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探讨

2014-12-20 14:44张冬赵凌云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张冬 赵凌云

摘 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基于此,主要探讨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重点分析学校自办、校企联合、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科技市场的建设,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提供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2%,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1]。目前,农业高校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对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有许多学者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怎样加强它的转化途径,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

1 发展高科技校办产业

农业科技成果出来以后,自大的困难是推广困难,找不到投资商,因此,高校可以自办企业,“自产自销”农业科技成果,加速其产业化步伐。

科研单位开办企业的一个实际问题是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和人才,而高校一般都设有经营管理专业,有掌握经验的教师,这是高校相对于其他科研单位的优势。但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缺乏对科技成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本上是成果所有者负责其全部的产业化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河北农业大学1990年创办河北农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经营范围以果品开发,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总公司作为学校的资金平台,进行对外参股公司的投资以及为学校提供相关便利服务。使现有的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实习场地更好的利用起来,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 实行校企联合

农业高校本身具有先天的人力和技术优势,也有资金不足、市场敏锐度差等劣势,实行校企联合,把高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的市场资源结合在一起,强强联手,共同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的优势,进行更大规模技术创新,又可以获得企业的市场资源和管理经验。农业高校应积极探索以技术入股的形式, 与社会法人或自然人合作组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企联合成立杨凌西北农林科大新天地设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杨凌农林科大仲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杨凌农林科大农业技术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校企联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积极参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村广大土地上正在进行建设,农业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首先,科技园区的建立,使得科技成果有了自己的实验基地。它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不再是政府指导、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在园区内,在基地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利用、配套使用,在当地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新技术,向农户集中展示,该技术既有实用性,又有先进性,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威力和切实的农业生产力。其次,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减少了因盲目引进技术而带来的损失。农户分散经营,单独引进项目和实验项目,这样的做法使得农户资金紧张,心理压力过重,个人承担很大的风险。而通过科技园区引进的项目,因为园区,成为了科技成果的扩散基地,农户的压力和风险就会得到减轻。

陕西、沈阳已经分别依托西北农大和沈阳农大建立起农业科技开发区,其中依托西北农大建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

4 培育农业科技市场

农业科技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从农业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和应用的流通全过程,是农业的重要市场。加快农业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把潜在的农业科技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离不开农业科技市场的窗口作用。农业高校培育农业科技市场,填补市场经济的空白,增强高校科研人员对待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意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农业科技与农业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把科技产品与农户需求结合起来,扩大农业科技对市场的适应面,使高校研究人员重点开发农业亟待解决的技术。

河北农业大学自1993创办河北农大科技市场,主要从事涉农产品交易、技术转移服务、高新农业企业孵化、农业人才培训及信息交流等,也是我国第一个由大学创办的农业类科技市场。市场成功运作20多年来,业务范围涉及全国24个省市区,销售经营高峰期日客流量可达3000人次,日销售各类产品10余万斤,年交易额亿元以上。

5 建立项目支撑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被成功应用于实践,周期长[3],特别是重大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需要时间的检验。建立项目支撑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把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纳入到项目支撑中,特别是国家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省) 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各级成果中试及推广计划中,这样一来,科技成果的转化就会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农户试验、开发、推广这些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2]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

[3]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J].理论探索,2014(1).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
浅析信息化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天津市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股权众筹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机制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园管理经营模式探索
创新高校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完善转化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