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心本管理”作用研究

2014-12-01 11:51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晋升职称体育教师

刘 洋

我国学者吴甘霖提出“假如你要用一个人的‘手’,你就必须用他整个人的‘心’”;“假如你要用他整个的‘人’,你就必须影响他整个的‘心’”;因此,他进一步提出“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争天下必先争人,争人必先争心”的“心本主义”管理理念[1]。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高校师资队伍的工作满意感是影响高校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满意感降低会导致教师产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承诺降低、离职意向高等问题[2-3]。

在广大的教师群体中,由于社会对体育教师长期存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更是缺乏深入了解,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成为了教师队伍中的“二等公民”或“下等公民”,他们在工作中往往缺乏社会认同和组织认同,更缺乏领导和其他专业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致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感普遍不高,工作倦怠状况严重,组织承诺较低,离职意向突出[4-7]。因此,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的满意感,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承诺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途径,也是高校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师仅仅做到“以人为本”还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满意感,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灵”,了解和满足他们心理层面的精神需要,而“心本管理”的理念对于调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满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心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成为个体更高的追求和向往。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再到“心本主义”,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和进化。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心本管理”,是当今管理理念从外控管理到内控管理的转变。正如管理学者们所说的那样“三流管理管事、二流管理管人、一流管理管心”[8]。我国学者认为,“心本管理”是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动机、情感等多种心灵的挖掘、整合和正确导向所产生的综合之力[9]。“心本管理”理念就是以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特征等多种内在心灵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中心指导思想,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关心、宽心、赢心、聚心”[10],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是对个体“心灵”的关注,强调的是通过沟通交流、关怀与激励触及个体的思想与心灵,使个体产生心灵的自觉性,从而自发的将自己作为组织中有责任的成员[11],从而实现由外在的控制到外在的感动,再到内在的心灵自觉[12]。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个体的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是“心本管理”理念的核心[13]。学校教育管理的关键是为了发挥过程最大的能动性,如果失去了能动性,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14]。“心本管理”注重能动性,具体到广大高校体育教师身上,就是以关注教师的“心灵”为出发点,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使教师对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从而充分提高其教学成就动机和职业承诺,挖掘其心理潜能,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程度,最终为我国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和大众体育健身事业服务。

2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状态现状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工作压力较大,焦虑感较强且工作成就感不高[15];对工作报酬、福利待遇、管理制度参与决策等满意度较低[16];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倦怠水平较高[17]。笔者曾运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186 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倦怠总体不严重,但由于情绪衰竭因子较为突出,表现出较强的内隐特性;高校体育教师对工作本身、领导及同事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工资报酬的满意度最低,39%的教师对现在的工资报酬“不满意”,其中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工资报酬非常不满意,并表示生活压力大,心理存在较大的落差;其次教师对晋升机会的满意度也较低,34%的教师对现有晋升机会“不满意”,这也是导致教师工作成就感不高的重要原因;在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感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过程中发现,高校体育教师收入的高低进入了回归方程。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容乐观,工作情绪衰竭现象突出,个人成就感不高,工作压力较大,整体工作满意度偏低。

3 运用“心本管理”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3.1 满足高校体育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是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个体的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不会有更高一级的需要[18]。“心本管理”也就是以心为本的管理策略,因此“心本管理”理念首先要重视个体的各种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合理满足高校体育教师的物质需要是提高其工作满意感的基础,也是其拥有更高精神需要乃至“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如果高校体育教师的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高校体育教师的低层次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不可能对体育教学工作充满积极的态度和工作热情,更谈不上在教学工作中寻求职业快乐和实现自我。心理学家Duane P.Schultz(1978)指出“工资报酬除了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外,更是成为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一种方法[19]。”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对工资报酬的不满意实质上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他们希望得到与他们期望的报酬相符的物质报酬,从而满足其物质需要;其次,较高的物质报酬更是对其本身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同时反映了他们教学科研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展现了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就,也可以说是教师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满足。由此可见,“心本管理”的理念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高校体育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高其成就动机和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尤其是提高他们相对较低的工资报酬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健全职称晋升机制,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对于广大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的晋升无疑是其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其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的有力凭证。职称的晋升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状态提高的又一源动力。目前,我国教师职称晋升机制是与个人的科研状况(学术论文、著作、课题项目、科研获奖)紧密相联。随着高校职称晋升竞争机制的日趋激烈,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晋升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

与此同时,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对职称晋升机制满意度较低,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较少,仅有16 个体育核心期刊,而且这些期刊的大多数版面刊用的是高学历、高职称、著名学者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并且发稿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广大体育教师的需求;再加之广大中青年体育教师虽运动技能与教学能力相对较强,但科研能力普遍薄弱,若要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确有较大难度。特别是在一些综合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更是显得单薄,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健全职称晋升机制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到“心本管理”理念的重要途径。

在健全“心本管理”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晋升机制:首先,应针对体育专业教师制定合理的职称评价标准,如可以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分为教学训练型职称、科研型职称和教学科研并重型职称,这样既可以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强、技能精湛并且教学效果一流的骨干教学训练型教师,又能培养出科学研究能力强、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成果的科研型教师;其次,要为高校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学院科研部门应主动帮助并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申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目和科研评奖活动,并协助其将科研成果尽快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各行政部门应努力配合,为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和帮助;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努力做好人事分配制度,定编定岗,真正使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感受到职称晋升的公平和公正;最后,加大学术腐败的整治力度,彻底杜绝学术腐败和不公平竞争,把好职称晋升的质量关。

3.3 提高社会认同与职业认同感,重塑高校体育教师形象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认同和尊重对教师的工作满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20]。高校体育教师常常被社会误解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文化素质低、人文素质差,授课轻松并没有科技含量,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总是低人一头,这就导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极其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虽然近几年借助于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使社会对体育的认识逐渐有所改观,人们对体育也更加的重视,但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他们仍然很难真切的体会到社会认同和职业认同,其自尊心依旧被深深的刺伤。因此,“心本管理”理念还要提高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认可度和尊重程度,把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社会地位等同起来,这样才能从心理层面上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积极性。

3.4 实施“心本管理”,营造和谐氛围

“心本管理”强调的是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更强调内在心灵的自觉。“心本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多快好省的管理。“心本管理”理念在管理方面的突出表现是情感化的自觉管理。作为高校管理者,特别是管理高校体育教师的管理者,首先要摆正位置,提高服务意识,服务中还要突出情感关怀,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和情感关怀,才能使管理者与广大体育教育一线教师抹去心理隔阂、拉近心理距离;其次要减少管理者与一线体育教师间的“信息不对称”现状,提高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使广大体育教师更加依赖和信任组织,使组织管理工作更具人情味和公平感;再次应在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实行教师民主参与管理制度,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力和地位,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加广大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加快由他管向自管的过渡,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状态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关系着我国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乃至竞技体育的稳步快速发展,关系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步伐。以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灵”为出发点,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以心换心的“心本管理”理念可以充分挖掘广大体育教师的心理潜能,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同时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心本管理”理念,使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

[1]吴甘霖.心本管理——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9.

[2]邱 芬.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黄春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4]刘丽萍,陈善平,孙 蔚.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2):55-58.

[5]汤国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98-101.

[6]Cunninghamg B,Sagas M,Ashleyf B.Occup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nt to leave the coaching profession: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race[J].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1(16):131-148.

[7]周毅刚,刘 洋,郭玉江.体育院校教师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感研究[J].中州体育,2014(3):36-42.

[8]庞中银.以心为本自我管理[J].江苏教育,2006,5(9):14-15.

[9]郑国娟.心本管理背景下心理资本的嵌入[J].经济管理,2008(15):6-10.

[10]陈红英.基于“心本管理”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举要[J].当代教育论坛,2009(8):82-83.

[11]夏彩云,刘 静.浅谈人本、能本、心本管理在高科技企业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0(29):76-77.

[12]龙长青,李 琴,徐 锋.心本管理——管理学前沿的新方向[J].法制与社会,2007(9):581.

[13]周夏青,潘静洲,周晓雪.基于心本管理的职业归因风格分析[J].商业时代,2010(32):92-93.

[14]郭洋波,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82-283.

[15]诸葛伟民.浙江、上海、江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81-83.

[16]邱 芬,王 斌.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组织承诺关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20-124.

[17]肖 祥.高校体育教师组织公平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8]MaslowA 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0.

[19]Duane P S.Psychology and industry today[M].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1978.

[20]Singh P C.Factors Affecting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South African Sport Coaches[J].South Africa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Sport,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SAJR SPER),2006,28(1):127-137.

猜你喜欢
晋升职称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职称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