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决策之路

2014-12-08 10:05蒋云鹤
决策与信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智囊科学决策决策者

蒋云鹤

今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武汉拉开序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湖北视察工作时,倡导建立民间智库,加强决策科学、信息科学的研究,在改革中推进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避免决策失误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中共湖北省委批准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决策研究人员为此提出的建议,并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情报所牵头组建了官举民办的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并创办了《决策与信息》月刊。该刊旨在传播领导科学、决策科学、信息科学知识,总结、交流科学决策经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和决策信息理论体系,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恰逢其时的一件好事。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们在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而辉煌的,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今天,我们进行四化建设,干部和群众都面临着一个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知识、新经验的问题。作为各行业、各层次的领导者,尤其要学习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和信息科学知识。我们改革经济体制,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振兴经济,在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说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决策者、管理者的素质,发展信息事业,是搞好改革,搞活企业的关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程序制度化,是避免重犯过去“瞎指挥”错误,扎扎实实推进四化建设的关键。搞现代化建设,领导者不能象过去那样单凭个人经验作决策,而应代之以专家集团决策。这就要求领导班子的内在结构要合理,专业知识要配套,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活动方式,要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综观全局,权衡利弊,灵敏地作出有效的决策。

实现决策科学化、决策程序制度化,还要求管理者、决策者善于倾听内部智囊组织和外部智囊组织中的专家们的意见。智囊组织的作用不是代替领导决策,而是根据领导者所提出的决策问题,共同议定的决策目标、价值标准,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反复的科学论证,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这种参谋作用、咨询作用,可以帮助领导者把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正因为这样,它才是现代领导方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实现决策科学化,还要求大力开辟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善于利用信息服务建设。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依据,它关系到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特别是在称之为“知识爆炸”的今天,无论哪一个部门或企业,信息都是一种战略资源,它的拥有量都是衡量实力的标准。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要建立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经济体制,就包括了建立信息系统。没有灵敏的信息系统的体制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们深知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和决策信息理论体系,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我们愿意通过《决策与信息》这块园地,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各层次的决策者,共同努力,开拓出一条生机勃勃的振兴祖国的科学决策之路。

(1984年创刊号)

猜你喜欢
智囊科学决策决策者
论决策中的信息辨伪
决策过程的三个伦理问题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黄守宏:总理的“首席智囊”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
近期中
关于《智囊》和《智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