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2014-12-12 17:30董理李爽
参花(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人格辅导员思想

◎董理 李爽

浅谈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董理1李爽2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基层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肩负着多重任务,扮演着多种角色,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辅导员的举止行为对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加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培养,充分地运用这一非权力影响对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思想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同时又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员,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员,肩负着将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而人格魅力作为辅导员自身的内在素养,无论是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还是从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内涵

辅导员的人格就是指其个人素质涵养、性格品质、道德思想的总和,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道德意识、情感意志、智能结构及行为思想的内线倾向。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则是以辅导员的人格为基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外在举止行为表现出来,并形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总和。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是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有信誉、有威望、有影响的重要表现,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倡导人格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形势下,要求辅导员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二、辅导员人格魅力的来源

1.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学能力

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修养与文化修养有着直接关系,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理论知识能有效地促进辅导员人格素养的进步,能够有力地支撑辅导员的人格形象。在信息化、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多样丰富。因此,辅导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在教育上游刃有余,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从而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

2.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辅导员在对学生教学管理或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倾注自己的爱心,对待不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的学生时,应该发自内心去关心、理解、尊重每一位同学。同时,面对同学在成长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同学之间出现的矛盾时,辅导员都应在微笑中化解,并积极引导学生。以包容的胸怀与同学交流、沟通,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从而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外部人格特征与激情

辅导员在课堂教学中的着装、举止、谈吐、态度等都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辅佐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配合辅导员完成学业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1.榜样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是指通过自身的举止行为能够触动对他人思想、行为,使其产生模拟行为方式、行动倾向的教育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交流、沟通最多。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做事方式以及在学生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是非认定标准、行为的取舍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卡连柯曾说:“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样,需要说话的时候才说话,需要说多少就说多少,不随便靠在墙上和伏在桌上,不躺在沙发上,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不把烟灰抖在地板上……[3]”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磊落的襟怀、得体的举止、高尚的人格、优雅的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理念,会对大学生构成生动的道德影响。

2.激励作用

辅导员高昂的理想精神、虔诚的敬业状态,及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鼓舞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无声召唤。一个道德高尚、品质优秀、行为优雅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去模仿和学习,从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其树立优良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

3.意志强化作用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因此,他们在认知社会的同时,也是在认知自己的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坚强意志,人格品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状况,帮助大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因而,一旦辅导员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他们就会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人生的发展[4]。

[1] 林再兰.试谈教师的人格魅力.长沙大学学报,2003,(1)

[2] 杨艳萍.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3] 王海霞.浅谈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6)

[4] 杨艳萍.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育学心理研究,2002,(6)

(作者单位:1.长春中医药大学 2.长春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人格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