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in和on与into和onto的认知对比分析

2014-12-12 04:36徐亚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介词动态方向

徐亚南 倪 蓉

(上海理工大学)

介词in和on与into和onto的认知对比分析

徐亚南 倪 蓉

(上海理工大学)

本文从认知视角讨论英语带to介词into和onto与不带to介词in和on的区别。笔者认为由于to具有方向性,所以带to介词into和onto也因此具有方向义。反之,不带to介词in和on则不具有方向性。本文提出动态介词是不存在的,句子的动态特征主要是由动词赋予的或是人类的百科知识作用的结果。

认知 介词 方向义 动态特征

一、引言

介词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介词的结构和语义,例如从句法角度Thomas(2001),从空间关系及其隐喻角度(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3),从语言类型学角度(Talmy,1985)等等。虽然在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下使用的术语﹑研究对象与目标不尽相同,但人们都对结构与意义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很多解释很复杂。

二、相关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一直研究介词,但解读不尽相同。 Lakoff(1987)认为into和onto是动态介词,而in和on属静态介词。于善志和王文斌(2010)认为介词in和on不仅有词汇义,而且有方向义。但是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4)认为介词本身并不含动态特征,认为句子的动态特征是源于整个句子的语境,主要是来自动词。而且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3)认为介词into和onto有方向义,但in和on没有方向义。本文支持Andrea Tyler&Vyvyan E-vans的观点,认为介词into和onto没有动态义,但具有方向义,而in和on则不具方向义,并对Andrea Tyler&Vyvyan Evans不完整的地方进行了补充说明。

三、认知视角解读带to介词和不带to介词

在分析之前首先阐述一下“方向”和“路径”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把“方向”定义为“正对的位置;前进的目标”。Andrea Tyler&Vyvyan Evans(2004)也解释过“方向”是事物自身前后不对称的结果。总而言之,“方向”指的是一事物的朝向。“路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Andrea Tyler &Vyvyan Evans(2004)认为“路径”是指一事物有目标地由起点到终点的这一段。由定义可知“路径”包含“方向”,但“路径”和“方向”并不一定有动作伴随。

首先我们认为in和on没有方向义。请看下述例子。

(1)a.They are sitting in the room.

b.The children are swimming in the river.

上面两例都是表达人物和事件的位置,并没有传达出方向义。对于这类例子并无争议,而一些既可以用带to介词又可以用不带to介词的句子使于善志和王文斌(2010)认为介词in和on有方向义。

(2)a.The pen rolled off the desk and fell on(onto) the floor.

b.I told the children to put their toys back in(into) the box.

(2a)句中确实表达出pen的方向义,但动词fell本身就有“向下”的方向义,所以这并不能说明介词on有方向义。介词on在句中表达的是位置而方向是由动词fell呈现的。

(2b)也表达出toys的方向义。首先要注意的是,toys经历了由孩子那里到箱子里这样一条路径,而动作的发出者不是toys而是小孩,这是动词put作用的结果。动词put涉及了三个论元,其结构为“NP+V+NP+ PP(P+NP)”,其语义为“某人把某物放在某个位置”。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路径”是指一事物有目标地由起点到终点的这一段,且“路径”包含“方向”。此句中的动词put就表达出某物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的意义,也就蕴含了“路径”的含义,而介词in只是表达物体移动的终点位置。所以此句的方向义是动词put和介词短语共同作用的结果,而in只表达位置。

以上分析了介词in和on没有方向义。至于介词into和onto有方向义的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主要分析为何介词into和onto有方向义。从形态上不难看出介词into和onto与in和on的不同就在于“to”。Vyvyans&Andrea Tyler(2004)曾描写过to具有方向性。例如:

(3)a.She walked to the store.

b.He ran to the tree.

因此得出介词into和onto的方向性是to赋予的。此前分析过“方向”和“路径”的定义,发现“路径”包含“方向”。仔细分析之后发现“方向”和“路径”的区别在于“路径”有射体、起点和终点(陆标);而“方向”只有射体和陆标,且陆标并不是终点。in和on的意思分别是 “在……里”、“在……上”,into和onto的意思分别是“到……里”、“到……上”,由此可以看出into和onto含有“路径”义。所以in和on与into和onto的区别不仅在于方向义的表达还有路径义的体现;“to”的作用大于赋予in和on方向义。于善志&王文斌(2010)认为介词into和onto是in和on提升后的形态反映,提升后的介词就只能用做方向性介词,不可能再表示位置意义。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into和onto含有“路径”义也就有位置意义。请看下面例子:

(4)The boat floated onto thelake.

(5)The boat floated to the lake.

根据于善志&王文斌(2010)的观点,(4)和(5)则没有区别,因为如果(4)中的介词onto提升后只表达方向义,则同(5)表达的意思相同,因为(5)中的介词是to也只表达方向义。但(4)和(5)在语义上是存在差别的。(5)表达的意思是“船朝湖的方向漂”,并没有表达出漂向哪里,而(4)表达的是“船漂进了湖里”,既表达了方向又传达出船的最终位置。

然后再来讨论介词into和onto是否具有动态特征。Vyvyans&Andrea Tyler(2004)认为“路径”的表达并不伴随动作。请看下面例子:

(6)Where is the nearest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介词“across”可以表达路径,但此例并没有任何动作伴随。所以句子的动态意义是动词赋予的而非介词本身固有的属性。

(7)He stretched into his pocket for some money.(8)She dribbled some milk onto the cereal.

(7)(8)中介词表达了方向意义而无动态特征,句中的动态意义是由动词stretch和dribble来承载的,句子中呈现的动态特征主要是由动词作用的结果,有时是因为人类百科知识影响的结果。

四、结论

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带to介词into和onto与不带to介词in和on的区别。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

(1)带to介词into和onto具有方向义和路径义,而不带to介词in和on则无方向义。

(2)带to介词into和onto不表达动态意义,动态意义是动词赋予的。

(3)带to介词into和onto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和不带to介词in和on互换而不产生意义的改变。具体条件有:①动词本身具有方向义如drop和fall;②含三个论元的动词如put和throw,具体结构为“NP+V+NP+PP (P+NP)”,此时句子的方向义是动词和介词短语共同作用的结果。

[1]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A]//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Talmy 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2)[M].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1985.

[3]Tyler A.&Evans V.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4]Tyler,A.&Evans V.Rethinking English“Prepositions of Movement”The Case of To and Through[J].Belg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04,18(1):247-270.

[5]于善志,王文斌.不可解特征视角下英语介词in和on的方向义研究[J].外语研究,2010(1):35-4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介词动态方向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2022年组稿方向
介词和介词短语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动态
介词不能这样用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