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12-05 22:33袁松山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余学报体育锻炼

袁松山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41)

21世纪,大学体育教育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为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怎样才能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掌握学生对体育现状的认识评价,从学生的视角找出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因此课余体育运动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也逐渐地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课余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且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全面开展大学生健身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1.1.1 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情况分析

根据对大学生的访谈和多次到校园活动场地的观察发现,一般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活动内容是常年不变的。这样以来,一方面便于大学生根据他们的共同的体育兴趣来组成一支队伍,共同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便于大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断的提高他们自身的技术水平,增进队员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参加球类的大学生较多,因为球类运动技巧性和趣味性较强,一般有2人或2人以上参加,提供给大学生一种特殊的互动场所,使互不相识的人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机会。参加跑步和散步的大学生也比较多,这是因为跑步和散步场地比较充足,经济投入较少,是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选用的最方便的锻炼项目。另外国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课外体育活动受到更多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一般都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健身方法,每个院系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运动代表队,这样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更广泛开展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也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的身影出现在操场上,这不仅锻炼了她们的身体,娱乐了她们的身心,也可以促进她们之间的感情交流、陶冶情操,让她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1.2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持续时间情况分析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段的选择上,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早上和下午,占被调查人数的33.7%和36.6%;选择上午的大学生较少一些,仅占10.3%;选择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人数占19.4%。由统计可以看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选择锻炼时间为60min的人最多,占被调查者的39.5%;其次是选择锻炼时间为30min以上的占总人数的28.3%;选择锻炼时间为90min到120min的只占被调查者的16.9%,120min以上的占15.3%。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大部分能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段主要集中在60min左右。这是因为学校课程安排及运动项目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它时间段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有所减少。因此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充分调动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积极性,努力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

1.1.3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目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娱乐休闲、强身健体、消磨时光,通过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由于参加体育锻炼目的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方式和项目上也有所不同。像篮球、乒乓球、足球需要参加人员的共同配合,因此为了加强人际交往,选择这些项目是最合适的,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为了增强体质,通常要选择一些强度较大的项目;为了治疗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

1.2 影响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访谈中了解到,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中个人因素占主要方面,这包括大学生个人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经济情况、运动技术水平的掌握、时间方面的原因等因素;没有时间和身体疲劳是影响许昌学院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平时上课学习一天已经身心疲惫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了,这样一来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另外有些学生喜欢运动,哪怕学习再繁忙,也会抽出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而有些学生则喜欢安静的待着,或是学习或是外出做兼职,相对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就减少了。环境因素包括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气候方面和周围同学的影响等,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是按照时间段来开放的,或者是只提供上课用,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或者是周围环境影响,朋友之间喜欢结伴而行,大家都有意愿去进行体育活动则行,不然是不会单独进行体育锻炼的。

2 结论和建议

2.1 结论

(1)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不够完善: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的程度较低,组织发展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善,自主管理的力度不够,大部分学校体育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体育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活动开展的投入严重不足。(2)学校部分体育项目场地资源不足,目前为大学生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资源有限,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并不确定,已经有一部分大学生到校外体育场地进行锻炼等。(3)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成为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但从不同性别来看,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还是有所不同的。(4)大学生参与的项目大多是球类、跑步等项目:大多数居民喜欢一些简单易行,趣味性高,投资成本低,受场地、器械限制较少的体育项目。(5)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是在下午和早晨进行,每次活动所持续的时间在1h左右。

2.2 建议

(1)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投入: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与场地资源,应加强与训练单位和其他高校的交流,以便为我校大学生提供训练经验。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者们应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学校体育,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在校大学生。(2)加大对我校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工资待遇: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水平,使学校体育教师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将健康、文明、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思想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大学生当中。(3)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的分布不够合理,器材不够,缺乏体育设施。而且一些好的体育设施不供大学生使用,很多大学生想参与体育活动的话需要到较远的校外收费场所,这制约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人们因为这个因素而放弃参与体育活动。因此需要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4)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种类应趋于多元化:应多开展一些适合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羽毛球双打、单打比赛、交谊舞、健美操等集体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此提高中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这样也有利于增加在校大学生的感情交流,对提高大学生凝聚力有很大帮助。(5)大力宣传学校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活动的了解,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6)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开辟多种筹集资金渠道,要转换大学生的观念,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可以建立会员制,适当收取会费;寻求社会的赞助,促进企事业单位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

[1]任海,王凯珍.我国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8,19(3):18-24.

[2]魏争光,杨建设.中国学校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33-39.

[3]沈海.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13-314.

[4]吴树斌,李建国.澳门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

[5]李建国.高校体育组织结构“小型化”探讨[J].体育学,1999(4).

[6]刘明生.上海市学校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

[7]董晓虹.浙江省高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90-392.

[8]中国学校体育调查组.中国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9]彭敏.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3):39-40.

[10]郑李茹,林少娜.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4):113-115.

[11]黄若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04,2.

[12]张惠春.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

[13]李平,孙仲春.对四川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4.

[14]王华倬.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89-91.

猜你喜欢
课余学报体育锻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