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梳理与英文阅读

2014-11-30 08:55刘琰秦彦彬

刘琰,秦彦彬

(镇江船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语言本身是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逻辑构成,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除了传统的构词、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应当重视整个篇章的逻辑构成与梳理。解决许多学生在长篇阅读之后除了词汇识别,片断信息获取之外收获甚微的窘境,从根本上解决阅读理解的难题,突破传统语言习得偏重微观技法的局限,从更高的逻辑框架构成去把握英文的理解。以《获益匪浅的问题》这篇典型的英文议论文为例,通过逻辑梳理,对照商榷辅导光盘中的解析。同时,对比中西方论理达意的共通之处,在英语语言教学辨异的传统模式之外探讨中英文学习中可彼此映照借鉴之初。

一、段落中心句的逻辑推导

Fruitful Questions 是一篇典型的英文议论文。文章的第一层次(第一段至第五段):文中作者由抽象到具体,用第一段至第五段的篇幅比较详细的描述了作者本人与三个子女玩芝麻街游戏时的详细的对话过程,通过孩子们形形色色,奇思异想的回答体现了本层次中心段提出的重点,即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突破常规的回答使作者体悟到了思维模式的革新,线性思维的局限,以及如何重新定义思考的界限。

第一段为总述,并提出文章中三个重要的关键词:Paradigm shifts,limitations of linear thinking,refocus parameters。而作者的体悟皆来源于第二段至第六段详尽的围绕芝麻街游戏所展开的对话。

做完文章第一层次即第一段至第五段的阅读后,读者直接反应的重点一为首段的三个关键词:Paradigm shifts,limitations of linear thinking,refocus parameters。二为Sesame street game。虽然Paradigm shifts,limitations of linear thinking,refocus parameters这三个词对于整篇文章十分重要。但就第一层次本身来说,作者用绝大多数的篇幅详细描述的是芝麻街游戏中的对话场景,对于思维模式转变,线性思维的局限,重新定义事物的界限并未充分展开说明。尤其是对这三个词汇本身理解模糊的读者,更是直观的认为Sesame street game 才是这个层次的重点。因此,在做第一层次含义归纳时,不应忽略芝麻街游戏这个重要的元素。芝麻街游戏才是作者整个思维的起点和写作动机的触发。也只有以芝麻街游戏为起点,才能更好的分析作者思路,便于读者对文章总体的理解。

因此文章第一层次的大意不妨归结为:By the story of Sesame street game,kids set an example of paradigm shift,reframe questions,and refocus parameters 在芝麻街游戏中,作者的子女打破了思维陈式,挑战了线性思维,重新定义了思考的界限。

文章的第二层次(第六段至第八段):紧接着芝麻街游戏中的对话,作者在第六段开头提出游戏中有某些重要的东西,游戏不只是关于食物的战争,不只是讨论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这一浅显的问题。作者以这样的开头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读者可以被引发着去各自思考芝麻街游戏还有什么耐人寻味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把关于作者在游戏中发现的重要之物变成读者的另一个芝麻街游戏,让他们各抒己见,拓展思维。

第二层次的开头,作者表达出了第一层信息:芝麻街游戏中的表现是重要的。紧接着出现了本文中第一处重要的排比。作者将子女在游戏中的作为与Copernicus,Reuben Mattus,Edward Jenner 这三位历史著名人物的作为进行了等价类比。“My kids were doing what Copernicus did….They were doing what Reben Mattus did….They were doing what Edward Jenner did….”[1]当然此处可补充关于英语排比的介绍,但修辞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因此不再敷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实际上对本文的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保证排比句式的规整统一,作者牺牲了关于Edward Jenner 的部分信息,因此另起第七段进行补充介绍,方使读者不觉突兀)。实际上作者通过这种等价的比配,传达了本层次的第二层信息,即“how important”,孩子在芝麻街游戏中的表现有多么重要?和哥白尼,鲁宾·马修斯,爱德华·詹纳这些著名人物的作为一样重要。到这里一方面读者因为排比句强烈的气势,觉得甚为可信,另一方面不免暗自思讨,将一群孩童在这小小游戏中的表现和世界名人的作为相比,是不是有些夸大?而在本层次的最后,也就是第八段,作者传达的第三个信息是“Why so important”,用来解答我们片刻前的疑惑。采用了由分到总的结构,分的部分同样使用三个工整的排比句:“They were refocusing the parameters.They were redefining the problems.They were reframing the questions.”[1]。总的部分以“In short”领始,归结于“They were shifting old paradigms”。合理的说明了之所以孩童游戏中的表现可以与大师并肩,是因为本质上他们都做到了对思考界限的重新设置,对疑难的重新定义,对问题的重新审视,一言蔽之,他们都颠覆了惯常的思维模式,而这才是作者认为的重点所在。这一层次结构精美,修辞工整,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以相对简约的语言充分而另人信服的传达了作者的个人观点。

综上所述,第二层次作者传达了三层含义:1:游戏中的表现是重要的;2:有多么重要;3:为何如此重要。因此,第二层次的大意不妨归结为:The importance of paradigm shifts in the game,游戏中颠覆惯常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文章的第三层次(第九段至第十二段):作者在上一层次阐述了他个人就颠覆惯常思维模式重要性的观点。但他的观点是否为普世所认可?此处作者的视角从他内心的个人思考转向了外在的现实世界。首先,作者指出了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被认可,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忽略了思维模式转变的重要性。续而,在第十段强调了批评的重点不在于表面现象,而纠其本质在于存在着对信息价值理解的局限。实际情况Facts:The standard answer limits students'imagination;paradigm shift is neglected by school education,造成现象的深层原因是Reason:There are limits to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这一中心观点由以下例证支持。一方面,第十一段中我们所重视的“Student must be…“,“Your home must be…”,“Businesses must be…“;第十二段的“Copernicus didn't do other important things…didn't uncovering more information“,“Edward Jenner didn't invent preventive medicine…didn't accumulating information”,[1]以上反复说明only have information,we will be led to nowhere,既文章原句“the super information highway will lead us nowhere”。另一方面,第十一段中我们所忽视的“shift our paradigms”,“refocus our parameters”;第十二段的Copernicus“he did it by looking differently at information everyone else already had looked at”,Edward Jenner“he did it by reframing the question”,[1]以上用来说明paradigm shift is neglected by us,that is what really matters。由此可见,本层次的中心句应为:“This is,instead,a reminder that there are real limits to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这一层次从总体上来说是对现实的反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转变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而一味的追求更多更快的信息。针对这一误区,作者发出了我们对信息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这样的感叹,并再一次点出,人们不应该一味的追求信息数量,而应该尝试新的思维模式去解读这些信息。因此,第二层次的大意不妨归结为:reflect on the fact that we misunderstand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对现实的反思,现实中人们无法正确的看待信息的价值。

文章的第四层次(第十三段):作者在事件描述,深入思索,现实批判之后发出了呼吁。紧接着上一层次对现实的批判,在此点明:What we need is new ways of looking at information,与开头的Paradigm shifts 呼应。

二、与配套光盘讲解的差异

大学英语精读配套光盘对课文第二单元Fruitful Questions 的段意总结如下:1-5 段The author's children teach him about paradigm shifts.作者的小孩教他关于模式转变。6-8 段Three examples of shifting old paradigms in history.三个历史上转变旧模式的例子。9-12 段The importance of shifting old paradigms.转变旧模式的重要性。13 段The author encourages people to look at information in a new way.作者鼓励人们用新的方式看待信息。

本文的总结:1:By the story of Sesame street game,kids set an example of paradigm shift,reframe questions,and refocus parameters.在芝麻街游戏中,作者的子女打破了思维陈式,挑战了线性思维,重新定义了思考的界限。2:The importance of paradigm shifts in the game.游戏中颠覆惯常思维模式的重要性。3:Reflect on the fact that we misunderstand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对现实的反思,现实中人们无法正确的看待信息的价值。4:The author encourages people to look at information in a new way.作者鼓励人们用新的方式看待信息。

上述两种总结方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第一,二,三层次。首先,在本文的总结中第一层次突出了作者对芝麻街游戏的叙述。原因在于,芝麻街游戏是整篇文章的起点,是作者思想的触发。没有芝麻街游戏的过程与对话,就不会产生后文的延续思索。在第一层次的体量上来说,作者也用了绝大多数的篇幅详细的描述整个游戏的过程。因此,在层次大意的归纳上说明通过芝麻街游戏,作者的子女打破了思维陈式,挑战了线性思维,重新定义了思考的界限,虽然稍显冗长,但更便于读者理解,也更贴近作者的思考逻辑。整篇文章是由此事件触发,因此在大意的总结上不应遗漏这一重要事件。其次,在第二层次大意的总结中出现了较大的差别。通过上文的分析,个人认为整个第二层次的思维逻辑是由Important'How'Why 的顺序构成,围绕的中心依然是说明游戏中颠覆惯常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而三个历史上转变旧模式的例子仅为证明How important 这个分层次中的三个例证,用来概括整个层次的大意似有欠缺。再次,文章的第三层次是作者从个人观点到社会反思的过度,作者在这个层次中用较大的篇幅展现了社会现状,从表面的批评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到引伸至更深层的关于人们对信息的误解。虽然也可以解释成从对立面反衬出转变旧模式的重要性,但该层次的本质应该还是对信息价值的讨论。而转变旧模式的重要性用来概括第三层次似乎过于宽泛,这样的总结用来概括文章任何一个层次都不算错,因而没有完全把握第三层次的重点和特点。综上所述,本文对Fruitful Questions 这篇文章的第一,二,三层次的大意总结在原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探索与改进,但离完善仍有差距,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之作,欢迎更多的指正。

三、英文文章逻辑惯例的验证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英语议论文,因此可以用来验证一些常见的英文文章逻辑惯例,如:中心句通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转折之后是重点,中心词汇的高频反复出现等等。本文中心句:

1-5 段:The other night at the dinner table,my three kids-ages 9,6 and 4-took time out from their food fight to teach me about paradigm shifts,and limitations of linear thinking and how to refocus parameters.

6-8 段:It was messier than a food fight and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whether a tomato is a fruit or vegetable

9-12 段:This is,instead,a reminder that there are real limits to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13 段:What we need is new ways of looking at information.

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中第一,二,四层次的中心句无一例外的出现在本层次的开头,总领层次大意。而第三层次的中心句之所以打破段首或段尾的典型定位,是因为转折关系的出现,(This is not meant to…This is,instead,…)通常转折关系出现后,转折之后的部分才是实际意义上的重点所在。然后再以第三层次为例,验证中心词汇的高频反复出现原则。在文章9-12 段中关键词“information”共出现八次,在中心句之后均匀分布。

四、与中国古文写作逻辑的对比

虽然,诸多文论都曾指出中西方逻辑以及写作手法存在的差异,比如西方注重形式逻辑,因而写作结构呈主从扣接;而东方则不注重形式逻辑,因而写作结构呈流散铺排。西方注重抽象思维,多用抽象概念描述事物,阐述事理;东方注重形象思维,常用具体概念描写事物,述情道理。西方偏重客体思维,习惯从客观事物出发来看问题;东方偏重本体思维,以人为本,推己及人。通常西方思维具有注重理性分析,形式完备的特点,思维顺序一般是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2:分支观点;3:举出例证。是典型的线形思维展开形式,由中心观点起始,层层推导,逐项分列。东方思维则具有侧重直觉,具体的特点,思维顺序一般围绕中心螺旋迂回展开。但本文将以Fruitful Questions 一文为例,对比中西写作逻辑的共通之处。

“赋比兴”手法是战国时代的学者从《诗经》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组美学概念,最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师》:“(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目雅,日颂。”但并未对三者做出具体的解释。到了汉代,《诗大序》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排序相同,只是把“六诗”改成了“六义”。《周礼》与《诗大序》对赋比兴这一思维方法作了最初的概括。汉代学者对于赋比兴的研究以郑众和郑玄最为代表的。郑众说“赋,含有直铺陈述之意: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挚虞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宋代理学盛行,至朱熹集大成,但他并不排斥文艺创作,对于赋比兴,他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实际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把它联系到其它的事物,这个联系的过程就形成“比”的手法,而对它联系的事物进行联想则形成了描写事物的“兴”的手法,从具象到物象再到意象的完成过程。[2]

从美学史的发展来看,“赋比兴”这组概念,正是对《易传》所提出的“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的进一步规定,是怎么样用不同的“象”表达不同的“意”的具体手法“象“即是对象的属性,而“意“则是外界对对象属性的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所谓“赋“者,有铺陈之意,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3]

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将“赋比兴“的概念演绎为情感化设计的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的设计。从具象到物象再到意象的完成过程。他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的设计。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分类可以被视为“赋比兴“概念的西方映象。[4]

在Fruitful Questions 一文中,第一层次作者详细描绘了芝麻街游戏的场景与对话,这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描写,并未加入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议论,不妨把这样的叙述归类于作者的本能行为,所记既所见。更进一步,游戏场景的描写实际上等同于中国古文写作逻辑中的“直铺陈述”,“敷陈之称”,“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立象”,也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既文章的第一层次相当于“赋“的作用。

第二层次作者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与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进行类比,虽然类比的对象经过特定的选择,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把A 事物拿出来和B 事物归置在一起用来引发后续分析思考的人类行为层面的作为。或者说,类比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与三位历史人物的伟绩实际上等同于中国古文写作逻辑中的“比方于物”,“喻类之言”,“以彼物比此物者也”,也是把所要叙写的事物与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进行并置,用以引起共鸣或联想,铺垫更深入的论述,既文章的第二层次相当于“比”的作用。

第三,四层次作者反思现状,指明重点,发出呼吁,是典型的反思行为。也就是中国古文写作逻辑中的“托事于物”,“有感之辞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最终完成了从具象到物象再到意象的过程,从“立象”达到了“尽意”,既文章的第三,四层次相当于“兴”的作用。

五、结语

近代学者张东荪曾论述了语言与思想两者的辨证关系,可大致包含以下观点:一是言语是思想的符号,思想总表现于言语;二是言语的发展促进思想的发展;三是言语对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言语构造在一方面表现民族的心性;另一方面又决定那个民族的思想路径。[5]因此,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单词的积累,语法的识记,篇章的翻译。如果能从英文逻辑上着手,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着重于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与句式。这一任务也反应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第一,二册的文章选择,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这部分文章结构相对简单明晰,课后练习则主要通过词缀的变化,词性的演化,词组的识记,句子的翻译来增强学生对单词句式的掌握。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掌握构词方法的逻辑,有效的扩充词汇量;掌握句子结构的逻辑,成功的理解复杂句式。

而在大学英语学习的深入阶段,篇章的理解则成为了教与学的重要任务。因此篇章逻辑的分析与讲解变的由为重要。文章整体的逻辑把握也是做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题的关键。除细节题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题型通常考察句子或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要知其然-读懂题目中的句子与选项,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题目中考察点在文章中的逻辑位置,要明白该句出现在文章此处的原因。其实,了解英文逻辑不仅仅在阅读理解题型中致关重要,逻辑的掌握在听力长段落以及写作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文秋芳教授曾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注意语言与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外,必须结合写作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系统训练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归类等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标本兼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6]因此,在大学英语学习的深入阶段,教师务必跳出词汇语法的局限,放眼篇章逻辑结构,具备一定的整体观和大局观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试。

此外,学科间的借鉴与旁征博引也十分重要,只有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在对比与参照中获得乐趣,进而将这种乐趣传达给学生,使复杂的问题形象化,触类旁通,加强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

[1]董亚芬.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5-27.

[2]陈璐.浅探赋比兴之流变[J].安徽文学2009.07.

[3]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迦陵说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张东荪.张东荪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6]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