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微时代”,教育者准备好了吗

2014-12-28 08:18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微时代教育者青少年

刘 磊

互联网“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小说、微视频等为人们搭建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引发了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剧烈变革。伴随着互联网“微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约而同地把网络作为学习、娱乐、人际沟通的主干桥梁。他们一改台式机上网的传统模式,更加青睐手机、ipad、wifi等移动上网和无线上网的新形式。《2012年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指出,“78.4%的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他们对于3G、4G等新兴网络技术爱不释手,甚至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互联网的热衷、迷恋和过度使用。《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显示:“每天都上网的学生比率高达82.9%,70.4%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6%的学生有网瘾倾向。”2012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报告指出:青少年网瘾用户约占青少年网民的26%。“iPad眼”已成为近年来眼科近视门诊就诊率极高的青少年眼部新疾,它是青少年长期盯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显示屏幕所致视力下降和假性近视等眼病的总称。互联网“微时代”,人们彻底摆脱了台式机上网所无法克服的空间局限,这也给教育者监控中小学生的上网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一代青少年为什么会如此青睐和依恋互联网?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将会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网络过度使用所引发的部分青少年体能下降和网络成瘾等问题应当如何解决……互联网“微时代”来得如此迅速,使教育者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焦急、武断、极端、无所适从构成了当下教师和家长对待青少年上网的普遍态度。如何看待青少年与互联网的“亲密结缘”?如何评估互联网的教育价值?如何规避网络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各种风险?这些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学生为什么如此依恋网络

谈及网络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价值,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颇有微词,他们甚至认定网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并将之妖魔化,视其为当下我国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始作俑者。2013年5月,有媒体报道武昌某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设置“手机尸体展示台”,为的是预防学生运用手机上网,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可以说,这一事件把近年来教育者对于互联网的拒斥态度推向了高潮。实践证明,强行斩断学生上网通道的方式,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倒激化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冲突。我们应当冷静地看到,在互联网“微时代”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层面。在青少年看来,手机就好像是揣在口袋里的朋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没有手机,他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事实上,青少年依恋网络和高频上网现象背后潜藏着深层的心理原因。

首先,互联网文化的新奇性、开放性、批判性与青少年先锋性、独立性、叛逆性的特殊心理结构相契合,网络可以充当青少年彰显自身个性的工具。青少年带着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总是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喜欢探险,愿意独辟蹊径。他们时而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探险家,时而似一个身怀绝技的演员。这些手指活动灵活、目光移动迅捷的探险家们,把刷新速度飞快的网页视为他们拓荒掘宝的绝佳场地;这些标新立异的演员们,把网络的虚拟空间作为他们展示才华的天然舞台。互联网的属性与青少年个性的完美契合,使得青少年较成年人、老年人更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

其次,互联网可以为身陷“分离焦虑”与“争取独立”矛盾当中的青少年提供宣泄情绪的虚拟平台。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青春期阶段,孩子们面临着“分离——个体化”的特殊发展任务。他们一方面害怕与父母等重要他人丧失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又担心父母的过度关注会给自身的独立性带来威胁。互联网以其宽广、便捷的互动空间和虚拟社区,为处于矛盾纠结中的青少年带去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觅不到的心灵慰藉。

再次,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逃避性迎合了我国“90后”、“00后”青少年消解和抗拒空前沉重的学业压力的迫切心理需求。面对苦不堪言的课业负担和学业竞争,青少年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目光转向一个没有课堂、没有书本、没有考场的地方。恰逢此时,无线网络应运而生。它就像施了魔法一般,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到平板电脑或手机屏幕上。

可见,青少年与网络结缘绝非偶然,这背后隐匿着青少年群体特有的深刻情感体验、精神困惑和成长危机。互联网“微时代”,教育者需要对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诉求给予深度理解、同情和关照。

俯身向学生学习是更加明智的态度

在我国,许多教育者对于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既不熟悉也没兴趣。“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某研究所对首都北京6个城区学校的4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0%的被调查学生家中有电脑,但是其中47%的家长根本不会使用电脑上网。”眼下,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笃信,只要凭借制度赋予的权威身份,他们就能有效矫治青少年的网络依赖。这样一来,教育者抵制青少年上网的坚定决心和他们拒绝学习网络技术的消极态度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构成了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中一幅“外行监督内行”的尴尬图景。不熟悉互联网使用技术的教育者很可能不自觉地对网络产生偏见,人为地夸大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实际上,网络依赖与物质成瘾不尽相同,互联网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它只充当了青少年成长问题(如厌学、自控力差、社交障碍、焦虑抑郁等)的表达载体。在网络问世之前,这些问题会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而当下则集中体现在学生的网络过度使用上。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于互联网的批评和指责主要是出于害怕孩子在互联网上投入时间过多,影响课业成绩,进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越来越多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欧美等国青少年选择上网度过闲暇时间的比率也很高,但是欧美国家的教育者对于学生网络使用的担忧程度却明显低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原因在于,西方社会评价体系中对于学习成绩的可接受范围往往更宽一些。”可见,在升学考试的功利目标指引下,一些教育者对互联网的批评有矫枉过正之嫌。

不熟悉互联网使用技术的教育者也很难对于网络的积极作用形成全面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网络可以使人们注意到视野里更多的东西,加快视觉信息的处理速度。习惯于数字化阅读的青少年可能会建立起一套新型的视觉系统、记忆习惯和信息接受方式。这使得互联网“微时代”的青少年比他们的前辈人具有更强的空间感,更善于审视杂乱无章的世界,能够更快地从一片狼藉中辨认出短暂出现的目标。不仅如此,互联网在有力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辟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指尖滑动网络终端设备的屏幕,迅速锁定事业发展的宝贵机会。家喻户晓的新生代业界精英,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等都是互联网上的弄潮儿。平心而论,网络的确可能会为孩子们预留出另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当今世界上,许多教育成效显著的国家和地区千方百计鼓励教师和家长不断积累网络使用的直接经验,对于健康上网的内涵形成正确理解。“一项关于中美两国网民年龄构成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国在16~24岁年龄段的上网人群比例差别不大,但是在35~44岁以及55~64岁两个年龄段,美国上网人群的比例却是中国的两到三倍。”在互联网知识技能的“充电”中,教育者求教的对象不仅限于计算机专家,而且也应当包括他们的晚辈甚至是那些需要他们去矫正网瘾的青少年学生。2006年,芬兰政府破天荒地选出5000名中学生去指导芬兰全国的教师使用电脑、学习网络技术,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芬兰全国师生的支持,而且还赢得全球教育界的赞许。美国著名文化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研究发现,在急速文化变迁的时代,晚辈人比长辈人更善于了解、经历和吸收新生事物,此时长辈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这就是著名的“后喻文化”理论。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中,青少年学生不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展现了远远胜过父辈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样看来,教育者放下孤芳自赏的矜持,俯身向年轻一代虚心学习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打破代际层面上的自我封闭,而且能够重新赢得青少年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名副其实的权威形象。

积极应对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冲击

青少年遭遇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仅如此,互联网使用技术已经构成“90后”、“00后”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生存工具。正如胡启恒院士所说:“未来社会网络无所不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将把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引入我们的生活,包含着嵌入芯片、传感器和智能系统的各种设备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Tapscott)也断言:“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是有史以来掌握信息最多、最活跃的一代,他们必将主导21世纪。”这样看来,互联网“微时代”的教育者不但不能强行阻断学生上网,而且还要把他们塑造成信息选择的主体和虚拟世界的主宰。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从三个方面应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一是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二是增强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三是开发互联网的教学潜力。

第一,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多种途径预防中小学生“网络中毒”,增强他们对网络信患的辨别能力,最大限度地抵制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在英国,自2011年起,网络安全教育就被纳入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在其他欧盟国家,网络安全教育的年平均教学时数也有5~10小时。在网络安全教育中,青少年通过影视教材(如韩国的《一起构筑快乐健康的网络世界》)等方式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英、美等国还在一边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形成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对网络的过度关注;一边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网络游戏成瘾。这种“两手抓”的做法颇见成效,许多英美国家的教育者发现,他们国家的青少年“没有用和朋友出去玩、踢足球、学钢琴或者做其他事的时间来上网,而是用了可以用来看电视的时间去上网”。在西方的网络安全教育中,孩子们还要学到:上网时要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对于在线资料的使用要注意版权问题;在网上可能遭遇到欺侮,届时要及时与师长沟通;网吧、网上聊天室、博客中都有潜在的危险;与网友会面也可能会遭受伤害等。

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把学生的信息素养视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技能。欧盟国家特别把信息与通信技术(简称ICT)列入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西方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不仅涵盖网上信息搜索、信息加工、信息有效运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特别强调培育青少年以批判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合作的理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去参与网络生活。全球儿童领导计划的主管巴里·约瑟夫(BarryJoseph)在微软公司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名叫“用游戏代替托管”的课外项目。在这个项目中,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与某知名网络游戏公司合作设计网络游戏。2006年,他们开发的名为“海地的生活成本”的网络游戏已经有超过150万个玩家。在“用游戏代替托管”项目中,孩子们充当了成人游戏的制作人。他们在设计网络游戏中不仅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模式,还学会了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和网络游戏。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高调迎接互联网给教学带来的冲击,千方百计地开发互联网的教学潜力。互联网“微时代”,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不仅限于它可能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效应,还在于网上在线课程已经开始向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宣战”。网络在线课程以其跟进前沿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设计形式和个性化的互动视窗实现了课堂的“翻转”,真正把学生推上了课堂的中心地位。2008年,互联网给全世界的学生带来了MOOC(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的互联网在线课程,被西方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据统计,2013年单门MOOC课程的最大注册量已达23万人。“慕课”的到来,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于学校传统教学的指责,一时间关于学校存亡问题的争辩又一次不绝于耳。对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门没有把网络在线课程作为诟病的对象,相反,他们洞悉到互联网资源对于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潜心挖掘互联网的教学潜力。欧美等国一方面把网络信息领导力作为甄选中小学校长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去。如今,已经有许多教师通过开发学习游戏等方式做到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微时代教育者青少年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青少年发明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