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优化布局建设新农村——以河北滦南县新农村建设为例

2014-12-31 12:14孙建明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果菜城镇全县

文/孙建明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0

1 前沿

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南临渤海,背靠京津,水陆交通便捷舒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接受外来辐射,聚集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到2009年底,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特色经济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2 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2.1 一个主中心、一个副中心

以县城为主中心,作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地;以柏各庄镇为副中心,柏各庄镇地处滦南县渤海沿岸,是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南有新开发建设的曹妃甸大港、东有京唐港、西有天津集装箱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作为滦南县域南部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心镇,充分发挥其优势。

2.2 三条发展轴

(1)东部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依托滦海公路产业带和长柏公路,以县城为中心,自北向南形成包括县城、马城镇、长凝镇、方各庄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和柏各庄镇在内的城镇发展轴。该发展轴北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北部综合性服务区;南部以柏各庄为中心,形成曹妃甸生活配套服务区。

(2)东西向城镇发展次轴——依托唐港公路,以县城为中心,自西向东形成包括县城、青坨营镇、扒齿港镇、宋道口镇在内的城镇发展轴。该轴线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扒齿港镇为主要节点,带动北部城镇发展。

(3)西部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以滦曹公路为轴线,以唐港高速、沿海高速为依托,自北向南形成包括青坨营镇、安各庄镇、司各庄镇、东黄坨在内的城镇发展轴,该发展轴以五大龙型经济为基础,重点发展商贸及仓储物流业,形成为曹妃甸及唐山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配套基地。

2.3 以“一村一品”为主要形式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所谓“一村一品”指以村为经济发展的最小单位,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了解国内、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信息,并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传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特色鲜明、价值含量较高、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主要产品,利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等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特有品牌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使包括村在内的整个区域形成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并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主导产品或产业,最终显著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实力以缩减城乡差距的一种约值化农业生产模式。

滦南县逐步形成了“东部西部果菜、西北部奶牛、中南部生猪肉鸡、南部沿海水产”的区域特色板块布局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奶牛、肉鸡、生猪、果菜、水产等五大龙型产业。着力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果菜生产基地、优质奶牛养殖基地、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基地、优质肉鸡和珍稀毛皮动物养殖基地和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

2.4 保障措施

包括提高农业收入水平、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完善农产品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措施。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规范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服务、大力培植科技示范村、组建农业产业研发中心和基地、培育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站、健全疫病防治和农业灾害防御体系、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 建设成果

3.1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 年底,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1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7.9%;节水灌溉面积1.1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6%,有林地面积达到1.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4.58%。

2009 年全县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4.98%,比2000年时提高近14.5个百分点,已成为滦南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在种植业结构中,粮、经、饲比例,由2000年时的65.5:34.5:0调整为59.3:38.7:2;品种结构得到优化,2009年,全县种植、养殖业优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

3.2 区域特色经济基本形成

按照“东部、西部果菜、西北部奶牛、中南部生猪肉鸡、南部沿海水产”的区域特色板块布局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县共建成特色专业村34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58%,五龙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高。2009年底,奶业,继续保持河北第一、全国前十强的位置,全年新建300头以上标准奶牛养殖场102个,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1.2万头;肉鸡业,实现出栏747.68万只,同比增长17.5%,居河北省前列;生猪业,实现出栏生猪94.23万头,同比增长33.9%,出栏总量全省前列;水产业,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22.1万m2,健康养殖取得突破。虾池混养面积达到3000公顷,占总面积的95%。果菜业,面积、产量、效益同步增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667公顷。

3.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2009 年,全县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41.85万吨、5.52万吨、160.48万吨、13.04万吨、3.2万吨和11.6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0.42%、48.39%、58.26%、97.28%、33.89%和2.35%。特别是奶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达到44.52万吨,较2000年增长近11倍。

[1]栾和.滦南的投资环境与合作项目.世界产品与技术.1997,27-19

[2]滦南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3]逄锦彩.日、美、法现代农业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0.

[4]吴金星.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果菜城镇全县
生鲜果菜扩建“冰箱”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人口与就业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