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使用研究

2014-12-05 06:38陈如馨
关键词:描述性元认知监控

陈如馨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一、引言

阅读是获得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渠道。然而我国英语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校学习多年后,许多人看不了英文报刊,读不懂英文书信。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语言水平有关,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者未能掌握和使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有效的二语阅读者能运用两种策略理解阅读材料: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前者是指略读、跳读、概括及激活背景知识等一系列在阅读中常用的方法,后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是对认知策略的监控和管理。这两种策略相辅相承,互不可分。

元认知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它指学习者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成功学习一种外语而采取的一些管理步骤,如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等(纪康丽,2002)。由于元认知策略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规划性,其执行功能有助于减少学习活动中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因此它在学习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武和平,2000)。

“ESL阅读领域中的元认知策略可以理解为阅读者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自我监控和调节阅读过程的方法。”(潘黎萍,2006)在这一过程中,从字词识别、句子理解,直到课文意义的建构,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一个读者若要有效地完成这一系列活动,就必须把自己的阅读过程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地加以监控,并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补救策略去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都是元认知的范畴。

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英语阅读的试验研究证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于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将元认知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领域,探索阅读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途径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了全面、细致地了解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我们设计了此调查研究项目,为下一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元认知策略培训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8名2012级学生,考虑到不同专业及学科可能会造成的思维差异,调查对象选自中医学、临床医学、医院管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其中男生96名,女生112名。

2.调查工具

研究使用的主要调查工具为元认知策略问卷,目的是了解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一般使用哪些元认知策略,哪些策略使用得多,哪些策略使用得少。在问卷设计上,我们以O'Malley和Chamot(2001)的元认知策略分类系统为主要框架,并参照国外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自行设计了21道问题,涵盖四类元认知策略,即计划、选择、监控及评价。四项策略均通过了内部一致性检验,达到了统计学上的要求。问卷选择项采用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从“从不”到“总是”,分别以A,B,C,D,E为题号)。

3.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安排在2013年9月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在统一问卷分数时将A.B.C.D.E 分别转换为1.2.3.4.5,运用社科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列出四类元认知策略和21个具体策略等两个层次上各项变量的平均数,以了解学生使用各类策略的情况。平均数≥3.5为经常使用,2.5≤平均数≥3.4为使用情况一般,平均数≤2.4为使用情况较差。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计划类元认知策略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计划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较差。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计划和目标读物都由教师安排,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没有教师的强制要求和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几乎很少主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兴趣、娱乐或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学习相当被动。确定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是重要的元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能够激励他们坚持阅读,扩大阅读量,培养阅读的成就感和兴趣,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表2 选择类元认知策略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选择性策略的使用情况一般,但略好于其它三项策略。其中,在重点处划线或做记号来帮助理解、将已有知识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以增进理解、注意文章的主题句、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内容这几种策略使用频率较高,这是因为这些策略涉及到了具体的阅读技巧,适用于应试教育,教师在平时授课中较为注意对学生进行这几方面的阅读训练有关。可见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主要集中在典型的应试技巧上,在阅读中能够选择使用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手段,但总体意识还较为薄弱。

表3 监控类元认知策略描述性统计

表3反映出学生对于监控类策略的使用情况较差。监控类策略主要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的方法、效果、执行计划等情况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其中学生做得较好的是会根据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调整阅读速度,这也跟学生长期接受应试型的阅读理解训练有关系。阅读过程中的反思和自我提问是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学生很少使用。生词是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度的重要因素,但学生还未掌握根据构词法或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方法,过分依赖查词典,从而阻碍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表4 评价类元认知策略描述性统计

表4反映出评价类策略是学生使用最少的策略。只有少数学生会在阅读后对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和反思。其中第21条显示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有改进阅读方法的愿望,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评价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明显的关联。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对阅读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阅读结束后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阅读过程进行评估,评价自己用了什么样的阅读策略,策略是否成功,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收获等。

四、结语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够使用一些与应试相关的策略,但四类策略都没有达到经常使用的程度,说明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更合理的策略培训方案,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只着眼于字词和结构的理解,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进行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培训,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上的计划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 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3):20-26,14 .

[2] 潘黎萍.元认知策略在二语课堂阅读中的可教性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6,27(1):49-54.

[3] 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2):14-19.

[4] 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E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906-911.

[5] O’Malley J.M &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1:137-138.

猜你喜欢
描述性元认知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浅析独立主格结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段落翻译中的运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英文网页描述性信息的摘要算法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