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级差异的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2014-12-03 02:15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低收入基尼系数

吴 磊

(信阳农林学院管理科学系,河南 信阳 464000)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支撑,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能够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其中,个人购买是整个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城乡而言,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其购买力和支出要高于农村居民,所以,城镇居民消费是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导致了高、低收入者之间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本文以河南省城镇居民为例,将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作为切入点,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1.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衡量

1.1 基尼系数的涵义

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它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将图形所反映的收入分配状况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予以定量化。基尼系数A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即对角线围成的区域,B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不平均线即两条直角边围成的区域,详见图 1。

图1 洛伦兹曲线

上述公式只是给出了计算基尼系数的理论方法,由于很难精确定义洛伦兹曲线所反映的函数表达式,所以B的面积难以准确测算,进而G的计算较为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者通过其他途径,给出了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其中,张建华(2007)设计出一个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其中 n 为全部人口平均分组数,Wi表示从第1组直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百分比。该公式计算起来较为简便,方法易于掌握。鉴于此,本文主要借助该方法衡量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1.2 数据的来源

计算河南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时,采用的是《河南统计年鉴》中的家计调查数据,并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计算标准,依收入由低到高,按照10%、10%、20%、20%、20%、10%、10%的比例将全部家庭户七分组,并不等分。如果采用上述公式,则需要将前两组和后两组合并,这样全部家庭户按照20%的比例被平均分成五组,上述公式中的n取值即为5。

1.3 收入差距的测算

按照上述方法,以2012年为例,并参照表1中数据,可计算得出河南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981。

表1 按收入等级分的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2012年)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2001-2012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详见表 2)。

表2 河南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2001-2012年)

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2]。观察表2中的基尼系数,2001年后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出现明显扩大的趋势,各年基尼系数均未突破0.3。对照标准,河南省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较为平均。

但需要说明的是,2002-2013年 《河南统计年鉴》中数据均显示收入越高则户均人口越低,这样造成各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与户数比例不一致,即高收入阶层人口比例小于对应的户数比例,低收入阶层则相反。采用户为单位计算基尼系数时会出现部分高收入者统计在上一较低收入阶层,使得洛伦兹曲线变得平缓,从而导致基尼系数降低。另外,因为城镇居民收入相对较高,而低收入者主要存在于农村,以城乡分列的方式单独统计和计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会缩小基尼系数[3]。所以,实际的河南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应该更大一些。

2.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等级差异

依据前文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所反映的收入分配格局,河南城镇居民内部没有出现较大的收入分配不公。但是,不同收入者之间却存在着消费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消费结构的不同。消费结构指人们在生活中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接受的服务种类及其比例关系,也就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4]。按照《河南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本文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等8类。为了正确认识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差异,依据上述消费分类,从消费支出角度分析河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参见表3。

表3 按收入等级分的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构(2012年)

2.1 城镇居民整体消费结构特征

从整体看,河南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当中,“吃”、“穿”作为日常生活基本保障,依旧是主要消费对象,其消费比重在2012年时分别为33.55%、13.73%,位居各类消费支出前列。而收入的提高,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用于子女培养和个人素质提升的教育类以及用于丰富精神生活的文化娱乐类消费受到人们青睐。同时,收入提高、交通设施逐步完善,人们对出行的要求更高,导致对交通工具及其相关用品需求的增加,而经济往来的频繁,人际交往的活跃,则产生对信息通讯的较高需求。所以,交通通信、教育文娱类产品服务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并占有较大消费比重,2012年时分别达到12.60%、11.11%。而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则较低,均不超过10%。

2.2 各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差异实证分析

由于收入不同,城镇各阶层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存在明显差别。具体来讲,食品消费的结构差异表现的最为显著:随着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比重在各收入阶层呈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时最低收入户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即恩格尔系数为42.46%,而最高收入户则为25.83%,表现为反向相关。这说明虽然食品消费属于基本生活需求,但是由于需求层次不同,低收入者对食品消费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高收入者。与食品消费不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表现出相反的特征:随着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比重在各收入阶层基本呈上升趋势,即正向相关。2012年时这三项支出在最高和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比重分别为10.92%、18.79%、5.49%和 6.66%、8.30%、2.39%, 高收入者支出比重明显高于低收入者。这些商品和服务大多属于非生活必须品,具有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品位的高层次消费属性,其收入弹性系数较高,消费数额与收入多少密切相关。

与上述四类商品消费结构在各收入阶层表现出的明显正向或反向相关不同,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比重较为接近,各收入阶层差别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上述商品大多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在居民家庭中具有较为相似的需求比例,所以这些商品消费在各收入阶层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差异。

3.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在既定的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下,存在着收入分层所产生的消费结构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出收入高、低者之间消费水平、消费层次的差别,而且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品结构更新换代产生影响。具体来讲,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收入高低是决定个人消费的重要因素。低收入人群由于需求层次较低,其消费时首选考虑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这些商品在整个低收入者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低收入者的这一消费特征不利于高端商品的生产、销售,进而阻碍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所以,要尽可能缩小收入差距带来的消费结构差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层次。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切实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通过提高收入,充分释放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欲望,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切实增加对高端商品的消费,改变原有的消费结构。

为此,应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大力发展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等措施,为城镇居民特别是城镇失业等低收入人群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同时,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人税收制度,提高二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以税收作为杠杆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向低收入人群转移,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1]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75-278.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28.

[3]王巧玲.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2001—2010)[J].北方经济,2012,(8):73-74.

[4]周玲.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1053-1056.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低收入基尼系数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娶低收入老婆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