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2014-11-30 08:55任艳艳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物质

任艳艳

(安徽农业大学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在全球经济、科技发展一体化的今天,以身口相传为依托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极大的冲击,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茶艺方式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演进而慢慢异化,传统手工加工茶叶的方式也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受到极大冲击,人们长期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也加速了传统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在学术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很多,而针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如何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

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五个方面:非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

2005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3]

从上述可知,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大体一致。先比来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更符合中国国情。

(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据国际及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阐述,本文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与茶有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例如与茶有关的传统技能、民俗、表演艺术,戏剧等)以及与上述茶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1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

最早在周代就有茶的利用记录,周公旦的《尔雅·释木》中有“授,苦茶”的描述,在《周礼·地官·掌茶》上记载:“掌以时聚茶”。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茶的栽培和各种茶制法,还著书立说。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不仅把茶的起源、用途、制作、饮用方法等自然规律和功用介绍得十分详尽,而且从饮茶的水质、器具、环境、人品,从精神世界、美学角度把饮茶上升到文化学的高度,把儒、道、佛各家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于茶学之中,从此开创了包括中国茶艺、茶道以及与茶相关的一套茶文化体系的先河,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而宋代宋徽宗精于茶道,著有《大观茶论》,极力推崇宫廷茶文化,正式把茶仪列入朝廷礼仪,无论国家重大典礼或接待的外国使者,都必须举行“行茶”之礼。到明清时期,“茶宴”盛行一时,凡选考举人、翰林院的庆会,都由皇帝亲自主持茶宴,被视之为文坛盛事。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形成逐渐孕育了茶文化。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起源也是源于茶文化遗产。

2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1)传承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它以人为载体,以传人为主体,是非物化的、非静态的,是以动态、记忆、技艺为核心的另类文化遗产。这里的“人”一是指掌握或精通世代相承的某种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熟悉茶文化空间(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指向的特定文化空间)的民间茶文化代表人;另一层涵义是指他所代表的广大民众。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也是依靠传承人和广大民众。

(2)传播

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相结合,演变成了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国的茶文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其中得到传播。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式。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并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形成了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规定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

3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它是维系和巩固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是一些群体、一些民族凝聚力的载体。要了解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征,必须先了解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特性。

第一,非物质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非物质的,是无形的。尽管有些遗产项目例如茶的传统手工艺技能,要通过物质方面加以体现,但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它的技艺、内容,是无形抽象的,这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活态性。与茶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的形态出现,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活态性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基本特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者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主体,处于“活态”文化的核心地位。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还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毕竟是一种传统表现技能,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不仅是人类发展的物化的时间记忆,更是植根于民间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

第三,不可再生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与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一样。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往往是在某种特定文化空间中孕育生长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一些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第四,地域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生活中的文化精神,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茶俗等。以民族饮茶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富有地方性、生活性和文化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如:蒙古人一般喝奶茶,是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而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而西藏因牦牛产奶量不大而饮用酥油茶,是将砖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牦牛的黄油)和盐,放到一个细长的木桶中,用一根搅棒用力搅打,使其成为乳浊液,进而食用。

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2005年国务院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方针、原则和目标。2006年文化部制定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随着两个办法的出台,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包括贵州、福建、宁夏、新疆等8 个省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条例,地方法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

1 政府方面

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保护机制也不断完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经过推荐、评审、公示、公布等程序,国务院从2006年至2011年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其中与茶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36 项。2007年至2012年,文化部相继评定并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18 人。2011年我国第一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这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全面进入到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培育和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为营造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2006年以来,文化部及各地文化部门利用“文化遗产日”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文化部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等一系列活动。

2 学术方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严格贯彻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存续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了以下几种保护方式: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实践证明,这几种方式各有侧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都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拍摄、整理、保存、建档,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力争保存、保护好这些代表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如: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而且文化部在2011年11月,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贡技茶场和四川省雅安市友谊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就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等。

2006年至201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与茶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36 项。其中包括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音乐艺、传统戏剧五类。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申遗本身并不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得到国际、官方、学术界、民间的确认,得到一种身份认可,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些已经公布与尚未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分类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依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分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4]。

2006年至2011年,国务院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茶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32 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如下:

表1 国家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运用ASES 模型对茶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只能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全球化、现代化对非物质文化的冲击和消解,使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5]。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义的保护是包含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弘扬、承传和振兴,并非狭隘的单纯的保护。对于何为“保护”,本文认为“保护”理解为抢救、保护及利用、发展,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点正确把握“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护和强化其内在生命,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保护要求和特殊原则。

根据文化部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划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艺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共五类。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适合的保护措施。

(一)ASES 模型的实用性

ASES 模型是邹统钎教授根据国内外遗产旅游实践提出的,认为遗产旅游发展的四要素是原真性(Authenticity)、舞台化(Staged-ness)、体验(Experience)和可持续(Sustainability)。原真性是基础,舞台化是手段,通过舞台化的原真性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遗产旅游体验。舞台化与原真性是从遗产旅游的供给角度出发,体验是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一起促进了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四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6]。

ASES 模型主要是运用于遗产旅游保护开发领域。本文认为可以运用ASES 模型作为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保护方法,以保护为主,利用发展为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原真性是保护的基础;随著现代科学技术进入茶叶生产领域,对于茶叶的品质追求也从鲜明个性转变为稳定恒一,传统手工生产技术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由此出现了茶叶生产中的传统技艺消失的危机[7]。针对这样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化是一种有效手段来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茶作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它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等提高了茶的价值也丰富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上三者和谐发展就能促进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永葆活力。

1 原真性保护为依托

原真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灵魂。它既是遗产保护的对象,又是衡量遗产保护质量的标尺。中国既要借鉴国际遗产界对原真性概念的日趋扩展和深化的认识,同时更应针对中国遗产的特点,提出中国遗产原真性保护的特殊内容[8]。原真性的保护不仅体现在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还有遗产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相关的制度、习俗等内容,这个整体从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而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得以原真性保护为依托。坚持本真性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和“伪遗产”占用可贵的保护资源和财富[9]。

2 舞台化开发为手段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新的时空环境而进行舞台化的改变(例如传统戏剧类的采茶戏、民俗类的茶礼仪、茶艺等的舞台化)。舞台化是遗产展示的方式,是遗产衍生消费品的手段。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自身获得经济力量,在使用中保护,使保护成果得到利用。

3 体验是为人民创造产品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极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认识等价值,在这些“本征价值”的基础上会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过程。而使用价值的实现依靠人们体验去完成。各种茶的制作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体现,只有在生产实践中体验,这些非遗的传统工艺流程、核心技艺等才能实现保护、传承和弘扬。

4 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的目标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包括多元文化的可持续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是各种文化保持各自传统和异质性,防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主流文化受到侵蚀甚至消亡,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世界增添多样的色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事象还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本身就是变化着的。真正的保护就是要使这些文化,能在变化中获得新的生机而发展下去。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是不断地使用,使之日常生活化,重新建立传统文化的生活场。

(二)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运用ASES 模型的具体分析

原真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所有茶非物质文化的分类都必须把原真性保护作为基础原则。而舞台化与体验作为保护的方法运用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进行分类,并使用与所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也是所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目标。

1 手工艺技能

传统手工艺技能运用体验的方式进行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手工艺技能有21 项。茶的制作技艺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我们可以在不违背其内在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其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使之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从而实现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只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保护和延续一种传统技艺。

手工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由我们的祖先一代代积淀流传至今的。它代表着技艺的精华,坚持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同时,手工艺技能也离不开当代社会民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完全脱离现实需要就不可能继续生产,也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10]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首先是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同时开展活动介绍民众体验参观茶的生产过程。像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广大民众可以通过体验、参观、拥有或消费传统技艺的物态化产品或作品来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茶的手工艺技能通过民众的体验,不仅可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现代社会结合,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的距离,还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2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主要运用体验的方式作为保护的途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淀下来的民众中流行的风俗习惯。它反映着特定民族的心理、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思想风貌、审美情趣等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

我国民间许多活态习俗,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对具体文化事象的保护,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构造性环境。”[12]对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的保护主要可采取民众体验参与的方式。以社区居民为保护的主导者,让公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在参与体验过程中(如参加赶茶场的民俗活动或欣赏学习茶艺)了解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学习到茶非物质文化的知识,进一步促进民众参与到保护活动中。而在抢救和保护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在做好普查和资料整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记录普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传播、整理、分析、存储。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和推广民俗节日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文化节、民俗文化周等节庆活动,以促进民俗文化的弘扬、保护和传承。

3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主要运用舞台化的方式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遗产,在发展保护过程中为我们所用,提供经济效益。舞台化是一种被表演的真实,即特定的参与者在特定场合,以某种方式影响其他参与者的所有活动。以舞台化开发为手段,因为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已无法满足民众的需要,必须赋予产品特定的意义符号以引发民众的欲望。[13]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新的时空环境而进行舞台化的改变(例如传统戏剧类的采茶戏、民俗类的茶礼仪、茶艺等的舞台化)。舞台化是遗产展示的方式,是遗产衍生消费品的手段。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自身获得经济力量,在使用中保护,使保护成果得到利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保护了那些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的优秀传承人。

五、结论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包括多元文化的可持续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是各种文化保持各自传统和异质性,防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主流文化受到侵蚀甚至消亡,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世界增添多样的色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事象还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本身就是变化着的。真正的保护就是要使这些文化,能在变化中获得新的生机而发展下去。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是不断地使用,使之日常生活化,重新建立传统文化的生活场。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S].巴黎:联合国,2003.10.

[2]国务院办公厅.关干加强找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S].北京,2005:18.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S].北京,2005:12.

[4]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杭州:浙江大学,2010.5.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6.

[6]李飞.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

[7]关剑平.中国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C].杭州: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 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2011.542-549.

[8]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2008,(2):185-190.

[10]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J].民俗研究,2013,(1):6-7.

[11]李荣启.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06,(2):193-197.

[12]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4):5.

[13]李文勇,张汉鹏.本真视角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符号舞台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3):35-36.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