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江西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态的传承轨迹

2014-12-24 01:03吕彬
戏剧之家 2014年22期

吕彬

摘 要: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抚州采茶戏,其传承都是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历代艺人们皆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下一辈。本文从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态的传承轨迹着手,梳理和探究其音乐形态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传承关系

中图分类号:I23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15-02

一、发展溯源及生存现状

由于采茶戏流传地域之广,各地的音乐风格大不相同,而冠以当地地名来加以区别。顾名思义,抚州采茶戏就是流传于江西省抚州地区的采茶戏,是隶属于江西采茶戏中一个分支。由于抚州采茶戏具有强烈独特的戏剧特征,多表现贴合现实生活的剧目内容,且唱腔的民歌风味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三脚班时期、半班时期以及新中国至今时期。

采茶戏起初是以采茶歌的形式出现,是一种伴随着茶农劳作而歌唱的行为,兼备劳动号子和山歌的艺术特性。抚州采茶戏源于宋代南戏,在清朝末年时期形成了最初演出形式——“三脚班”,其早期表演形式只有“一旦一丑一坐堂”三人组成,在之后的发展中加入了小生一角,形成了戏剧结构的基本框架“三小行当”。

清末民初时期,“三脚班”融入了宜黄戏的表演形式,并丰富了戏剧角色、唱腔音乐和伴奏乐器。这种不断扩张发展的三脚班被当地人称为“半班”。“半班”的出现,使三角班实现了职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抚州采茶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采茶戏也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于1951年成立了抚州地方戏剧团,1953年正式更名为抚州采茶剧团。这也是近代以来抚州采茶戏发展最为蓬勃的时期。经历了半个世纪,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呈现出由盛转衰的趋势,采茶剧团为了维持生计也不仅限于采茶戏的演出,同时混杂着时下流行歌舞、相声小品等节目的表演。

二、音乐形态传承关系的梳理

2010年6月2日,抚州采茶戏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抚州日报发出报道称“抚州采茶戏现状堪忧,传承保护任重道远”。这篇报道深刻地反映出抚州采茶戏正处于急速衰减、令人堪忧的现状。民族音乐学者周文中、邓启耀在《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一文中提出,“文化的蜕变不是某个民族的蜕变,而是某种文化类型的蜕变。”文化类型的蜕变又何尝不是传统艺术的蜕变呢?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抚州采茶戏,其传承都是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通过以戏带功,以戏传人,再以人传戏,直接而又全面细腻地延续着民间音乐的生命。

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蒂姆·赖斯(Timothy Rice)在他的四级目标模式中提到,音乐的生成过程即是历史、社会、个人三个过程的结合,按历史构成,由社会维持并为个人所用,正如抚州采茶戏中的个人就指的是精通并从事抚州采茶戏演艺事业多年的民间老艺人,他们是传承重要环节和动力。

(一)初期。在《中国戏曲集成·江西卷》中曾对早期的抚州采茶戏如此描述:“各种采茶、灯歌的内容和表演形式大体相同:通常由一男一女、一男两女或者多于三人以上的集体表演。舞者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通常手持扁担、锄头、船杆等,女的则手拿花扇、雨伞或其他茶具,载歌载舞,气氛十分活跃。活动中演唱的曲目有:《十二月想郎调》、《十二月采茶调》、《四季相思调》、《大十绣调》等。”

最初的艺术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劳动,抚州采茶戏也是从采茶歌、茶灯发展而来,是一种伴随着采茶劳作而歌唱的行为,其曲调采用了当地民间小调,并受到赣南采茶戏的影响,表演内容和场合大都围绕茶事而进行。

这一时期的抚州采茶戏依赖着采茶劳动而延续,歌唱者在劳作中相互影响和学习,音乐活动更多地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二)中期。乾隆年间,抚州处于民多流徙、动荡流离的时期,街头四处可见大量以卖艺为生的难民,他们带来了鄂东南的黄梅采茶戏,并将其与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和茶灯戏的表演相结合,形成了抚州采茶戏的雏形——三脚班,即一丑一旦一坐堂。因其编制小巧,演出方式也非常灵活,通常在茶楼酒肆、村户人家之中演出,演出之余还招收学徒,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演出实践中存在的唱腔、旋律、肢体动作等问题。

随着演出越来越受欢迎,三脚班演出内容便不仅拘囿于茶事,更多的开始描写生活中的乐事及情事。同时其演出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在以前一旦一丑的基础上加入小生行当,由此形成了真正的三角班,这也标志着抚州采茶戏作为戏曲艺术的基本成型。

三角班以表演单本的折子戏或剧情简短的单台戏见长,虽然剧情情节不甚完整,但它的出现促成了抚州茶灯歌舞迈向戏剧舞台表演形式的发展,为抚州采茶戏日后取得辉煌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水平骤然下降,统治者将音乐艺术视为伤风败俗之物,各地方戏曲班子都受到严重制压,三脚班也几度维持不住,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清代末年,抚州宜黄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三脚班里一些艺人便前往宜黄拜师学习,将之前演出的小戏扩展成整本戏,并开始上演袍带戏。演员行当也增加了除生、旦、丑之外的花脸行当。这时抚州三脚班开始向“半班”发展。

(三)现阶段。1951年,抚州地方戏剧团成立,1953年正式更名为抚州采茶剧团。1954年9月,江西省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汇演,抚州采茶剧团获得了多项奖项,受到省内戏曲爱好者的广泛好评,从此,抚州采茶戏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多次获奖。抚州采茶剧团编排的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在省内一些县市巡回演出,根据革命历史故事创作排演的《红松林》在“江西省戏曲现代戏汇演”中获得创作、音乐等各奖项,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其中九段唱腔的唱片,剧本也在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出版,并发行了单行本。这标志着抚州采茶戏在国内戏曲界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抚州采茶戏的演出逐步走出江西,迈入全国。1962年,由抚州采茶剧团改编的传统戏《错中缘》在湖南株洲、湘潭等地演出。1965年华东地区现代戏观摩汇演在上海举行,剧团创作排演了现代戏《秧》参加观摩,受到普遍好评,而后赴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汇报演出。

进入21世纪,抚州采茶戏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排练、演出,并成功地荣获了各大奖项。如《县官下乡》和《王妈妈爱鸡》分别获2001年度和2004年度文化部 “群星奖”金奖。

纵观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史,从三个人一台戏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举国闻名的地方剧种,这背后承载着多少戏剧表演者和工作者的心血,他们仿佛是横跨长江般雄伟的大桥下那坚实、恒定的石墩,倾尽自己一生的年华,成全了抚州采茶戏事业的发展。

戏剧历史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反映时代精神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采茶戏的发展也是由其传承的历时发展而主导前进着,从生产劳动中的传承发展至民坊班子的传承,直至专业戏曲、专业院校的传承以及媒体网络的传承,一步步与时代的发展举步同行。

三、文化阐释与社会维护

当代著名解释人类学大师克利福德·格尔兹认为,“对于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描述,不能停留于‘制度性素材的堆砌,而应该构成一种‘深描说,即站在一个‘异文化的位置上体察人类学家自身的‘本文化。”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格尔兹对于“异文化”的研究态度是“理解他人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他文化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认知了他文化群体对其自身文化的观念之上。

当我们进入一个异文化圈时,作为“局外人”应对当地的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在理解当地人对其生活模式的看法后换位成“局内人”,进而像古典时代所期待的那样“完全钻进当地人的脑中”,用当地人对文化认同的评价标准对他们的文化活动现象进行阐释。

对于如何理解当地人的文化观念,格尔兹认为,“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即是在不削弱其特殊性的情况下,昭示出其常态,把他们置于他们的日常系统中,社会使他们变得可以理解。”

抚州采茶戏不仅传承的是其民族文化,而且也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若能看到抚州采茶戏如今所处的社会背景,就不难解释这一朵中国戏曲中的奇葩为何逐日凋零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对艺术文化事业残暴的禁锢,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翻天覆地地飞速发展等,这些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变动,是如今抚州采茶戏追赶莫及的。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发展映射了这个地区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与民族的心理、文化、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在抚州采茶戏的传承流变过程中,糅合了当地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其社会文化特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民间音乐,作为文化现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记得吴文藻先生曾这样解释过“文化”:“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文化最简单的定义可说是某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所谓生活方式系指居民在其生活各方面活动的结构形式的一定结构,文化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概念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从它当下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其居住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以及行为习惯都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抚州采茶戏今日所展示出的文化风貌,与抚州地方经济、生活发展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还要注重弘扬新时代的新文化。在如今传承人日渐老去、却无后继人的情形下,无论是对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的溯源,还是对其传承脉络的梳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民间音乐的发展需要传承的延续,保护民间传承也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抚州采茶戏虽然已经受到全省乃至全国业界的关注,但是近年来所做的工作,仍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抚州采茶戏的弘扬与发展。这一工作仍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地坚持,以真正达到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戏曲志·江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2]顾建光.文化与行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6.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6]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J].教学与研究,1999.

[7]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8]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J].思想战线,1999.

本文为2012年度江西省艺术规划项目“江西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12027;及2014年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式传承轨迹的研究”结题成果,项目编号:14SK08。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