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学校图书馆的育人资源

2014-12-28 08:18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师生育人

柳 斌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中小学图书馆(室)达标建设的进程中,提高图书馆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是学校图书馆(室)建设重要的保证条件。为此,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指南》这本书。

这本书介绍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中涉及的基本问题,包括:图书馆基础知识、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图书馆的文献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图书馆科学管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等。内容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以及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管理发展趋势,是一本有助于提高图书馆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参考书,也可以当作中小学图书馆员业务培训的教材。

应该明确,中小学图书馆是为了育人而设的,绝不是充数的摆设。现代学校始建以来,学校图书馆即随之相生相长,与之俱进,达成育人的目标;课堂教学以课外阅读相辅,二者相得益彰,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学校,对师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学校无不阅读的师生。对学校图书馆藏书的要求应该做到每本书都有师生阅读。图书馆开展的为读者服务工作,要方便和指导师生选书和读书,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使之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我们应当努力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使它在教育、教学、科研及教育改革中,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大好形势下,学校图书馆建设应该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我认为,当前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服务,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要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全面的教育,对学生育德、育智、育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积极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服务。

学校图书馆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其工作要融入学科教学中,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要注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馆藏特色,协助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第三,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为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国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且还将进一步发展。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电教部门的责任,也需要中小学图书馆的积极参与,通过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有效地开发和使用好数字化资源,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在新技术环境下师生教与学的能力。

第四,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图书馆,为学校科研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服务。

要把中小学图书馆办成为学校进行科学管理,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资源中心,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学校的科研工作。通过为学校的科研提供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提升教师与图书馆员自身的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校科研氛围。

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基础性、专业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有待我们去做。我衷心期望各级领导和在图书馆工作的同志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努力建设好中小学图书馆,从而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4-4-17)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麻辣师生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