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2014-12-02 04:20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名村名镇古镇

秦 娟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提出可追溯到1982年2月,当时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建委、国家城建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其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共10个,与12个历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河南紧跟其后,于2008年7月1日颁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高度重视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较为不当,缺乏制度的监督和规范,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河南文化名镇遭受的破坏与日俱增,因此研究河南古镇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对探索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确立科学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古镇

国内学术界对于古镇的定义十分广泛,与其相关的提法主要有古镇、古村落、传统聚落、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历史城镇、历史文化城镇、历史文化古村镇、传统城镇、传统村镇、乡村古聚落、传统聚落、文化古村落、历史文化名镇等。本文认为古镇一般是指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民居、传统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的传统村镇。

2.2 传统村落

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评价体系的认证主要由村落传统建筑评价体系、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体系、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体系三部分组成。到目前共评选出2批,河南第一批入选16座,第二批入选46座。

2.3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是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定的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独特自然和文化核心景观资源。特色名镇、名村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否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风光、传统村镇格局和形态、民间工艺、特色餐饮、民俗节庆、戏曲曲艺等资源。从2009年开始每隔一年评定一次,至今已评出两批特色景观村镇,河南共有16个村镇入选。

2.4 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名镇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局联合评定,主要指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的镇(村)。

根据评选条件,具备下列其中一项即可申报。首先,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对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二,处于当地水陆交通要塞,是著名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其三,在革命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或发生过重大事件;其四,能体现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或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特色和风情,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目前共公布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河南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3 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研究

3.1 河南历史文化名名镇、名村概况

古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聚居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河南目前共有7座历史文化名镇,见表1。

表1 河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一览表[1]

3.2 研究现状

3.2.1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及开发

莫全章从赊店古镇的历史入手,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整体保护”的理念[2]。张永超引入“织补理论”,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探研河南郏县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现状及面临的困境[3]。王放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法规体系、保护资金的投入、监管机制等进行了梳理,提出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瓶颈等问题[4]。张付芝、张海军通过对河南古镇开发条件进行梳理,找出了目前在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对古镇的规划控制、开发系列化旅游项目等旅游发展对策[1]。

3.2.2 建筑价值

姚令华从民居的建筑特色出发,研究了信阳历史文化名镇的民居文化[5]。张振宇从南北文化交流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赊店古镇选址、形制、街巷结构、空间形态特征和传统民居的地域性建筑特色及文化特点的研究,挖掘古镇的人文历史、政治商贸等方面的深厚内涵与价值意义,以此探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构想[6]。

3.2.3 街巷空间布局规划的研究

边志伟从道路交通规划的角度对河南赊店镇的道路交通作了探讨,阐述了古镇保护对古镇道路交通的影响和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对古镇交通的影响,明确古镇道路交通的四个研究对象[7]。霍晓蕊以赊店古镇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古镇控规的特点入手,提出古镇保护要保护古镇的传统风貌特色,需要借助城市设计,从空间形态景观体系、视线分析、建筑建造等方面入手,挖掘古镇的特色,提高古镇吸引力[8]。胡诗仙、张玉喜以店铺建筑为主要出发点,记录了安阳、洛阳和开封三大古都的传统商业街改建过程[9]。朱彦东从交通要素的这个角度探讨了洛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交通改造的基本原则和对策[10]。刘英杰认为河南传统商业街的保护工作首要进行的就是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回迁增加街区生活气息和本地文化色彩,保留基本的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加强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展示,打造最原汁原味的河南传统商业街,并以登封告成镇为对象,对传统商业街进行设计规划[11]。

3.2.4 法律法规方面

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强调了名镇的保护措施。杨乐、辜元分析了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制定,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分析,重点强调了政府重视立法保护,使保护规划得以实施的统筹作用;提出应以提出控制和引导的理念推动保护的有效实施,以及应该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管理实施体制、建立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制度等保护策略。

4 结论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关于河南历史文化镇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社旗赊店镇的交通布局、村镇规划方面的研究,且从研究的学科背景看,多是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学者在做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研究,缺乏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交通学等相关学科的跟进和交叉研究。

目前对古镇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重视对物质实体的保护研究,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较缺乏。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应更注重非物质文化层次的延续,非物质文化是物质实体的灵魂,如果单纯注重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忽略对传统居住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保护,那么古镇就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古镇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延续,传统店铺是对传统商业文化的承载,四合院、胡同、小巷是传统居住文化的体现,失去了人文生活、邻里关系和风俗民情的物质环境只是一个空壳。

其次,研究重个体要素保护,轻系统结构保护。现代研究比较重视古镇内某一个体要素的保护,忽视对周边环境和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保护。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整个古镇的大系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只有保持整个古镇系统的完整性,才能体现出整个古镇的价值。因此,不仅要对代表性的建筑给与必要的关注和保护,同时还要注重对古镇的环境格局、城池格局、街巷格局、街区肌理等充分的规划和重视。

最后,重古镇的规划开发、轻监管和法规研究。目前对古镇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古镇的旅游规划开发和古镇保护如何做到协调发展,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古镇监管和法规层面的探讨。国外对古镇的研究更多地体现在制度的执行和法律规范的约束,而国内学者此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这也是我们今后应努力研究的方向。

[1]张付芝,张海军.河南古镇旅游发展探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0-43.

[2]莫全章.河南赊店历史文化名镇整体保护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38-42.

[3]张永超.织补理论在河南郏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及规划中的应用探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3:23-28.

[4]王放.河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31-34.

[5]姚令华.探析豫南民居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2(16):188-189.

[6]张振宇.南北水陆节点古镇——赊店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18-23.

[7]边志伟.赊店古镇道路交通规划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21-26.

[8]霍晓蕊.保护理念下赊店古镇控规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32-36.

[9]胡诗仙,张玉喜.继承、革新传统店铺民居的探索[J].南方建筑,1994(4):27-29.

[10]朱彦东.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交通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2011(10):23-24.

[11]刘英杰.河南传统商业街调研与设计实践探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3:16-20.

猜你喜欢
名村名镇古镇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