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9区三叠系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边部提液实践及认识

2014-12-12 02:38李肃刘永辉李满亮
化工管理 2014年30期
关键词:提液底水水淹

李肃 刘永辉 李满亮

(1.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

(2.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一厂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前言

塔河油田9区底水砂岩油藏生产层系为三叠系下油组,砂体厚度达150 m,水油体积比大于100,平均孔隙度21.1%,渗透率733 mD,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非均质严重,层内级差大于30。区块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日产液1386吨,日产油396吨,综合含水71.4%,采油速度1.27%,采出程度19.83%。

9 区2002年投入开发以来,区块液量最高达到2100吨,2008年4月上升到80%以上。2009年进行了井网调整,逐步优化液量,对水平井开展堵水,液量逐步下降到1200吨,含水下降至71.4%。但区块边部油井由于油层薄,避水高度低,受底水锥进和边水推进影响点状水淹严重,油井普遍高含水,2013年下半年开始尝试边部油井提液,取得较好效果,日油能力增加26吨,累计增油已达3500吨。

一、剩余油分布及边部水平井提液机理分析

1.剩余油分布认识

通过数值模拟、水平井产出剖面、物理模型研究和剩余油测试研究表明,塔河9区经过12年的开发,剩余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布方式:

(1)各韵律段剩余油差异富集。第1韵律段剩余油最为富集,主要分布在高部位上,特别在正韵律段顶部;第2韵律段剩余油差异富集,主要分布在夹层发育区及低渗条带;第3韵律段受底水锥进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井间。

(2)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衡,低渗段剩余油富集。通过9口井产出剖面测试结果表明,水平段平均动用率只有34%,未动用段主要集中在低渗段;同时通过剩余油测试结果表明,水平段剩余油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较高,低渗段剩余油相对富集。通过物理模型研究表明,底水砂岩油藏水淹模式主要沿高渗段点状水淹或者多点水淹为主。

图2-1 底水砂岩水平井物模试验结果

2.底水砂岩水平井边部提液机理探讨

一方面水平井提液可提高水平段动用。根据产出剖面和剩余油测试结果表明水平段产出不均,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低渗段剩余油丰富。同时通过物理模型研究和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特征分析,对无夹层的水平井,水淹方式多为点状水淹,通过放大油井生产压差,可有效动用未动用低渗段剩余油,达到提高水平段动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边部水平井提液可扩大边底水驱波及体积。边部井油层薄,但控制面积大,井周剩余油丰富,结合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分析认为高含水时期采用大液量携油可以有效扩大边底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范围,改善开发效果。

图2-2 提液提高波及体积示意图

二、水平井边部提液实践

针对边部高含水水平井,在剩余油分布认识和提液机理分析基础上,开展了水平井提液实践。在9区先后实施了2口边部油井提液,均取得较好效果,日油能力增加26吨。在9区边部油井提液成功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了推广应用,截止2014年6月,已经实施边部水平井提液7口,日增能力50吨,累计增油5751吨。

实例:TK909H井提液增油效果明显

TK909 H井位于9区边部,油层厚度10.5m,避水高度9.6m,水平段长436m,控制面积较大,单井控制储量25.8×104t,累产6.4×104t,采出程度24%。通过分析认为,该井剩余油丰富,水平段渗透率级差较大,油井水淹主要为点状水淹,低渗段剩余油动用较差,同时波及体积较小,认为具有提液潜力。2013年12月实施提液措施,日产液量由45吨提升到143吨,综合含水下降到88.7%,下降11.3%,日增油16.1吨,已累计增油1095吨。提液有效动用了低渗段剩余油,同时也扩大了边底水驱波及体积。

图3-1 TK909H井提液生产曲线图

三、结论及认识

1.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水平段产出不均,低渗段剩余油难以动用,油井以点状水淹为主,剩余油丰富。

2.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边部提液可有效提高水平段动用,增加波及体积,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1]相建明.塔里木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6):722-728.

[2]席雄祥,乔守武,冯继武,等.底水油藏开采技术对策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6):113-114.

猜你喜欢
提液底水水淹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底水厚度影响下的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评价方法
——以渤海S油田为例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产规律分析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水淹吕布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确定新方法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