的升华,不否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非常时期赋予大河和壶口厚重有加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使命。我的意思是但愿这种理解和认识不要过于功利化、生硬化和机械化,不要让负载着沉重的历史沉疴和文化承担的大河再一如既往地沉重下去。同世界上同样著名的江河一样,孕育一方文明和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是每一条大河的职责甚或是她的义务,何况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而出,从远古流到今日,从高原盆地的清澈透明,向着遥远的蔚蓝色海洋,带着遒劲的青藏高原的粗粝之风,依傍大漠,容纳千川,穿越万岭,掠过黄土高原的苍凉混浊,一路朝前奔去,在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遭遇绵延的吕梁,转身南下,气势汹涌地犁开浑厚腼腆的黄土,呼啸而下,与浑黄苍莽的黄土高原缠绕于一体。大河与土原的有机交融,才成就了这一方颇富特质的黄土文明。大河是需要调节和整合的,这种调节是依靠大河本身的力量去完成的,而整合则往往要外来之力和客体条件……这个条件在晋陕大峡谷的吉县龙王辿一带遇到了。大河等来了能帮助她大起大落粉碎之后又迅速聚拢的壶口地段。对于深邃悠长的大河,巨大的地势落差无异于一次惊心动魄的摔打冶炼浴火重生,是气度恢弘的重新组合,是境界高远的脱胎换骨,是底蕴深厚的动感的自我审视,是山崩地裂的反思反省——在历经呼啸山摇,惊神泣鬼,千钧锻造,暴虐撕扯,掀腾跌落,天鼓轰鸣,地火喷射之后,大河气舒神畅柔顺娴静了。

我想,大河壶口的巨浪摔碎,是大河在试图改变自己的格局,她把痛苦的自我批判和历史反思交于前所未有的喧嚣与摔打,交于悲壮的放任不羁的自我毁灭和自我重生中,与其说这是一次冒险的牺牲之旅,不如说是有跌落就有升华的灵魂救赎……

大河难道不需要反思和批判么,反思在漫长的旅程中和悠久岁月里一次又一次的泛滥与祸患,她在拷问自己为什么在艰难孕育和缔造文明的同时,也曾肆虐地毁灭着文明……

大河的威严在于她敢于自我毁灭之后奋力重生。

在大河岸畔,在依然铺天盖地飞流直下的壶口岩石边上,很自然地想起了大禹治水的远古传说,想起女娲氏如何率领部落族人,如何告别暴戾无常的大河岸边,奔赴东侧的人祖大山……

大河毕竟是睿智的,她知道罩在头顶的七彩光环是虚幻的一瞬也是虚荣的粉饰,尽管光彩夺目,亮丽神奇。大河必须抛弃这彩虹的绚烂,带着粉碎与新生的一河浑黄,一河希望和一河蕴涵,越过河津,在古老的风陵渡急转东去,向着开阔的入海口壮丽地奔流。

猜你喜欢
壶口河湾大峡谷
壶口放歌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守卫大峡谷
忆秦娥·临壶口
大峡谷,我来啦!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致敬大峡谷
壶口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