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打造低碳畜牧大市的途径探讨

2014-12-21 07:38张丽明付国兵郭素风
中国乳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晋中市规模化畜牧业

文∕张丽明 付国兵 郭素风

(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氛围越来越浓,畜牧业在为人类提供丰富肉、蛋、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导致全球变暖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份报告,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畜禽粪污发酵、畜禽呼吸、肠道气体排放、土地使用等方面。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山西省晋中市是养殖大市,正处于由传统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的转型升级阶段,规模化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不容忽视。晋中市如何实现低碳畜牧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研究的首要问题。

1 晋中市畜牧业的现状

晋中市畜牧业发展迅猛。2012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69.2 万吨,其中肉产量32.4万吨,蛋产量23.1 万吨,奶产量13.7 万吨。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7 333.3 万头(只)。全市各类畜牧龙头企业达300 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 个,省级龙头企业6 个,市级龙头企业33 个,全市达到万头以上的猪场40 个,千头以上的肉牛场8 个,500 只以上的羊场38 个,千头以上的奶牛园区(场)10 个,10 万只以上的鸡场5个,各类规模养殖小区(园区)达到1 478 个。晋中市还涌现出一批发展潜力大、示范作用强的新亮点,如和顺龙旺公司投资1.18 亿元,建起年屠宰能力1 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左权县友盛合作社投资1 200 万元建设年出栏14 万只、产蛋2 000 吨的全封闭自动化养鸡场;介休的宏伟公司等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经营。

2 晋中市畜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畜牧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下,晋中市畜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化、标准化提升;经营方式由小而散向合作化、公司化、规模化转变;非农企业反向投资畜牧业热情高涨,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转型提升的战略机遇期。但是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显著加大,环保、土地、生态等约束性政策也提高了畜牧业发展的门槛。因此发展低碳畜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低碳畜牧业既能促进节能减排,又能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 晋中市实现低碳畜牧大市的途径探讨

3.1 提高低碳意识,增强绿色养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多数养殖户普遍缺乏发展低碳养殖的概念和意识,忽视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简陋,治理手段落后,造成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剧,较大地制约了低碳养殖的发展。畜牧部门应指导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模式发展,努力把畜牧业推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减碳之路。

3.2 提倡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养殖

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养殖不仅可节约建筑材料,避免小规模养殖的低效益,又有利于疫病防控及环境污染治理,带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益,是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传统的小规模养殖模式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不利于疫病的防控及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超大规模、超大密度的养殖易导致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不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实践证明,“中等规模”、“多点分散”是防治畜禽疫情发生、减少死亡的重要方法。

3.3 养殖许可上严审批,先审后批

畜牧兽医局出台了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批办法,凡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都必须先审批后建设。建好一个养殖场要把好选址关,科学选址,环境评估,建设设施配套。养殖场实行属地管理、分级审批,全程监管。

3.4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利用资源,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同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原则实施生态循环养殖工程。具体包括:(1)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区建设生态草食畜繁育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移民并村形成的空壳村的优质农业资源,建设优质饲草基地;对划定的牧场进行围栏封育和天然草地改良,实行科学饲养、防疫和轮牧、休牧制度,做到发展生产与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并举。(2)在农区建设草食畜育肥基地。(3)推广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通过集中堆放发酵等无害化处理还田或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实现循环利用,努力实现晋中市畜牧业污染物减排目标。

总之,畜牧业的减排工作任重道远,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是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晋中市规模化畜牧业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映像畜牧业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