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旗下》中的动态助词“着”研究

2014-12-12 04:36曹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姑母助词牧师

曹茜

(苏州大学文学院 )

《正红旗下》中的动态助词“着”研究

曹茜

(苏州大学文学院 )

通过对《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着”进行计量研究发现,从语法意义上看,主要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持续或完成实现以及表示状态的持续;从句法格式上看,主要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形成相关结构,此外也可以用来表示请求、命令的语气。

正红旗下 动态助词 着 计量研究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晚年创作风格成熟时期具有家传风格的作品,尽管没有完成,但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到中叶的北京话的真实面貌,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近代汉语新产生的动态助词的用法在这个时期较之以往有所继承和发展。在《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着”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丰富,值得探讨。据考察得出的数据表明:《正红旗下》中共见“着”392个,下面结合句法格式,运用计量统计方法探讨“着”的语法意义。

一、用在动词之后

(一)动词+着(无宾语),共37例

“动词+着”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共32例。如:

(1)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不管她是要表示欢迎,还是马上冲杀,她的眼总是瞪着。

(2)直到牧师咔咔了两声,他才毕恭毕敬地打开《圣经》,双手捧着,前去请教。

“动词+着”还可用来表示状态的持续,共5例。如:

(3)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母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

(4)以我们家里说,全家的生活都仗着父亲的三两银子月饷,和春秋两季发下来的老米维持着。

“动词+着”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充当一个句子的谓语,如例(1)-(4);还可充当句子的定语,如:

(5)他刚要走,定大爷就问出来:“你闲着的时候,干点什么?养花?养鱼?玩蛐蛐?”

在《正》中,“动+着”的重叠形式也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共6例。如:

(6)想着想着,她的手心上就出了汗,很快地又把撤下的钱补还原位。

(7)走着走着,一看,前面有个洋人。

(二)动词+着(有宾语),共233例

“动词+着”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共169例。如:

(8)无论冬夏,他总提着四个鸟笼子,里面是两只红颏,两只蓝靛颏儿。

(9)他才用口学着三弦的声音,给她弹个过门儿。

其中,“处所名词+动词+着+宾语”的结构,共12例。如:

(10)大姐把包袱退还给二哥,里边包着点东西。

(11)他走到二哥的身前,嘴对着二哥的脑门子,又问了两声:“啊?啊?”

在《正》中,还发现“着”出现在现代汉语意义上的离合词中,即用在动宾式复合词中,形成临时性的活用的离散现象,共15例。如:

(12)朱红的帽结子发着光,青缎小帽发着光,帽沿上的一颗大珍珠发着光,二蓝团龙缎面的灰鼠袍子发着光,米色缎子坎肩发着光,雪青的褡包在身后发着光,粉底官靴发着光。

(13)可是也留着神,把食品交给我二姐,省得叫我姑母给扣下。

“动词+着”结构还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共58例。如:

(14)他们的一生像作着个细巧的,明白而又有点胡涂的梦。

(15)好,他虽然不是天主教的神甫,可到底是牧师,代表着上帝!

其中,“处所名词+动词+着+宾语”的结构,共31例。如:

(16)到春节,关公面前摆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五碗红月饼,还有一堂干鲜果品。

(17)二哥的院里有不少棵枣树,树梢上还挂着些熟透了的红枣儿。

除此之外,“动词+着”结构还可以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共8例。如:

(18)他们的廊下挂着的鸣禽,会对着太阳展展双翅,唱起成套的歌儿来。

(19)在白云观,他用铜钱打了桥洞里坐着的老道,并且用小棍儿敲了敲放生的老猪的脊背,看它会叫唤不会。

“动词+着”还可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现代汉语中读为“zháo”,有“到”义。如:

(20)见着便宜坊的老王掌柜,不准他再拉你的骆驼;告诉他:你是大姑娘啦!

(21)多老大没法儿不搬出牛牧师来了。要不然,他找不着台阶儿走出去。

(三)动词1+着+动词2,共75例

“动词1+着+动词2”如:

(22)他为我祷告,我也学着祷告。

(23)这虽然给了洋人一点面子,可是暗中有人拿他当作大马猴似的看着玩,也就得失平衡,安排得当。

“动词1+着+动词2”还可以带宾语,形成三种结构,共57例。

A.动词1+着+宾语+动词2,共23例,如:

(24)“那也不能清茶恭候!”父亲皱着眉头儿说。

(25)“对!对!‘创世记’上说得明明白白:上帝用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内,人就成了生灵。”牛牧师指着《圣经》说。

B.动词1+着+动词2+宾语,共11例,如:

(26)牧师的腿没法儿安置:开始,他拳着双腿,一手用力拄着车垫子,一手捂着头上;这样支持了一会儿,他试探着伸开一条腿。

C.动词1+着+宾语+动词2+宾语,共13例,如:

(27)二姐帮着姑母作年菜,姑母一边工作,一边叨唠,主要是对我不满。

(28)那,我还留着银子娶媳妇呢!

“动词1+着+动词2”还可以带补语,形成“动词1+着+宾语+动词2+补语”结构,共7例。如:

(29)不幸,有时候这些话并没有发生预期的效果,她也会瞪着眼笑那么一两下,叫债主子吓一人跳。

(30)父亲只搭讪着嘻嘻了一阵,心里说:好家伙,用你的银子办满月,我的老儿子会叫你给骂化了!

(四)动词+着+处所词

“动词+着+处所词”结构共5例,主要涉及“顺着”与“隔着”两种,如:

(31)顺着正房的西北角,小童儿把牧师领到后院。又是一片竹子,竹林旁有个小门。

(32)“天堂”与地狱似乎只隔着一堵墙,狂欢与惨死相距咫尺,想象不到的荒淫和想象不到的苦痛同时并存。

(五)动词+着+形容词

“动词+着+形容词”结构共 8例,主要涉及“显着”与“坐着”,如:

(33)二哥若是虽矮而不显着矮,大姐夫就并不太高而显着晃晃悠悠。

(34)他请安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挡式就特别好看。

二、用在形容词之后

动态助词“着“用在形容词之后的用例较少,全书共见14例,分为三种情况:

A.形容词+着,共2例,如:

(35)这些,都得到老太太们(不包括她的婆婆)的赞叹,而谁也没注意她的腿经常浮肿着。

(36)不错,在那年月,某些有房产的汉人宁可叫房子空着,也不肯租给满人和回民。

B.形容词+着+宾语,共2例,如:

(37)虽然我也忘不了姑母的烟袋锅子(特别是那里面还有燃透了的兰花烟的),可是从全面看来,她就比大姐的婆婆多着一些风趣。

(38)自从听说要变法,他的右肩更加突出,差不多是斜着身子走路,像个断了线的风筝似的。

C.形容词+着+补语,共10例,如:

(39)左方的钱码比右方的多着许多!

(40)咱们也苦着点,灶王爷不是就不会挑眼了吗?

三、表示语气

动态助词“着”可以用在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中,表示加强祈请、命令的语气,共11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A.动词+着,共6例,如:

(41)听着!我是子爵的女儿,佐领的太太,娘家婆家都有铁杆儿庄稼!

(42)二哥,您坐着,我给老爷子找小白梨去!什么时候打,我听您一句话,决不含糊!

B.动词+着+其他语气词,共5例,如:

(43)“那,您就先忙着吧,我改天再来!”口中这么说,多老大的脸上和身上可都露出进退两难的样子,叫牧师看出他有些要紧的事儿急待报告。

在表示请求或命令语气的“着”后再加上其他语气词,可以使句子的语气缓和和弱化。

四、固定词语

在《正》中,还发现“向着”和“接着”两个形成固定词语的用例,“向着”2例,表示“偏袒”;“接着”1例,表示“继续”。如:

(44)他是旗兵,应当向着朝廷呢?还是向着十成呢?

(45)多老大接着说:“在法国府……”

五、结论

根据对《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着”的分析和考察可知:从语法意义上来看,主要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持续或完成实现以及状态的持续;从句法格式上来看,主要可以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构成相关结构,还可以用来表示请求、命令的语气。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姑母助词牧师
担凉水
谁是真牧师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最后的快乐时光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因果
我的四姑母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