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次郎的夏天》的人物设计看日本社会

2014-12-11 20:27冶文玲郑毅乐
参花(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北野武次郎日本

◎冶文玲郑毅乐

从《菊次郎的夏天》的人物设计看日本社会

◎冶文玲1郑毅乐2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导演北野武拍摄的公路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的人物形象及剧情设计,透视日本社会诸相,剖析当今日本社会问题。

北野武 《菊次郎的夏天》 日本社会

一、作品介绍

1.关于导演“北野武”

理工科出身的北野武是日本艺能界难得的全才。迷茫中因偶然的机遇步入演艺圈,自“漫才”(小品演员)出道后就在日本演艺界刮起飓风。他既能是电影男主角,人气主持人,又能做知名导演,名作家。并在电影导演领域大显身手,他导演的第7部电影《HANA-BI花火》获得1997 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里尔影展最佳导演奖。其后,1999年上映的《菊次郎的夏天》入围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2003年他的第11部作品《座头市》亮相水城并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从2005年的《双面北野武》开始,北野武开始了不断颠覆自我、解构再生的全新创作生涯。作为电影导演的北野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颇高的评价。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给北野武名为“导演万岁奖”的奖项,他是该奖项的第一个受领者。

2.关于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自导自演的一部公路电影,讲述一个不太靠谱的大人带着一个不苟言笑的孩子千里寻亲的故事。影片不同于以往北野武以暴力美学著称的拍摄路线,内容诙谐幽默,主题自然清新。《菊次郎的夏天》与2007年上映的《憨豆的假期》一样,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有着无厘头的旅途闹剧。但是它比《憨豆的假期》有更多发人深省的桥段,更能触动非日本文化背景下生活着的观众的内心世界。这部影片不仅能让我们开始关注那些在单亲或留守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内心苦恼,也让我们看到日本社会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内容分析

1.关于“菊次郎”——不健全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废柴男”

一个被母亲遗弃,不知父亲是谁的老“小孩”,整日不务正业,靠女人生活的“废柴男”(废柴为广东话里常用俚语,亦为港漫用语,指无用之人,或者是废物,通“废材”“脓包”)。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生命中没有被保护者自然也不会有主动去保护的对象,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当女友希望他这个闲着的大人,陪着孩子去找母亲时,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因为他根本也没有要陪着这个孩子去寻亲的心,只是想着拿着女友给的路费,好好“玩”一下。可真当他看到孩子那死鱼一般没有任何童真的眼睛,在被一个变态的老头猥琐时,他的良心被激发出来了,他开始为这个孩子讨公道,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帮着这个孩子实现梦想。前一刻还是一个加害人,瞬间变成了保护者,人性中的善恶似乎只是薄薄一层纸的距离。

在日本像菊次郎这样的无业男也是社会的一大隐患。他们正当壮年,是人生最得意也最充实的年华,却没有一展他们才华的地方,他们大多因为各种原因被这个表面上极其自由民主的社会遗弃,因为没有正当的职业,他们只好游走在社会的边缘,他们内心背负着的是被家庭,被朋友背叛的伤痕,活一天算一天地推着日子,但凡有一点闲钱,就希望能够通过赛马或者买彩票,想靠运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美好的,不,哪怕是正常人普通人的生活离他们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于是,他们走向的是一个极端,人们讨厌他们,嫌弃他们,说他们是危害社会的垃圾,可谁又曾真正关心过他们呢?

日本不同于中国,自古小家的意识总是远不及集体“大家”的强。每个人都希望能融入某个集体,哪怕是为那个集体卖命呢。于是,家庭的存在变得那么的脆弱。在日本社会,不乏亲情的演绎。可那更多的是成年之前的心理依靠。一旦长大,家长也好,社会也好就再也不会提供那样的便利。于是人们很小就得努力建立起社会人际圈。而往往像菊次郎这样在不健全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被边缘化。

2.关于“正男”——不健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死气沉沉”的孩子

正男是一个从表情就看得出不快乐的孩子。他所有的心事已经写满了眼神,那种无望的、死气沉沉的眼神,足以表达他的不同。温柔的妈妈以及饭菜飘香的温暖的家,对于他是个奢侈梦。他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渴望找到心灵的依靠,于是他不辞辛苦去找她,可最终他看到的却是举止温柔的妈妈,送别带着游泳圈准备去游泳的“新家人”的温馨场面。妈妈的温暖给予了与他无关的温馨的家。他的绝望是眼泪无法洗净的。他明白奶奶为何总不告诉他实情。梦彻底地破碎在这个充满幻想的夏天。

正男是不幸的,这种不幸在于无法去责难不幸的缔造者,父亲已离世,母亲也需要自己的生活。在日本女性的社会责任大多被赐予给了家庭,没有男人的家,很难正常地维系,如果她选择留下来照顾正男,也许正男可以如《东京塔》中的“雅君”得到更多的关爱,但生活的巨大压力很快就会让这个女人无法支撑,最终的结果也大多往往是悲剧收场。那么正男的苦痛该由谁来安抚呢。也许只有成长,只有靠自己的忍耐。菊次郎经历过正男的苦,所以他知道,这个可怜的孩子需要关爱,需要发自内心的温暖和快乐去冲淡不幸。于是归途就成了各自疗伤的过程,正男和菊次郎都要和自己的心结做个了断。菊次郎去见了在疗养院孤独的母亲与她告别。从此他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因为他不再是那个因为缺乏关爱,所以自暴自弃的老孩子。他长大了,懂得了大人的担当、懂得了包容。正男也释然了,他相信一定是妈妈给了那个天使铃铛,他可以放下戒备,和菊次郎为首的几位热心的叔叔们一起享受非凡的暑期。他不会再觉得孤独,因为原来这么多大人和他一样,一样地孤独地活着,那么他也一定可以坚强地长大。

不健全的家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问题在日本体现得没有那么的强烈、可经济是最深层的矛盾。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才会有那么多的亲子分离。当然,高于经济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才是更加难以治愈的。每个人都一样公平的可以得到生的权利,可成长的苦恼似乎就没有那么公平得得以和家人的关怀共享。

而单亲及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在中国则被淡化了。一方面因为中国传统的生活观念中,孩子受爷爷奶奶的关爱再自然不过。没有父母,亲朋好友的关怀似乎就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关爱给孩子,只要不饥不果腹,或者受虐挨打人们就不会太在意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正处于转型上升期,人人都忙于自己的事,这些弱小的呐喊,很容易被偌大的社会发展的车轮声给无形地吞没,不是没问题而是这群弱势者的渴求被掩盖了。

3.旅友之“他们”的存在

除了这两个主人公外,电影中那些不经意的笔墨,无不刻画着生活在日本社会的人们的诸态。

当正男提着足球去寻访伙伴们时,发现无论是住在公寓中的,还是浅草的老宅子里的,他们都有父母的陪伴,计划着度过有意义的暑假。在街区的警察厅工作的上班族,每天按时按点重复着单调的生活;那些学校里的调皮的孩子和放学了不回家在路边的长椅上玩的不良少年们,尽管正男那么的怕他们,可真当有大人出来时,他们的嚣张气焰就立马消失了,他们也不过是孩子而已。还有旅馆的经理,在面对菊次郎这样一个特殊的客人时,虽然极其的厌恶,却一样彬彬有礼地将服务进行到底。

至于电影中的男配角们,那个胖子和秃头,这两个当地的小青年,因为“太闲”,所以陪着菊次郎和正男这两个心里受伤的人,共同演绎了滑稽却充满温馨的夏日童话。他们打发了无聊的时间,而他们的善意,着实温暖了两个人的心。当菊次郎在看完疗养院的母亲后返回的途中,看到等在前方的胖子,他虽然嘴上还在骂,可心里一定很感动。毕竟胖子对一个外人完全不用那么热心的。

被正男叫做“善良的叔叔”的文艺青年,他是那么的完美,影片中除了他看似瘦弱的身体外,基本没有什么瑕疵的好青年,为了追求梦想,开着那辆破车,继续着自己的旅途。那么的博学与善解人意;那么的执着与坚持。在日本如他一般的追梦人也很多,他们大多靠打工来维系自己的梦。也许一生都无法圆满,可脚步却从不停下。这些人往往构筑了日本最坚韧的脊梁,是日本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也许我们正是被他们所感动,才会使得这部影片换取那么多的眼泪。

三、结论

电影毕竟是被艺术化了的生活,通过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我们看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让我们深思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这也是这部电影在国外的反响比在国内的大的奥妙所在。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日本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的日本社会,也许他本心并非如此。但是他的这部影片与音乐大师久石让阐释的“SUMMER”一样,留给我们美好与感动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电影中营造出的那些善与美,恶与丑交织着的真实的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1.黄生.别样的旅途物语——日本影片《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J].电影评介.2007年24期

2.江霄.黑色人生 玩笑面对——北野武电影中的“恶作剧”[J].电影.2007年11期

3.刘晶.从北野武的电影分析暴力美学的社会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倪震;北野武:日本新电影的象征[J].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5.上野昂志(日),唐辉.电影作家北野武——走者与观者[J].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6.汪晓志.《菊次郎的夏天》[J].世界电影;2001年01期

7.姚亚玲.解读《菊次郎的夏天》[J].电影评介.2011年03期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北野武次郎日本
风靡一时 《寅次郎的故事》
日本元旦是新年
友谊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滚烫的北野武
美食诱惑零抵抗 兼职拍摄小次郎
滚烫的北野武
菊次郎的夏天
爱不是一种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