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2014-12-25 02:2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元气补阳偏瘫

邹 琳

(泰州市人民医院 针灸理疗科,江苏 泰州 225300)

中风又名卒中,是在气血本虚的基础上,由劳累,情志等诱发,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临床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不利等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本病多急性起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风患者经积极救治可神志转清,病情稳定,但因气血亏虚,邪滞经络而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较难恢复。患者往往失去行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抑郁情绪。传统中医药注重调理内在气血阴阳,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有其独到的作用。补阳还五汤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脑梗死病例的中医经典方剂。原方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 《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沿用至今且疗效显著。而现代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也使中风后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由难变易。因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等其他类型中风病例并不多,所以本文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例,研究中医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结合现代医学的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住院的46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包括男13例,女10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3.35±10.97岁。对照组包括男12例,女11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3.52±10.92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都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病程2周到3个月,均符合中风恢复期。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吞咽功能障碍及不能配合运动治疗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46例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的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处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稳定斑块;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纤治疗;脑保护;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2]。

观察组23例患者,中医辨证为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其成分包括黄芪30~60g(随症加减);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1剂/d,水煎服400ml,早晚分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停服其他药物,饮食清淡。

另外观察组予以运动治疗,主要运用Bobath技术及运动再学习。包括:(1)Bobath握手并上举10个/组,3-5组/次;(2)桥式运动10个/组,3-5组/次;(3)肌力训练,主要是下肢屈髋肌,股四头肌,踝背伸肌等的力量训练;(4)床上移动训练,翻身坐起;(5)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和站立平衡;(6)坐-站转移训练;(7)患肢负重训练;(8)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一次/d。一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训练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三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依据是评定患者的Fugl-Meyer值和改良Barthel指数分值。因Fugl-Meyer值表示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而改良Barthel指数分值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判定标准[3]:(1)痊愈:Fugl-Meyer值90~100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可以正常地工作与生活。(2)显效:Fugl-Meyer值60~80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3)有效:Fugl-Meyer值20~60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肢体的运动与感觉功能有一定的恢复;(4)无效:Fugl-Meyer值0~20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未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采取SPSSl7.0中文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ugl-Meyer值与改良Barthel指数分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Fugl-Meyer值和改良Barthel指数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补阳还五汤是由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创立,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对于半身不遂,王氏认为 “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他将人体周身元气比做十成,则左右半身各占五成;亏二成而左右各剩四成,一般尚无病态;亏五成而左右各剩二成半时,已有气亏之症。 “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所剩二成半归并一侧,或左或右,病侧无气,无气则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4]。王清任所论之半身不遂,是失去五成元气所致。因此,补阳还五汤方名中之 “补阳还五”是归还丢失的五成元气,是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迅速得以恢复之意,通过补足十成的元气从而达到补气活血之目的[5]。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补气亦有行血,生血和固摄的作用;当归尾为臣药,活血化瘀而不伤血;少佐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以助药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对脑部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可以减少其细胞凋亡,增加缺血脑组织海马、脑室下区和皮质VEGF及其受体Flk1阳性细胞的数量,可以刺激脑细胞增殖。能影响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能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家兔肢体运动功能,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6]。

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主要运用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技术。Bobath技术主要手法是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按照神经发育顺序促进其正常姿势反应。运动再学习技术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进行特殊作业训练,将运动涉及的动作分成许多简单的运动成分,再逐一对这些运动成分进行训练。通过合理有效的运动能帮助偏瘫患者缓解痉挛,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现代研究显示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脑部病损部位重建侧枝循环,重塑脑功能,从而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值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值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组别 n F u g l-M e y e r值 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分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 3 3 7.1 7±2 4.7 46 7.2 6±2 5.9 1 3 9.3 5±1 9.9 0 7 5.4 3±1 6.0 9对照组 2 3 3 7.2 2±2 5.0 85 1.0 9±2 7.4 8 3 9.1 3±2 1.0 3 6 3.0 4±1 6.5 0 t值 -0.0 0 6 2.0 5 4 0.0 3 6 0.0 1 3 P P>0.0 5 P<0.0 5 P>0.0 5 P<0.0 5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从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补阳还五汤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2]王明琨,赵瑞芳.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3-114.

[3]商发科,朱文俊,孙新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82-84.

[4]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李艳彦,张永刚,闫润红,等.从补阳还五汤教学中体会气虚与血瘀的关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13-114.

[6]田兆华,刘柏炎.补阳还五汤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2):96-97.

猜你喜欢
元气补阳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