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4-12-03 04:45陆海荣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例题解题知识点

陆海荣

教过初中数学循环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初中数学的内容相对较少,但进入高中任教后就发现高中的内容章节多,前后联系多,运算量大,题型广不同于初中的数学,千变万化,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虽然高中已进行了一次选拔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能力不一样.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五严规定的执行,学生学习时间比以前相对减少,课堂的时间有限,而学习的内容较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育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就摆在高中数学教师的面前.所以课堂效益的高低就决定了班级学生成绩的走向.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就摆在每一个高中有责任性、有进取性的数学教师前.本人认为,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课堂前

所谓的课堂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要备课,我们知道一堂课是不是高效备课很重要.现在许多学校都采取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体现备课组长对这一节内容的认识,虽然不会产生科学性的错误,但个人对章节内容的认识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仅仅想把这一节上课作为任务来完成,那么找本讲义来讲就可以了,那么上课就感觉为了讲题而讲题,上起来效率不高.

高效课堂应该重视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要备学生,备知识,使得知识连成一条线,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备学生是指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能力来精心设计一下例题或延伸一下知识点,不能完全按照讲义来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去思考.对所备的例题不能只备正确的解题思路,对学生的错误方法也要备.这样才会对学生上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所准备,以防万一,以免让学生提出问题后产生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引起课堂尴尬.高中每堂课45分钟,备课要适当,45分钟不能备一个小时的内容,而且在前面关于知识点问题时应该有目的地考虑基础性的内容,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概念的理解,例题要体现本节课的重点.有例题必有变式题.变式题以例题差不多,可能在说法上转换一下,要能让七成的学生会做对,这样学生会有成就感.课堂检测,要有针对性,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题目不能过难,影响学生的学习.课后作业要适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在搞题海战术,所以所选的题目要经典.在备课时作为教师要把课后作业做一做,对不符合本班学生的能力的题目要考虑删除.

二、课堂上

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演讲者,课堂上不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在整个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学生讲的讨论和师生互动中取得新的知识.在整个45分钟内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把学生引导到学会本节内容,而不是讲给他听,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设置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来让学生去学会来体验这个过程.在前面15分钟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及讲义上的基础知识的练习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来弄清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走下讲台共同参与学生对新知识的讨论,参与学生基础差的一组,来共同讨论.通过讨论以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终有教师指点.在接下去的20分钟内是本节课的重点,来解决本堂课的2个例题及2个对应变式题.让学生在例题中找出本节的知识点,考虑出题的意图.学生练习后共同讨论然后请学生一组(前后2桌)为单位,请一个同学对本组讨论后的结果在投影仪上投影一下,让其他同学找出问题,从而警示全班同学.教师最后要总结.最后的10分钟,让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课堂检测,最后对该题进行讲评,让学生订正.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及解题方法要总结归纳,归纳是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最后让学生对疑惑的问题学生间讨论,教师走下讲台共同参与.

三、课后

课后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课后练习,课后练习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独立作业及作业的正确率,是判断一节课是否达到高效的依据.通过作业的评价来体现当堂课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选题一定要符合该节的内容,新课中的练习八成应是本节内容,二成是跟前面知识的结合,要减少综合题.同时课后要布置下一节的预习内容,设置一些简单的题.

四、反思

一堂课结束以后教师应自己反思本节课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查找不足,如有漏讲的应在习题课上再补充或在下一节课上补充.教师在反思中寻找自己课堂上的不足,问题设置的不足.要及时的和老教师探讨检验自己的讲解.这样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课堂改革的春风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不是高效,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目标明确,要取得高效,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都很重要,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真正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的高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例题解题知识点
用“同样多”解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用“同样多”解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