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12-03 08:10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氨基酸肺癌

杨 群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8)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在发病早期由于具有检出率低的特点,往往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化疗作为除手术治疗外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明显的毒副作用〔2〕,导致患者的耐受性极差,给患者的生命及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迫切。本文旨在观察在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的方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临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其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58~82〔平均(65.62±4.73)〕岁。62 例鳞癌,37 例腺癌,9例其他类型。其中,Ⅲa 52例、Ⅲb 44例、Ⅳ12例。所有患者入组前未经放化疗治疗及手术治疗,并经影像学检查无颅内转移,活动状态Karnofsky评分(KPS)在70分之上。排除治疗前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及预计生存期限在3个月以内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情严重程度、病理检查分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化疗方案,在化疗的第1~8天每晚20点静脉滴注去甲长春新碱25 mg/m2。同时在化疗每周期的前3 d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以前8 d为第1个周期,在开始治疗28 d后8 d为第2个周期,第56天后8 d为第3个周期。在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止吐、保护胃黏膜、利尿、水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化疗的第1天~第8天每天20点给予500 ml 9-复合氨基酸(9-AA)静脉滴注治疗,分别评定两组的生活质量。

1.3 疗效评定指标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制定的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特异量表QLQ-LCl3在每周期化疗前及化疗后20 d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QLQ-C30评定内容主要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等5个功能量表,乏力、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量表3个,整体质量量表1个和呼吸困难、食欲降低等多个单项症状量表。功能量表和整体质量量表,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而症状量表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低。症状改善分为显效、有效、无变化和加重4级,显效:改善程度>20分;有效:改善程度10~20分;无变化:改善程度0~9分;加重:恶化程度>10分。QLQ-LCl3量表则是对肺癌的主要症状和化疗的毒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口舌及手足疼痛和脱发等13个项目,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等功能及症状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毒副作用评分情况对比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口舌疼痛、手足刺痛、脱发等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毒副作用评分情况对比(%,n=54)

3 讨论

肺癌作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3〕。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以老年人多发。发病隐匿,早期检出率低导致不少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被确诊时已经处于肺癌晚期。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加之肺癌确诊时多数已经是肺癌晚期〔4〕,病情重、生存率低、预后差导致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并不能采取手术治疗。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由于顺铂等化疗药物在对恶性肿瘤细胞控制的同时,也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产生较大的伤害,甚至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不得不中止治疗〔5,6〕。患者的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低下,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及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内源性褪黑素的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恶化等息息相关〔7〕。褪黑素主要经免疫细胞的受体介导,使免疫细胞被激活,从而分泌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而发挥体内、体外的抗肿瘤作用〔8〕。亦有学者认为褪黑素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能够使雌激素的作用通道被阻断、调节细胞周期及生长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对钙调素和微管蛋白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使缝隙连接增多等有关〔9,10〕。虽然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尚不完全明确,但褪黑素作为生理性的肿瘤抑制剂已经被广泛认可。而色氨酸作为褪黑素的合成底物,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加之肺癌的肿瘤细胞的长期侵袭,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使得氨基酸的代谢障碍,对褪黑素的合成造成一定的影响。补充含有色氨酸的复方氨基酸,能够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机体内的褪黑素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与顺铂等化疗药物协同,共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证实,在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对于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主要考虑是由于9-AA为组氨酸、赖氨酸醋酸盐、苯丙氨酸、L-色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9种氨基酸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够通过降低癌症的初始形成,使肿瘤细胞对宿主的影响降低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限所导致。

1 陈志刚,卢宏达.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322-4.

2 陈 卓,于卫江.注射用黄芪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作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6):309-13.

3 刘淑真,于国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CYFRA21-l及CEA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9):1507-9.

4 李 琳,王 晖,杜 俊,等.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3):271-4.

5 Harada T,Oizumi S,Ito K,et al.A phase Ⅱ study of amrubicin as a third-line or fourth-lin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Hokkaido Lung Cancer Clinical Study Group Trial(HOT)0901〔J〕.Oncologist,2013;18(4):439-45.

6 Chen G,Feng J,Zhou C,et al.Quality of life(QoL)analyses from OPTIMAL(CTONG-0802),a phase Ⅲ,randomised,open-label study of firstline erl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J〕.Ann Oncol,2013;24(6):1615-22.

7 罗 均,劳 明.褪黑素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1):1629-31.

8 殷 实,胡世莲,沈 干,等.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对肺癌化疗患者血清褪黑素和色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40-3.

9 姜春玲,杨拔贤,赵 东,等.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0(3):285-91.

10 Carus A,Gurney H,Gebski V,et al.Impact of baseline and nadir neutrophil index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patients:assessment of chemotherapy for resolution of unfavourable neutrophilia〔J〕.J Transl Med,2013;11(1):189.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氨基酸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