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话乌米

2014-12-11 20:27王玉彪
参花(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乡下人高粱人体

◎王玉彪

抚今追昔话乌米

◎王玉彪

只要是有乡下生活经历的人,对乌米都不会感到陌生。

追本朔源,乌米其实是高粱孕穗时发生黑穗病,因感染丝轴黑粉菌而长成的白色柱状物。乌米与许多食用菌同属担子菌纲真菌,因此也可将其列入食用菌之列。

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左右,高粱在我们辽西一带,是种植非常普遍的一种粮食作物,也是我们乡下人赖以生存的一种主打食品。正因为如此,与乌米接触的机率也就相当的多。

当年,生产力水平低下,乡下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三根肠子闲两根半,基本上属于生活常态。因此,人们对吃也就非常看重,对能吃的东西也就感到非常亲切。

与大多数乡下人一样,我认识、接触乌米,也是从吃开始的。乌米刚长成时,剥去其葱绿色的外衣,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首先是一个棒槌型的柱状体。别看这东西是高梁遭受病害后形成的副产品,但对我们乡下人来讲,却是一种难得的美食。

乌米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熟食,也可以生食。生食、熟食,都要剥去其绿色的外衣。生食,剥去外衣后,即可随时享用。这种吃法,简便易行,纯正地道,原汁原味儿;熟食,既可在其上面撒些盐,放到蒸屉上直接蒸着吃;也可用油和葱花之类的调味品炝个锅儿,再将其放到热油里煨一下,放入酱汤煮沸,做成乌米酱,还可将其放入菜锅中,将其与土豆儿、豆角儿或茄子之类的蔬菜一起熬着吃。这样吃,虽然工序繁杂,但由于与其它菜肴互相借味儿,在口感和味觉上,也都是难得的享受。需要指出的是,在蒸着吃时,也可连同其外衣一道蒸,蒸熟后再剥着吃。这样吃,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儿。

存在就有存在的价值。在那个缺吃少穿、少盐无酱的时代,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能不能吃,能否填饱肚子,至于口感、味道,那是根本无暇顾及的。其实,经过科学考证,乌米是有许多食疗、保健价值的。

乌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具有增强肠道功能、有利粪便排出、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控制体重和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乌米含有人体所需的钾、钙、镁、铁、锌、铜和硒等多种矿物元素。我国许多地方都缺硒。硒缺乏地区,不仅容易发生克山病,而且肿瘤发病率也明显偏高。而乌米中含量丰富的硒,正可满足人体补硒的需要。

乌米含有A、B1、B2、B6、C、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毛发干燥和头皮屑,也可减少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维生素B1,具有增进食欲、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力的功效;维生素B2对长期服用激素者,有促进成长和增进细胞活化作用,还可预防口腔炎、防止肌肤衰老;维生素B6,对在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的人,有增强机体功能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防癌、降低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坏血病的发生;维生素E,参与体内代谢,可促进红细胞生长、预防进行性肌肤营养不良和心脏病等。缺乏维生素E,孕妇易发生习惯性流产。经常食用乌米,恰好可补充人体中维生素的不足。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膳食补充,称为必须氨基酸。而糖氨酸和组氨酸,又是婴儿必须的氨基酸。乌米含有人体所必须并且包括糖氨酸和组氨酸在内的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生理性物质的合成,对传递神经冲动、维护大脑及神经功能发挥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参与氨的去毒作用。综上所述,乌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量高质优的蛋白质资源。

鲜嫩的乌米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秋后风干了的乌米,同样有用武之地。从充饥的角度讲,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如果能在沙沙作响的秫秸中,找到一颗乌米,那也是难得的美味儿。别人享用过没有,不得而知,我是深受其宜的。选秫秸时,将那风干的乌米拿到手,先将灰分磕掉,嚼着那干透了的菌丝,甜丝丝的,同样别有风味儿。说起那乌米灰,当不经意将身体的哪个部位弄伤时,我们乡下人,经常用它来止血疗伤。这样处理后,不仅能迅速止血,伤口也会很快愈合。实践出真知。虽然没进行科学考证,但从实践看,说不定这乌米灰还有鲜为人知的止血消炎、愈合创伤之功效。

乌米是长在高粱秸上的,而且只有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极少数感染了特殊病菌的高粱秸,才能长出乌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乌米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乌米虽然有那么多的用场,可它却不可能自己跑到人们的手中。要想吃到乌米,必须到高粱地里去找。找到乌米,并从高粱秸上将乌米掰下来的过程,人们通常称之为“打乌米”。

乌米是在高粱秀穗的时候与高粱苞同时出现的。按照正常思维,人们是不希望出现乌米的,因为多了一颗乌米,也就少了一穗粮食。乌米虽然好吃,但从充饥的角度讲,它能发挥的作用还是远不及高粱的。打乌米也是一项技术活,没有一定的经验,是很难打到乌米的。没有经验的新手,通常都是用摸的办法去甄别乌米的,而成手只要用眼晴朝着高粱秸的顶部一打量,就能准确地区分开哪个是乌米,哪个是高粱苞。经验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只要高粱打苞秀穗那个地方,长相比较特别,像鹅的脖颈一样高傲、壮硕的,你就大胆地掰在手里,准保都是乌米。

打乌米时节,每当看到大人孩子穿梭在青纱帐里,一阵嚓嚓作响后,各自的腰间都像弹夹一样別满了乌米时,也确实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真正得手的人,那心情也是非常惬意的。可对于那些不更事的孩子,由于缺乏经验,不可避免地要掰高粱苞。那高粱苞也是刚刚孕育的高粱穗儿,如果被掰开见风后,也就很难长成高粱了。因此,人们对掰高粱苞的行为,一向都是深恶痛绝的。发现谁家孩子掰了高粱苞,难免要吵骂一通的。但吵归吵,因为是孩子,不懂事,吵过骂过,雨过地皮湿,乡里乡亲的,也没有谁太较真儿。

说起打乌米,不能不让人想起一句歇后语,那就是:“打乌米的眼晴,瞅上不瞅下。”人们说这样的话,一般都是讽刺那些善于讨好别人,好溜须拍马,好逢迎巴结的人。当时,我们那里种的都是三四米高的高秸高粱,那乌米都长在高粱秸的顶部。打乌米时,如果不向上瞅,那是根本打不到乌米的。尽管乌米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时巴望了很长时间,弄得脖子酸酸的,眼晴昏花的,也未必能打到一颗乌米,但为了乌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由于脚下高低不平,虫蛇出没,加之风灾、畜力为害,秫秸横七竖八,眼晴一味向上,难免失足跌倒,伤了腿脚儿。但饥肠辘辘,美味儿高悬,又有几人能经受得起诱惑呢?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那句话确实很值得玩味。

时势所驱,乌米本是寻常物事,却勾起了那么多的怀想和记忆;前勾后联,乌米本属孽生之物,度命救人,却有那么多的用场和功效。

对乌米趋之若骛的时代,早已成为记忆,可围绕着乌米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乡下人高粱人体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中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高粱名称考释
人体“修补匠”
高粱红了
人体冷知识(一)
金秋时节高粱红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