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

2014-12-25 02:16张希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县山沟山梁

张希仁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乾元二年(759)孟冬末,旅寓秦州的杜甫因衣食不济、生计艰难,携家带口,迁往心目中的乐土(同谷)。在移徙途中写了12首纪行诗,其中10首所涉当今地址已经明确,而《龙门镇》、《积草岭》两首杂说纷呈,仁智互见。其《龙门镇》诗的今地,笔者已作了考订,认为今西和县石峡镇石峡村为古“龙门戍”(唐称龙门镇)遗址。唯独积草岭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前人留下的文字资料奇缺罕有,地方史志一片空白,实物遗迹毫发不见。面对这一资料、遗迹鲜有的难题,笔者走访各有关山岭,逐一实地考察,经过六年的努力,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分析比较中使判断逐渐清晰。

一、关于“积草岭”地理位置的史料记载与今人观点

自《杜工部诗集》问世以来,《积草岭》一诗的地理位置就出现了错乱与迷茫。现在所看到的《全唐诗》、《杜诗详注》、《杜诗镜铨》、《读杜心解》等在《积草岭》下有原注或自注“同谷县界”字样。而祖本即二王(王洙、王琪)本,在《积草岭》题下没有“原注”。较早的无名氏《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史诗》、假托王十朋之名编著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等亦未见“自注”或“原注”。后在蔡梦弼编撰的《草堂诗笺》中于《积草岭》题下出现了“自注”,即“同谷界”。此结论不知出自何人,是蔡梦弼本人的研究成果,还是他吸收引用了别人的见解,因为蔡氏编辑《草堂诗笺》时参考了十多家集注本。据其自序云:乃综合各本之会笺本,并以樊晃小集本、晋开运二年官书本、欧阳修本、宋子京本、王介甫本、苏子瞻本、陈无己本、黄鲁直本、王元叔本、张文浅本、蔡君谟本、晁以道本、雇陶本等为之校订。“且梦弼好攘夺他人之注以为己有”,即使有注家,也被蔡氏所泯灭。现在难寻其源,就看作是蔡梦弼的发现吧。稍后的黄希、黄鹤父子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于《积草岭》题下直接注:“鹤曰,诗云‘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则积草岭在同谷县边境,公将到县,得县令书,故云”。而未采用“原注”或“自注”。此论亦未说明所据出于何处。蔡、黄虽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内容相同,蔡是“同谷界”,黄为“同谷边境”。此后,这一宽泛而扑朔迷离的观点陈陈相因,从元明清传到了今天,一直没有突破。

明嘉靖《徽郡志》不知有何依据,曰:“积草岭,北四十里,杜甫有诗”。[1]而嘉庆《徽县志》没有照搬照抄,说:“积草山岭,今无考。”纠正了嘉靖记载的随意性。事实上,杜甫是从西和石峡(石龛)经积草岭到成县泥功山的,这与徽县没有一点关系。

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在篆徽县山水部分时基本沿用了《明徽郡志》的观点,即“积草山,北四十里,杜甫住此,有诗”。乾隆《成县新志·卷一》载:“积草岭,《通志》‘在天水、同谷间’。杜工部诗云:‘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此说毫无价值,杜甫由天水经西和到成县,中间相隔400余里,杜公在途中写了12首诗,都在天水与同谷之间,在这广阔的地域里哪里才是“积草岭”呢?1994年出版的《成县志》对旧志作了修订,曰:“积草岭:按题下原注‘同谷界’。《清一统志》,山在徽县北四十里,与成县接界,杜诗‘山分积草岭’即此。然揆诸史志与夫山川,《一统志》方向谬,当在成县西北,龙门镇与泥公山之间”。[2]指出了《清一统志》记载的错误和积草岭的大体方位。

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承袭了明《徽州志》、清《直隶秦州新志》的观点,云:“积草山在甘肃徽县北40里,与成县接界。《杜甫诗》山分积草岭。”[3]

但这一观点犯了方向错误,正如《杜甫陇右诗注析》所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说方向不对,因为徽县北四十里在成县东北,正好和龙门(成县西部)在相反方向,杜甫绝不可能越过成县几十里或围绕县城几十里说‘卜居上百里’”。[4]

元明清以及近现代人对“积草岭”今地的研究寥寥无几,蒙在“积草岭”问题上的依然是重重迷雾。今人特别是天水、陇南两地学人与方志工作者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对杜甫陇右纪行诗的研究产生极大兴趣,并有创获面世。但在“积草岭”的今地研究上还未见破雾之作。已故当代杜甫研究大家萧涤非教授率领的山东大学《杜诗全集》课题组,甘肃杜甫研究专家兰州大学教授林家英率领的兰大考察团,天水师范学院教授聂大受率领的“天水杜甫研究会”考察团等先后对杜甫陇南行踪进行了考察,但对“积草岭”都没有作出明确判断,亦未见考察结论。

开创杜甫陇右诗研究新局面并有开山力作的李济阻先生,于2003年在《杜甫研究学刊》上发表了《杜甫陇右诗中的地名方位示意图》,在说明中指出:“杜公此行由西北入同谷,可是这里山岭重叠,古今道路变异又大,在前代文献没有记录的情况下,当地的杜诗爱好者见仁见智,各人有各人的考察结果。笔者在《杜甫陇右诗注析》和《杜甫陇右行踪通考》中虽未敢轻下论断,但由于相信了龙门镇即成县西70里的府城集,因而对此诗中‘卜居尚百里’表示不解,是倒置了本末。现姑且虚拟在石龛和泥功山之间,以待高人确考。”[5]李先生的这种治学严谨与谦逊态度令人敬仰。

目前提出“积草岭”具体地理位置的只有二人,其一是赵国正先生的“展山梁说”,即在今“成县展山梁”。

1991年,成县赵国正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发表《杜甫陇右诗作中的积草岭考》,认为“积草岭”的当今地址是:成县展山梁。文中说,“‘积草岭’即展山梁”,“积草岭与泥功山隔河对峙,旌旗相望,鼓角相闻”。[6]此论一出,成县学者便以此为据,普遍采用,在其后出版的《同谷诗编》、《陇蜀纪行诗注析》以及发表的一些论文都以赵文作根据。

此论可以说是当前成县学人炒得最热络、最流行的一种观点。2000年赵国正、张炯之在《杜甫同谷诗编》中再次提出:“古积草岭即今殿山梁……在今纸坊、沙坝乡之间”。[8]2002年,原在成县供职的高天佑先生在《杜甫陇蜀纪行诗》一书中云:“积草岭:地名。佑按:关于此地,方志没有确载,时贤所释,各不相同。《诗编》认为:‘古积草岭即今殿山梁。’在今纸坊、沙坝乡之间。而依原注应在成县西北,原同谷县边界上”。[9]2010年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蔡副全先生在《杜甫陇右诗两地名考辨》一文中,凡有“积草岭”一词处,都注上“今展山梁”。其后又云:“积草岭(今展山梁) 距同谷城约二十五公里,而同谷又西距栗亭(今徽县栗川)约二十五公里,此又与《积草岭》‘卜居尚百里’句相契”。[10]

其二是宋开玉先生的“成、徽、略阳边界说”,即在甘肃成县、徽县和陕西略阳之间。

2004年,宋开玉《杜诗释地》云:积草岭,又名积草山。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赴同谷(今甘肃成县)曾经过此岭,作有《积草岭》诗,原诗注:“同谷界。”《清一统志·甘肃统部·秦州直隶一》:“积草山,在徽县北四十里,接成县界。杜甫诗‘山分积草岭’,即此。”从诗中‘山分积草岭,路易鸣水县(今陕西略阳县)’推测,当在甘肃成县、徽县和陕西略阳县之间。[7]

如果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对“积草岭”的判断是方向错误,宋先生的《杜诗释地》更是南辕北辙,方向混乱。略阳在徽县、成县之南数百里,若在“成县、徽县和陕西略阳之间”,那肯定就在成县、徽县南部,略阳北部。但从杜甫由秦州发同谷纪行诗的排序看,“积草岭”当在成县之西北,杜甫行走的下一站“泥功山”亦在成县之西北,这是不容置疑的。杜甫要去略阳必须先通过成县或徽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杜甫怎么会穿过徽、成县以南数百里的略阳去说“卜居上百里”呢?这时的杜甫已经穿过了他徙居的目的地成县,还有必要再去略阳,说“卜居尚百里”吗?

二、根据诗意与行走路线,实地寻访与考察

根据杜甫发秦州到同谷纪行诗的排序,积草岭当在石龛与泥功山之间,这是寻找积草岭的大方向和铁定标准。石龛即今八峰崖在石峡西七里,泥功山(亦名牛星山或牛心山)在成县二郎乡。由石龛到泥功山,又必须经过石峡才能到达,也就是由石峡到泥功山。夹在石峡和泥功山之间的山梁主要有“马莲垭豁”、“老关庙梁”、“二垭子”、“银子崖”、“焦山梁”等,它们都在寻访的地域或范围之内。

依照杜公《积草岭》诗意与去泥功山的路线,笔者对这些山梁一一进行了考察,然后比较和筛选。对初选胜出者再进行地理特征、地理环境、行走路线以及与“石龛”、“泥功山”的关系等进行再考察,最后遴选最符合者。

杜公对“积草岭”的地貌特征、地理方位及环境在诗中作了生动描述:“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现。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卜居尚百里”。诗中表述的这些特征、方位就是笔者寻访“积草岭”的依据和标准,也就是此岭有遮挡阳光并使其忽隐忽现的连绵山峰;有迎风作响的茂密森林;有与众不同且让人色变的石头;山岭两面同名且为去同谷和明水县的分路口;距同谷县大约百里之遥。笔者将这五项设定为寻访和判断“积草岭”的条件,将位于石峡与泥功山之间作为铁定标准。

(一)对疑似“积草岭”山梁的“马莲垭豁”、“老关庙梁”、“二垭子”、“银子崖”、“焦山沟梁”的考察

杜甫由“石龛”到“泥功山”,实际上是从石峡到泥功山。杜甫先是由龙门镇(石峡)驱车经仇池羊马城到了石龛下的“吉祥寺”观光参访,后折回到羊马城休息小住数日,又返回到石峡。由石峡启程前往“积草岭”,再往“泥功山”。“积草岭”正在石峡与泥功山(亦名牛星山、牛心山)之间。其处于这一地理位置的山梁不止一处:有成县纸坊镇的“马莲垭豁”,西和县石峡镇川儿村的“老关庙梁”,西和六巷乡与成县二郎乡共有的“二垭子梁”,西和六巷乡花桥村的“银子崖”,西和石峡的“焦山沟梁”。这五处山梁都横亘在石峡与泥公山之间,符合考察“积草岭”的铁定区间,且都位于成县与西和的接界之处。笔者从2008年6月到2013年8月,对以上山梁分次进行了考察。由于精力与体力所限,考察是断续进行的。

1.成县纸坊镇纸坊村“马莲垭豁”

“马莲垭豁”位于成县纸坊镇西北山梁,与西和石峡镇库根梁(亦称川儿梁或建华梁)遥遥相对。距纸坊镇5里,距成县县城75里,距西和石峡镇25里。马莲垭豁是一个分路口,既可以走成县(经过吊沟、沙坝、抛沙到成县),又可以走鸣水县(经成县苏元、小川、索池、镡河到明水县)。但没有直接去泥公山的路,也就是没有经过泥公山到二郎去成县之路。马莲垭豁到泥公山之间隔着一座大森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群众到森林边缘去砍柴,炉灶改烧煤后,再无人去森林了。

这里去成县只有一条路,就是经过沙坝、抛沙到成县,而且仅有75里;到二郎乡原本没有路,近年开通了一条经抛沙到二郎乡的乡村公路,但不经过泥公山。现在人们去泥公山,是先到成县城,再由县城去泥公山。据此,“马莲垭豁”的位置与地貌除“路异明水县”外,其余皆不符合“积草岭”诗意,说明它不是杜甫笔下的“积草岭”。

2.西和石峡川儿村的“老关庙梁”

“老关庙梁”,也叫库根梁或建华梁,位于石峡东南15里,距成县纸坊15里。由石峡到这里,原来要经过一段极其险要地段——扁头崖,其崖绝壁千仞,略有不慎,便生意外。因此,商旅驮运多由岐安子上建华山,沿库根梁到这里。上世纪文革中修通了西成公路,扁头崖变成了宽阔马路,昔日的天险成了坦途。按照“积草岭”诗意所描述的地貌特征审视,此梁有两处与诗意相契,一是这里有与众不同的山石。1966年修公路之前,该梁半山腰即鞍子坪到扁头崖段,不知是何年发生的泥石流,滚落了半山泥红色的大石头,看到这种惨惨石状,悲楚凄凉之感油然而生。修公路时将路段以内的大石全用炸药爆破,或滚落山崖,或垫路基,剩余的石头后被村民搬回家做了房屋墙基。1966年笔者正在西成公路指挥部工作,对此印象很深。2008年笔者到这里考察杜甫足迹时这些石头已全然不见。

此山梁的前后两面同名,都叫“老关庙”或“川儿梁”,同时又是分路口,一条向东南走,经川儿、包坡、包窑、到马莲垭豁,此地又是分路口,向东经纸坊到成县,向东南经苏元、小川到明水县。另一条向东北,经鹞子湾、杨湾、下巷,再向东经二垭子、或经花桥到泥功山,然后到达成县。这里距同谷大约有百里左右,若经纸坊、沙坝、抛沙到成县约90里;若从杨湾、下巷、二垭子、泥公山,到成县约105里,比从石峡经焦山沟到成县要多走10里。这里除没有“连峰积长阴”的地貌特征,其余都符合诗意。

3.西和六巷乡与成县二郎乡共有的“二垭子梁”

“二垭子梁”是一座位于西和东南、成县西北,相接长达10多里的山梁,西与焦山、川儿梁相对,东与泥功山相望,南绵延至纸坊、沙坝。山梁西面有3个自然村组20户人家,第一组6户,第二组9户,属西和县六巷乡下巷村;第三组5户,其中平套里4户,刘家湾1户,属成县二郎乡曹阴村。两乡以红豆杉、水泉为界。若以分界点水泉为基准计算,该梁距西和石峡30里,距下巷10里,距成县泥公山(即垭豁处)30里,距成县县城85里。

“二垭子梁”正处在石峡焦山梁与二郎泥公山之间,东与泥公山相望,西与焦山相峙,三梁的垭豁在一条直线上,是一条由西和至成县最捷的古道。

按照设定的条件和标准审视,“二垭子梁”正处于石峡到泥功山之间,又在杜甫去同谷的线路上;山上有茂密的树林,能听到林风交响;山上石头不多,但有特色,现依然藏在树林或草丛中,依稀可见;“山分积草岭”虽不甚确切,但却有去明水县之路,这条路就是两县交界的水泉处有一条去纸坊镇的小路,约30里,路况较差,再由纸坊去明水县;这条路是由石峡到泥公山最捷之路。但此山梁没有“连峰积长阴”的景况,且距成县城只有80多里,也就是有两条与诗意不符。

4.西和六巷乡花桥村的“银子崖”

“银子崖”位于花桥子村东山梁,亦与牛星山遥遥相对,距花桥村10里,距下巷30里,距石峡50里。与成县二郎乡毗连,经二郎乡王沟、刘坪、严河、柴家坝、潭河,可到泥公山垭豁,约60里。若上泥公山山顶,可从严河直接上山,无需到潭河,能减少20里路程,但杜甫行旅的目的是经泥功山去成县,而非到林木密布,无路可走的山顶去探险。所以杜甫必须先到潭河,然后爬山,经张家场到泥公山垭豁,无需登顶。再顺山而下,经野荒沟到二郎乡的店子村。由店子到成县城便是坦途。按照设定的标准和条件,“银子崖”地处石峡与泥公山之间,符合标准,但不在杜甫行旅路线上。并且它是最弯绕、最远的一条路,从石峡经这里到泥功山就有110里,如果到成县则多达165里,与“卜居尚百里”相谬。

5.西和石峡镇“焦山沟梁”

“焦山沟梁”,亦名焦山。位于石峡镇东南15里,距下巷村5里,距牛星山垭豁40里,距成县95里,俗称百里。是由石峡到成县距离最近的一条古代通道。“焦山沟梁”,古称“吹风岭”(见图1)。焦山是一条绵延一百多里的南北山系,北沿石峡河而上经土桥、页水河、元潭子、后川坝到草关梁,南经库根、老关庙、潘湾、到烧香台。其焦山沟梁是石峡与六巷的界山,也就是西和县与成县的界山。《方舆纪要·卷五十九·巩昌府》成县条下:“六汉水,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西和县境,流经县之六汉堡,又西入西汉水”。[11]此段记载说明,六汉水上游属西和,“六汉堡”属成县,六汉堡就是今日的“下巷”。由此可证,焦山沟就是西和与成县的分界处。这又与蔡、黄以及清人“同谷界”的注疏相吻。

图1 焦山沟西面村庄

按照诗意设定的条件考察,“焦山沟梁”的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与《积草岭》诗意最相符合。首先,焦山沟梁位于石峡与泥功山之间;其次,地处杜甫由秦州发同谷的线路上,与设定条件完全相合:

第一,有“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现”的地貌。焦山是南北走向,焦山沟一面向西,与西高山、八峰崖相峙;一面向东与下巷六汉堡、二垭子相瞻。从焦山沟口进入不远,右面(南面)的山脉上又派生出一道又一道的小山包,小山包之间又相距不远,遮挡着太阳的光线,

当你沿沟而上,就有一会儿光线明亮,一会儿又阴暗下来的感觉。这种一明一暗,一阴一晖的景况交递出现(见图2)。不仅南面山系上有12座冈峦联袂,北面山系上亦有不少陡然凸起的小山包相连,加重了“连峰、长阴”之感。由于这些连峰影响,在进沟的路上就出现了长时间和长距离的晦暗与明亮交替出现的情况,而这种日影时隐时现、明明灭灭,不是云层的流动所致,而是行人在峰峦相间的山沟里行走时所看到的光影变化。这一地貌景况其他四个山梁皆无。

图2 焦山沟南面山系连峰一角

第二,山上林木繁茂,可以听到林风交响或飕飕的林风。旧时,上焦山沟梁之路是沿沟而行,沟底流淌着山溪,两旁林木密布,上到山顶,更是古木参天,一有山风就飕飕作响,或者松涛怒号,或者林风呼啸。这种状况,至今可见。

第三,岭下堆积着与众不同且让人色变的巨石。沿焦山沟的山溪边,有不少滚落下来的大石头,特别在快上梁顶的山湾里有一堆大石头,这堆石头,冷气森森、寒光惨惨。1963年仲冬,笔者跟随西和县长郭世龙到六巷下乡,途经焦山,亲眼目睹此状。1968至1973年笔者又数度到焦山,看到这些令人心生寒意的石头依旧堆积。改革开放之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将这些石头搬运回家修房作地基,现荡然无存。

第四,有与“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诗意相吻的地理环境和特征。焦山沟有三个自然村,一队在西面山腰,二队在西面山梁,三队在山背面即东面山湾,叫大湾里。也就是山两面都叫焦山,东面下山5里到下巷,西面下山亦5里到石峡崖咀下坝里。与“山分积草岭”的地貌极为相似。

梁顶上有两条方向不同的路,即分路口,一是向西南,有一条小路,先上山经磨刀石梁、库根梁而下到川儿,再经包坡、包窑、成县苏元、小川、索池、镡河,到明水县(陕西略阳县西北)。这条路的最大优点就是避开了天险扁头崖。一是向东下山,经下巷、二垭子、潭河、泥功山、到成县;或经花桥、银子崖、王沟、刘坪、柴家坝、严河、泥功山、到成县。“路异明水县”在这里得到了诠释与验证(见图3)。

图3 焦山梁分路口,东向去下巷、泥功山;南路去库根、川儿

第五,焦山梁,经下巷、二垭子、曹阴、潭河、泥公山、到成县近100里,符合杜甫对“积草岭”地理位置“卜居尚百里”的描述。

第六,焦山梁,经二垭子、牛心山到成县城的线路与其它各条相比,是最捷近、最符合杜甫《积草岭》诗意的,那里有古道遗痕。同时,焦山沟与同谷六汉堡(今西和下巷)毗连,正处于汉源县(西和)与同谷县(成县)的分界处。

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马莲垭豁”没有去牛心山的路径;“老关庙梁”和“二垭子梁”没有“连峰积长阴”的地貌;“银子崖”路程遥远等,皆与《积草岭》诗意不合,故予以排除,不再深究。

(二)对“焦山沟梁”为“积草岭”及其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考察

根据初步考察,可知“焦山沟梁”的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和杜甫《积草岭》诗意相吻,但杜甫为什么要走“积草岭”这条线路呢?由“积草岭”经“泥功山”是不是古代交通要道?杜甫笔下的“明水县”是指地理方位还是指“明亮之水”?以及“展山梁”到底是不是“积草岭”?下面笔者根据考察情况进行分析。

1.“焦山沟梁”地名的渊源与变迁

关于“积草岭”地名的来源,没有明确记载,也无处查证。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宋开玉《杜诗释地》以及《方舆纪要》、《方舆胜览》等皆未说出所以然,至今没有一个准确说法。

考察了焦山沟梁后,笔者对“积草岭”之名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积草岭,就是野蒿、茅草茂密积聚的山岭。这里由于雨水充沛,蒿草疯长,特别是一种名叫麻蒿柴(亦名茅蒿柴)的蒿草,一长就是两三米,草杆又硬,当地人割刈后,堆垛存放路边,待干透后,陆续背回家,烧炕做饭用。这种蒿草,农民年年收割,年年堆垛积存,年年将干草运回家烧用。就这样垛新用旧,周而复始。这种现象,过去,西和南部浅山区普遍存在,家家刈蒿草,户户有堆垛,村村有草场。此外,还有农作物的秸秆、麦草的堆垛,或存放于房前屋后,或堆垛于田角地边。焦山梁由于向阳、温润,是生长茅蒿柴的沃土,特别是磨刀石梁,更是茅草生长的天堂。整个山系皆宜于蒿草的生长,故山系的另一端起名“草关梁”。于是,这里的草堆草垛更加丰盈与显眼,一进村就扑面而来,像似到了草垛王国。杜甫仲冬时节到了这里,正是刈草最多、草垛最多的季节,故将此地写为“积草岭”。此梁又因何而名为“吹风岭”、“焦山沟”不得而知,但都有端倪可寻。焦山沟梁正处于山脊垭豁处,垭豁两边山峰高大,能阻挡气流穿过,而地势较低的垭豁处就成了风口,况山梁又是东西向,东西风又偏多,因此这里的风要比周围其他地方颇多,故云“吹风岭”。杜甫经过此山梁时听到了“林风飕飕”,看到了“石状惨惨”、“枯草萧索”及“草垛遍地堆积”的景况,这些都成了他的写作素材。至于“焦山”之名,疑想与一场大火有关。一声炸雷意外地滚落在了积草山,雷电引燃了山梁的积草,火势在风中迅速蔓延。大火将“积草山”烧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后来人们就将这房舍被烧焦、草坡被烧焦、树木被烧焦、土皮被烧焦的积草岭叫成了焦山沟。

2.对焦山沟梁经泥功山到同谷孔道的考察

由积草岭经泥功山到成县之路山大沟深,偏僻荒凉,特别是要翻越二垭子和泥功山两座大山,现代人早已抛弃了它。但民国以前这条路却是重要的陇蜀通道,泥功山的战略位置非同一般。

《武阶备志·卷十五·仇池杨氏传》“建武二年,魏安南将军、梁州刺史、魏郡王元英寇南郑,(齐)梁州刺史萧懿遣军主姜山安、赵超宗等数军万余人,分据角弩、白马、沮水拒战。英遣军副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功山以相拒格”。[12]说明泥功山孔道是陇蜀咽喉,战略要冲。

《梁书·卷五十四·西北诸戎传》云:“齐永明中,魏氏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杨灵珍据泥功山归款,齐世以灵珍为北梁州刺史、仇池公”。[13]杨灵珍据泥功山归降于齐,齐世祖委以重任,足见泥功山的重要性。实际上,泥功山不仅仅是一座独立的山头,而且是一个地区,管理着该山东西两面的二三十个村庄,比现在二郎乡的地域还要广阔。

《新唐书·地理志·四》云:“泥功山,成州同谷郡,本汉阳郡,治上禄(今西和县)。天宝元年更名,宝应元年没于吐蕃。贞元五年(789),于同谷之西境泥功山权置行成州。”[14]又据《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夏五月,移成州于宝井堡。可见在泥功山置行成州长达34年。

《方舆胜览·卷七十》泥功山:“在郡(同谷)西二十里。唐贞元五年权置行州,今有旧城基。”[15]

此外,《资治通鉴·卷一四一》、《南齐书·卷五十九》、《方舆纪要·卷五十六》等对泥功山的地望亦有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昔日的“泥功山”是何等重要、何等辉煌,它不仅仅是陇上风景名胜,更是陇蜀商贾通衢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还有避难的功用,宜于藏兵、养兵、屯兵。

下巷,是今西和县六巷乡政府所在地。同样,是一个开发较早且地望显赫的地方,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西南夷,于骆谷置武都郡,于此乡置上禄县。北魏建武四年,李崇部将统军慕容拒它路夜袭龙门,就是将兵卒绕开杨建的“数十里伐木塞道”的青阳、页水河之路,暗行至此地,然后夜袭,一举成功。

《西和县志·第五编》在古城堡下云:“六汉堡,在县东南部六巷乡驻地附近,距县城40公里,宋置。因堡近六汉水之滨,故得名。地当本县另一条古陇蜀道上,控制南北要冲,建制较早。汉为上禄县。”《县志·第十章》在交通运输目下,记载了县内的8条古道,即“塞峡道、鸡头道、洛峪道、河口道、晒经道、铁古道、苏合道、六巷道”。其“六巷道”就是秦陇通成康、蜀汉的商旅大道。

二垭子梁,正处在泥公山与焦山沟的中间,且二垭子垭豁与焦山沟垭豁、牛心山垭豁处在一条直线上。2012年6月,笔者到二垭子考察,当地村民告诉笔者:由石峡到牛星山,走二垭子这条路是最近的,这三个梁的垭豁在一条直线上(见图4、5、6)。笔者当即向东西两侧遥望,果真如此。后将拍摄的照片加以对比,发现由焦山拍摄的泥功山与二垭子拍摄的山形、方位基本一致,证明此话确凿。

图4 在焦山梁拍摄的泥功山

图5 在二垭子拍摄的泥功山

图6 泥功山垭豁梁

到此,笔者知道了杜甫为什么要走积草岭、下巷、二垭子、曹阴、潭河、泥功山这条路的根本原因,及其优势所在。

经过下巷,有三条路可以通泥功山,其一是经二垭子、曹阴,这是一条最捷径,人们常走之路;其二是经花桥、银子崖,这是西和善男信女上泥功山进香之路;其三是经三阳坝(亦名山羊坝)、崖背后,这是西和人从西和出发到成县二郎乡背柴贩炭运木之路,由石峡去泥功山的人一般不走这条路。

另外,从石峡经“老关庙梁”也可到下巷,再经二垭子到泥功山,但这条路比经焦山梁要多走10里。

通过实际考察与比较分析,由石峡,经焦山梁、下巷、二垭子、曹阴、潭河、张家场、泥公山垭豁、野荒沟、店子村、陈院,到同谷,是最合理的线路,杜甫走此路的可能性最大。

三、“展山梁”不是积草岭,“明水县”也不是指水

2008年8月,笔者沿着赵国正先生的高见走访考察,是想证实其论点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但考察中发现了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疑窦,并得出了相反结论。

(一)展山梁是积草岭的观点不能成立

1.无法证明“观音崖石龛”或“圣泉寺”就是杜甫笔下的“石龛”

要弄清积草岭的地理方位,首先要理清它的出发地在哪里?也就是杜甫去积草岭之前的“石龛”在那里?于今绝大多数陇右学者认为西和县石峡镇“八峰崖石龛”就是杜甫笔下的“石龛”。赵国正先生却说:成县沙坝乡“观音崖石龛,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与杜甫《石龛》诗意相符,故今日圣泉寺,即杜甫诗中的《石龛》”。[8]既然是诗圣去过的“石龛”,一定是很有名的石龛,为什么成县的古今县志上都没有“观音崖石龛”、“圣泉寺”之名?从1994年出版的《成县志》中看到:在今沙坝乡张家村原有一个“开元寺”,再无其他。在成县可称得上“石窟”或“石龛”的只有“卧佛寺”和“金莲洞”,卧佛寺在县城东南,金莲洞在县城东20里的店村乡新村行政村。其他如“龙洞”在鸡峰山腰,属大坪乡;“达摩洞”、“菩萨洞”皆在红川乡甸山之上;“香水洞”或“响水洞”在陈院乡武山行政村,西距县城24里。

1991年赵先生提出的“观音崖石龛”或“圣泉寺”为杜甫《石龛》诗今地的观点,不仅为杜诗石龛的观点未被1994年出版的“县志”采纳,就连石龛本身存在也未予承认,这说明它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订。窃以为诗圣走访并有诗作的“石龛”绝不会如此籍籍无名,“县志”编撰者也不会置若罔闻或舍弃不记。

2.杜甫不可能舍近求远

沙坝到成县城仅有50里,而且顺沟而下,路况较好。假如杜甫已经到了沙坝,还有必要去翻越高峻的展山梁到泥功山?杜甫的目的地是“同谷县城”,积草岭、泥功山是为到达目的地需经过的旅途地点,绝非目的地。杜甫为什么不走近路去成县,反而要折转向“距同谷县城95里”[6]的展山梁进发呢?沙坝到展山梁至少有30里,合起来125里。杜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50里可到达目的地而不为,偏要取125里的行程,这对此时“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食蕨不愿余,茅茨眼中见”的杜甫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实际上,赵先生的这一观点,成县学人并不完全赞成,在2006年10月22日天水杜甫研究会陇南考察组到成县后与当地学人一起召开了“杜甫陇上行座谈会”,会上就有成县学者坦言:“有人在《西北师大学报》中将积草岭的地点没考证清楚,就乱发表,极不严谨”;“成县人把成县的地名都搞不清楚”。[18]从这次戏称为“天水、同谷‘群英会’”的争鸣中,可见赵先生的观点还有商榷的余地。

3.展山梁的地理位置与杜公由秦州发同谷的大方向相悖

杜甫是由石龛经积草岭向泥功山行进的,也就是积草岭必须在石龛与泥功山之间。而泥功山是古今同名,在汉源县(唐至德二年由上禄县改置,即今西和县)东南,在石峡正东;则积草岭应当在石峡的东面,泥功山的西面;而展山梁在泥功山的正南,石峡的东南。秦州杜诗研究专家刘雁翔教授指出:“殿山梁为积草岭说置古今同名同地的泥功山于不顾,另找出路,使本来位置很清楚的泥功山没有了着落。只此一点,殿山梁说大可商榷”。[16]殿山梁即展山梁。

赵先生所说的“沙坝观音崖石龛”或“圣泉寺”,亦位于泥功山的正南,石峡镇的东南,其大方向同样与杜甫行旅路线相抵牾。

(二)《积草岭》诗中的“明水县”是指地而不是指水

上世纪90年代赵先生提出“明水县指水不指地”[6]的观点后,有人跟进创新,说:“路异明水县:意谓路径相异(即分路口)处有冰瀑悬挂。明水:当即明亮之水。冰瀑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故曰明水。所以如此释者,自著一‘县’(同‘悬’)字,即已道破天机。古今注者谓:‘明水县,即鸣水县。’‘在今陕西略阳县西白水江一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9]此论不仅一举推翻了古今注者“明水县指地”的观点,而且是“谬以千里”,错讹甚远。“明水县”到底是指水还是指地,需要进一步考察与辨析。

展山梁论者也许意识到自己的新论无法解释“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便继续创新,说:“‘山分’、‘路异’是诗人用来表示积草岭与此前所经‘道弥恶’,‘苦厌山’的区别。……唯独积草岭香水洞之水,并未结冰。诗人就用‘明水县’赞美了此水。……因此,明水县指水不指地”。[6]还有人将杜甫发秦州的目的地改在了“栗亭”,将“卜居尚百里”解释为积草岭到同谷50里,由同谷到栗亭50里,合起来100里。[10]首创者说展山梁到同谷95里,此位又创新为50里。其实,这种创新或杜撰于事无补,不能证明展山梁就是积草岭,因为积草岭一定在石峡与泥功山之间,这一事实或铁定标准已成为当下“杜甫陇右诗”研究学人的共识,无需改变。

“山分积草岭”,只是说山岭将积草山分为两部分,山的正面和背面都叫积草岭,或许是汉源与同谷两县的分界岭,或许此岭地处两县分界之地。而与泥功山隔河相望的展山梁并不在分界之地。“路异明水县”是说山梁上有去同谷与明水县的两条路,指路是合理的。实际上,杜甫去同谷的那年,明水县是存在的。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兴元府》:“鸣水县:东至兴州一百一十里。开元户四百二十七。本汉沮县地也,后魏宣武帝于此置落丛郡,因落丛山为名。又置鸣水县,因谷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兴州。皇朝因之”。[18]

《方舆纪要·卷五十六·汉中府》载:“略阳县南百十里。汉沮县地,后魏置落丛郡。魏收志落丛郡领武都、明水二县,明水即鸣水矣。西魏改置落丛县。隋开皇初(581)郡废,六年(586)改县曰厨谷,属兴州。八年(588)又改曰鸣水。唐因之,宝历初(825)县废。”[11]从北魏宣武帝到唐宝历初约310~325年间,除西魏21年改为落丛县,隋开皇有2年改为厨谷县,共23年外,明水县存在了287~302年。可谓岁月久矣,没有视而不见的理由。据此,笔者可以断定:“明水县”是指与同谷西南接壤之地,而不是指“明亮之水”。

总之,通过以上考察和辨析,笔者判定: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为西和县石峡镇“焦山沟梁”。

[1] 郭从道.明徽郡志[Z].嘉靖42年(1563),刻板印刷.

[2]成县志编辑委员会.成县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3]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1233.

[4]李济阻,王德全,刘秉臣.杜甫陇右诗注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272.

[5]李济阻.杜甫陇右诗中的地名方位示意图[J].杜甫研究,2003,(2).

[6]赵国正.杜甫陇右诗作中的积草岭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7] 宋开玉.杜甫释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9.

[8]赵国正,张炯之.杜甫同谷诗编[M].内部铅印本,1998.

[9]高天佑.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90.

[10]蔡副全.杜甫陇右诗两地名考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3:2831.

[12]吴鹏翔.武阶备志[M].楚南洪惟善出版,清同治12年(1873).

[13]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5]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23.

[16]王珏.追寻杜甫陇右的脚印——天水杜甫研究会考察小组陇南考察纪行[J].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2006.

[17]刘雁翔.杜甫秦州诗别解[J].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395,396.

[18]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571.

猜你喜欢
成县山沟山梁
再写北山梁
我爱我的土山沟
今天我要回山沟
不忘成幼初心 携手梦想前行——奋进中的成县幼儿园
风,掠过山梁
成县大樱桃产业现状分析
走过山梁
山沟里的孩子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低头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