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合理化组织方式探析

2014-12-05 22:33陈学才刘国恒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分层篮球教学内容

陈学才 刘国恒

(1.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海南三亚 572600; 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中学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合理化组织方式探析

陈学才1刘国恒2

(1.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海南三亚 572600; 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梳理中学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常用组织方式,提出班级授课中在不同教学内容下面对不同生理特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在简单技术初学阶段多球练习,熟练阶段、组合技术学习中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检验采用同质为主的教学比赛等组织形式,合理化选择,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经验获得,让每一位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体育活动参与态度、情感体验、社会适应性都得到进步。

组织方式 合理化 篮球技术教学

21 世纪以来,篮球运动在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由于篮球受场地和气候限制较少,篮球运动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作用,篮球在广大中小学校园中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深受广大师生喜爱。近几年,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占球类选项课比重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学生对于篮球项目的需求旺盛。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情况下,学校体育教师被赋予更多教学安排权力,需要在总体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要求下对课程做出安排,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及自身水平的局限,基本技术教学中习惯于讲解示范+自主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保守,不善于针对学生特点做出教法的改变,较难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造成学生不能再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在此状况下,就凸显了合理化教学组织的重要性。

1 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常用组织形式分析

1.1 课堂安排形式的表现

课堂安排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复式教学、小班教学。道尔顿制是较为彻底的适应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摒弃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内容,以发展其个性,但此法有赖于学生的高度自制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开放的体育课堂中更难实现;复式教学打破班级差异,在两个或以上班级中实现有计划交替教学,但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年级之间教学内容不同,且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可能处于不同关键期,所以由于身体教育的特殊性,复式教学可能不利于针对学生阶段特点施加教育影响;小班教学受师资力量影响较大,并不符合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形势,所以针对班级授课制做出改变才是硬道理。

当前中学篮球课堂常见为班级授课制为主,辅以同年级男女分班教学,按行政分班男女一起上体育课成为目前最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

1.2 授课模式表现

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授课模式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三类。以教师为中心,主要运用讲解示范法,严格课堂纪律,强调统一练习内容,在教学过程规范化,这种传授—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且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集中,负面影响是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地位,易忽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个体差异;以课程为中心是教师以严格以教材为依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会泯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对于自身的发展性规划;以学生为中心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效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但这也对教师的引导和合理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现代教学观对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启示

2.1 教师、教材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了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在篮球教学中,应以学生基本情况为基准,促进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为教学目标。备课中,将“备学生”与备教材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认真研究学生,课程中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阶段学习目标和身体健康要求,鼓励学生善于选择喜欢从事的活动内容,通过付出努力从此项内容中获得技能进步和成就感,基于选择内容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2 重技能传授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演化

篮球技术练习中,技、战术学习应该作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基本技能的练习提高方法。“授人以渔”,使学生善于发现技术要领,举一反三,能够将技术练习方式迁移到其他项目中去;使学生在互评、自评中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技术掌握程度、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社会交际等活动能力。

2.3 重练习结果向重练习过程的演变

传统技术学习中,表现为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练习效果,忽略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情感付出和认真程度,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易造成一部分过度自满,一部分过度自卑,对体育课产生逃避、厌恶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让每位学生的练习得到关注,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培养了学生积极性和道德情操。

3 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化建议

3.1 不同教学内容下尝试不同练习方法

在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概念理论掌握以讲解示范为主,讲解可以采用问答法,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提出概念,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分析正确概念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印象和正确理解;单个简单技术(如运球、投篮)中可利用多球练习,在正确技术动作要求下,通过简单重复的练习增加球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任务,教师纠正指导并初步了解学生基本水平差异;组合技术(如双手胸前传球、行进间上篮、运球急停跳投)中教师可以采用初步男女分开授课,男女学生各占在2块篮球场地,女生先复习简单技术,教师来到男生场地进行讲解示范,学生采用循环练习,根据教师提出的分解或完整练习要求,完成练习任务,并互相监督。然后教师返回女生练习场地,针对男女学生生理差异进行讲解示范,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循环练习,教师在两个场地中进行巡回指导,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3.2 面对不同基础学生尝试分层分组教学

现代分层教学法基于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承认学生技能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差异。优点在于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就可以有收获,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分层次教学法与素质教育相契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分层教学中尤其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避免对于低层次学生的打击伤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成长进步。分层教学的组织步骤首先通过诊断评价是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按课程大纲基本要求进行安排;B组按略高于基本要求安排;C组按较高要求进行安排。且分组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预设需要掌握内容和进步幅度。在中心环节授课过程中保证每层目标的落实。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针对不同水平层次学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效指导,鼓励学生突破自我,通过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追求高层次目标。

班级授课前提下,创造分组条件是教法创新的突破口。基本技术练习中,采用同质分组有利于同等水平层次的交流互动,避免学生自卑情绪出现,发挥同类群学生之间的亲近感产生的有利合作学习条件,使学生产生进步提高欲望,主要在简单技术中适用;采用异质互助分组可以给予不同层次水平学生交流机会,前提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交流态度,避免歧视,利用学生不同的认知、技能水平差异产生的互相吸引,在交流中一方技能提高,一方表达能力提高,双方社会交际能力均得以提升,这在基本技术学习的熟练阶段适用;采用男女分层是正视男女学生生理机能特点和技能要求差异,譬如行进间上篮技术中男生要求低手上篮,而女生则要求略为简单省力的高手上篮,投篮男生为单手,女生一般为双手投篮,这样既能合理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又解决男女生教学中练习方式、量和强度无法统一安排的问题。

3.3 正视技能水平差异,重视每位学生素质发展

由于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差异及身体生长的非均衡性,正确把握学生阶段身体生理特点,善于利用学生身体发展关键期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体现。改变传统技术教学中重技术掌握、重锻炼身体的理念,采用分层教学等组织方式,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学习中收获快乐和技能进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以运动技能练习为基础,重视学生身体协调性、专项耐力、专项速度、灵敏性、专项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乐于篮球运动,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态度、尊重同学,获得基本社会交际能力,树立终身体观念才是素质教育的真切含义。

总之,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为目的,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应以合理化的组织实现多元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练习方法;面对不同基础学生善于利用分层分组进行教学;正是学生技能差异、重视学生素质全面进步这三个方面将是中学篮球教学必经之路。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

[3]林永水.分层教学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7).

[4]姜岩.新课程理念下的篮球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

G841

A

2095-2813(2014)01(a)-0044-02

猜你喜欢
分层篮球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快乐篮球进山乡
雨林的分层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