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4-12-06 03:49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家境独生子女态度

● 刘 慧 俞 劼 孟 啸

伴随着生命价值的凸显,人不仅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存在道德关系,而且与生命之间也同样存在道德关系。关爱生命已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共识,也是生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那么小学生的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带给我们哪些思考?通过对全国三千多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如下分析。

一、调查内容、方法与对象

本调查内容是社会转型期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状况的一部分。调查问卷结构由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问卷主体两部分组成。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境、家庭类型、班级干部等九方面;问卷主体包括三大类,生命道德价值观是其中一类。问卷共设计了九道两类题来调查小学生的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一类是由六个题干三十个选项组成的六道选择题组成,另一类是有五等级选择的三道题(如表1)。

内容设计依据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他物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威胁、间接伤害、两者冲突三个层次,形式设计为“情境与多种选项”,通过小学生的选择来调查分析他们对自己生命、他人生命(包括人类生命)、他类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生命)的态度,进而分析小学生的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其中,三道题是直接与生命相关,分别从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动物生命受到直接残害的角度考察小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三道题间接与生命相关,或者说这三道题表层考察的是小学生娱乐与失去亲人之人的感受、生活便利与环保、世界和平与儿童责任之间关系的态度,深层考察的依旧是小学生对待生命健康、逝去的生命、植物生命、人类生命的态度;三道题是通过对他人之身体健康与工作责任、在特定情况下个人生命与集体财产之价值高低的直接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个人生命安全与帮助他人之关系来考察小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

表1 调查问卷结构

问卷采用常用封闭式问卷,包括类别式问答和表格式问答两中形式,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本研究调查取样,在充分考虑地理分布、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全国东西南北中选取了两个直辖市的优质小学二所、四个省的四个省会城市中四所良好水平的小学、三省六县的十二所中心小学和十二所村小,共计三十所小学四、五、六年级3,182名小学生。共发出问卷3,182份,回收问卷为3,182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3,113份,有效率为97.8%。

调查采用现场作答,现场回收的方式。问卷回收后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及SPSS16.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本问卷从横向对自己生命、他人生命(包括人类生命)、他类生命(包括动、植物生命)三个维度,纵向对生命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利益冲突三个层间来考察当代小学生关爱生命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小学生生命道德观整体处在良好水平,但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差异(见表2)。

表2 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1.在生命遭到直接威胁时,绝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关爱生命意识

从生命可能遭受直接威胁、危害的层面考察,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对他人的生命、动物的生命,九成以上的小学生都选择了保护生命、对生命负责、善待生命的选项,而选择不关爱生命选项的小学生是极少的,约百分之五左右。

2.对间接伤害生命的现象,七成左右的小学生都以关爱生命为价值取向

从生命可能因与他物之间的矛盾而间接受到伤害的层面考察,小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会因他物之性质且与生命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如:对游人在汶川地震遗址拍照行为,九成以上小学生会以生命及其情感为价值取向,谴责游人的行为,体现出他们对逝去的生命及其亲人的生命感受之尊重与理解;对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维护世界和平,即在生活方便与保护植物之间具有矛盾、在世界和平之“事大”与小学生之“人小”之间具有矛盾时,各有七成的小学生是以关爱生命为价值取向的,无论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

3.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义勇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层与矛盾状况

从生命与他物之间冲突的层面考察,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层与矛盾的状态。如对身体健康与工作责任之间发生矛盾时,七成的小学生更看重坚持工作所体现出的良好道德品质,二成小学生是以生命为价值取向;对特定情况下个人生命与集体财产之间发生冲突时,不足半数的小学生认同“舍己生为公财”的观念,不足五分之一的小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而三分之一的小学生选择处于两者之间;相比于上两个冲突的选择结果,对见义勇为的态度,九成多的小学生是积极的、肯定的,而且八成多小学生选择的方式是恰当的。可见,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发生冲突时的价值选择受时代的影响,而对中华传统美德“见义勇为”之肯定态度并不受时代的影响,在方法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

(二)影响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对九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城乡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最大,覆盖了三个层面的九个方面;其次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境、家庭类型1,这五项因素分别影响了三个层面的六个方面;家庭类型2、年级因素分别影响了两个层面的三、两个方面,而民族因素的影响最小,只关涉对动物的态度方面,具体情况见表3。

1.影响小学生对直接威胁生命态度的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小学生保护自己生命态度的因素有七项,相对而言,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城市、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学历较高、家境好、单亲家庭、不与老人同住的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暴力对抗性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表3 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生关心他人生命态度的因素有五项,相对而言,当他人生命安全可能遭到危险时,城市、女性、双亲家和不与父母同住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对他人生命负责的选项;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低的小学生更倾向于求助成人,独生子女、父母学历高的小学生则是自己行动;

影响小学生珍惜动物生命态度的因素有五项,相对而言,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上,城市、女性、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单亲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对“虐猫事件”的谴责,对小动物的同情。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只是在认为“虐猫事件”太过分和于心不忍方面各有侧重。

2.影响小学生对他物与生命发生矛盾之态度的因素分析结果

当地震遗址拍照与灾区人们情感发生矛盾时,影响小学生对此作出价值判断的因素有五项,相对而言,城市、独生子女、一般和富裕家境、双亲家庭的小学生比农村、非独生子女、贫困家境、单亲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理解、同情灾区人们的感受,对逝去的生命及其亲人情感的尊重意识比较强;五、六年级小学生更倾向于从灾区人民感情角度,四年级小学生更倾向于从自身同情心的角度。

当使用普通筷子与一次性筷子发生矛盾时,影响小学生对此做出价值判断的因素有五项,城市、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学历高、家境好、双亲家庭、六年级的小学生比农村、女性、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低、家境差、单亲家庭、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普通筷子。

当维护“世界和平”之“大事”与小学生之“人小”发生矛盾时,影响小学生对此做出价值判断的因素有五项,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父母学历高、一般家境、与老人同住家庭的小学生比农村、男性、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低、贫困和富裕家境、不与老人同住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世界和平与自己有关。主张、维护世界和平的实质是珍惜、保护人类生命。

3.影响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义勇关系之态度的因素分析结果

在九项影响因素中,只有城乡因素影响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的态度,家境因素只影响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的态度。其中,对老师带病上课,城市小学生比农村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以身体健康为取向;一般家庭的小学生更关注教师的工作品质,富有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关注教师的身体和学生的利益;对“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集体财产”,农村小学生比城市小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不值得。

不同于上两个关系的影响因素,影响小学生见义勇为态度的因素共有七个。相比而言,城市、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境较好、与父母在一起的、独生子女的小学生更懂得自我保护,见义勇为讲求策略;而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学历以下、家境贫困、不与父母同住、非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更倾向于采取冲上去制止小偷的行为方式;不与老人同住小学生、男生倾向于采取无所谓、取置之不顾的态度,而女生更倾向于找大人帮忙的态度。

三、讨论

(一)怎样看待影响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之社会、家庭、个人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本问卷中设计的九项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城乡、民族)、家庭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境、家庭类型)、个人因素(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三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结果,其中,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境好等因素的影响是一致的,农村、非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境差等因素的影响是一致的。

从这几方面的地域分布情况看,一般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境比较富裕、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城市,非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境一般或差的小学生大多集中在农村。也可以说,这几个因素是城乡差异在家庭方面的表现。由此可以将这几个因素归为城乡因素中。

作为个人因素的性别因素和年级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暴力对抗的方式自保,而且年级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不大,如对直接保护生命的态度没有影响,对间接关爱生命有影响,且随年级的升高,对生命的关爱意识增强。可见,这也是受教育的结果。因此,影响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主要是社会因素,也可以说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是由城乡文化造成的。

(二)如何看待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关系之判断的多样与矛盾

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关系的判断呈现多样与矛盾状态,实质是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生命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的体现。从小学生对生命与工作、财产关系的价值判断只受城乡和家境影响,不受其他七个因素的影响,也说明这两个关系问题不是个人、家庭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阶层道德价值观的反映。

社会转型期生命价值的凸显对一些社会既有价值观念是一种冲击,以往被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的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以往“一边倒”的价值观被打破,出现了多样化。当代小学生对“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当发生灾难时,为抢救集体财产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是值得的”观念的认同程度出现多层与矛盾状态,也是这个时代特征的真实反映。这也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差异的体现,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那么,社会转型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生命与集体财产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健康与工作责任之间的关系?这是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中必须要明确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应明确的问题。

(三)学校教育在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培养方面应注意什么

学校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负有重要责任。从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看,在教育内容上,学校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注重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保护生命的方法。保护生命是人的本能,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不接受教育也具有,但在什么情况下以怎么的方式、方法保护生命是适当的、有效的,却不是仅凭本能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经过后天学习的。尤其是当代社会因素比较复杂,媒体信息多杂且良莠并存,竞争激烈且高速发展,小学儿童在耳濡目染之中所获得的保护生命的方式、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家境好、父母学历高、男性、独生子女的小学生。

二是要注重有关间接危害生命的内容。总的来看,对社会生活中一些不符合生命、生态环保理念的做法,诸如使用一次性筷子实质是对植物生命、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等,小学生的认为还很有限。学校教育要引导小学生对这些内容不但从观念上澄清,而且要从行为上改善。

三是正确引导小学生对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处理。能够以生命为价值取向,但要正确认识、理解生命,认识个体生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等。

此外,在教育途径上,要在家长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影响小学生家长的生命道德价值观。家庭因素对小学生生命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生命道德价值观,就应该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注重家长的生命教育。在教育对象上,需要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小学生。虽然这样的家庭所占比例很少,但生活其中的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却相对较多。

猜你喜欢
家境独生子女态度
图说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释道安日背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