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顺路肾动脉造影

2014-12-25 02:10沈鑫李军荣李圣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8期
关键词:硬化性肾动脉脑血管病

沈鑫 李军荣 李圣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江苏南京211100)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展,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已成为老年患者肾动脉狭窄RAS的首要病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时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硬化和狭窄,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ARAS发生情况不详。本研究拟初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同时顺路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2月~2011年10月间因缺血性脑血管病收治我院的313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同时进行非选择肾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其中男239例,女 74例,年龄46~88岁,平均 66.12岁,糖尿病病史者72例。

1.2 全脑血管造影及肾动脉造影 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以seldinger's技术放置5F动脉鞘,常规行全脑血管造影。行脑血管造影同时顺路采用Pigtail导管行腹主动脉非选择造影,对肾动脉狭窄或非选择性造影显示不清者再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脑血管狭窄及肾动脉狭窄评定标准为狭窄程度≥50%者为显著的脑血管或肾动脉狭窄,<50%者为轻度脑血管或肾动脉狭窄。若没有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类似串珠样特征性改变,则考虑狭窄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31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121例,其中显著的肾动脉狭窄83例,轻度肾动脉狭窄38例。229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中显著的肾动脉狭窄者70例,轻度肾动脉狭窄32例;84例非脑动脉狭窄患者中显著的肾动脉狭窄13例,轻度肾动脉狭窄6例。

2.2 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肾动脉狭窄组与非肾动脉狭窄组关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比较。见表1。

表1 性别、年龄、高血压等因素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 例(%)

2.3 脑动脉狭窄与肾动脉狭窄关系 31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229例脑动脉狭窄患者102例合并肾动脉狭窄;84例非脑动脉狭窄患者19例合并肾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患者中双侧肾动脉狭窄、显著肾动脉狭窄及ARAS的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动脉狭窄患者(P<0.01)。可见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脑动脉狭窄组及无脑动脉狭窄组ARAS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肾动脉狭窄与肾功能不全 本组治疗中,肾动脉狭窄组血肌酐(156.2±66.7)μmol/L,非肾动脉狭窄组血肌酐(89.7±28.3)μmol/L。

3 讨论

由于AR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导致ARAS的危险因素应等同于脑动脉硬化,但我们研究结果并非完全统一,关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等因素,与非肾动脉狭窄组比较P值>0.05,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关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与非肾动脉狭窄组比较,P值<0.01,两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在老年病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本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很高,达38.66%;且脑动脉狭窄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44.54%显著高于非脑动脉狭窄患者22.62%,P<0.01。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肾动脉有≥50%狭窄的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4年随访存活率分别为65%与86%[1],且在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衰竭有较大比例由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所致[2],病因为肾动脉狭窄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期仅为25个月[3],有学者建议在肾动脉狭窄≥50%时应选择介入治疗,且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4]。PTRAS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并长期保持稳定[5]。积极的肾动脉血管重建术对改善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有重要意义。根据美国成人肾动脉狭窄诊断和治疗指南,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肾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标准治疗[6],成功的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有助于很好地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和逆转受损的肾功能,并能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7~9]。

ARAS是进展性、可逆性疾病,与患者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虽然目前缺血性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不完全清晰,但长期的缺血、缺氧可导致最终肾功能的损害。早期发现,可积极改善预后。由于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对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脑血管造影同时顺路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本研究显示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动脉狭窄患者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行全脑血管造影同时进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提高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检出率,及时发现合并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积极适当的处理,对相关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必要、也是可行且安全的。

[1]罗建方,黄文晖.肾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10-12

[2]裴文燕,杨春华.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慢性肾衰竭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8):531-532

[3]邹英华.重新认识肾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发展,规范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7):433-435

[4]刘志伟.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行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 898-3 899

[5]李美花,范利.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的长期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4):370-372

[6]Rundback JH,Sacks D,Kent KC,et al.Guidelines for the reporting of renal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in clinical trials.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2,106(12):1 572-1 585

[7]刘松,黄玉晓,蔡尚郎,等.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3,43(4):7-8

[8]马先林,金华,王龙.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1):33-34

[9]何艳,高炜,洪涛,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42例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1):73-75

猜你喜欢
硬化性肾动脉脑血管病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多支肾动脉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