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有错吗?

2015-01-03 09:41编辑不二
科学生活 2015年3期
关键词:荣格开朗外向

编辑/不二

内向性格有错吗?

编辑/不二

有时会听到一些朋友的倾诉,内向的性格给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心理带来了不少困扰。他们害怕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不善于与陌生人交流,宁愿一个人独处也不去热闹的地方。他们孤独,但也渴望被周围关注和肯定。似乎无论是哪种社会体制的主流价值观,都普遍更认可外向的人,因为他们热情、自信、开朗、健谈,总能成为人群中的聚光点。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人,这会儿却独自默默坐在角落;平常习惯沉默的人,在遇到熟悉的朋友谈论自己也喜欢的话题时,也能眉飞色舞,变得开朗健谈。

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区别

事实上,内向的人也能有开朗的一面,而外向的人也会有安静的时候。内外向性格的真正区别,不是一个人能否侃侃而谈,也不是他是否自信开朗。

在心理学的类型论中,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理论最为著名。荣格根据“里比多”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但这个“里比多”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不同,它更倾向于是一种“心的能源”。当个体的“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时,他就是一个外倾型(外向性)的人;当“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本身时,他就是一个内倾型(内向性)的人。

荣格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中是并存着这两种倾向的,只是平常其中某一类占优势,成为有意识的态度,而居于劣势的一类不被意识到,被列入“个人的无意识”。而无论是外倾型还是内倾型,都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是性格反应特有情境的两种态度或适应方式。

因此,荣格用内倾-外倾维度表示个体心理能量的获得途径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即个体的注意较多指向于外部的客观环境还是内部的概念建构和思想观念。

他认为,外倾型态度表现为主体的注意力和精力指向于客体,即在外部世界中获得支持并依赖于外在环境中发生的信息,这是一种从主体到客体的兴趣向外的转移。外倾型个体需要通过经历来了解世界,所以,他们更喜欢大量的活动,并偏好于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思考,在语言的交流中对信息予以加工。

内倾型态度表现为主体的注意力和精力指向于内部的精神世界,其心理能量通过内部的思想、情绪等获得。内倾型个体在内部世界中获得支持并看重事件的概念、意义等,因此,他们的许多活动都是精神性的,他们倾向于在头脑中安静地思考以加工信息。

可以说,内外向性格的本质差异,是在于个体对客体的态度以及心理能量的来源。

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的各自特点

外向性的人更注重外在环境,他们的心理能量来源于与他人的相处,因此,他们多表现得活泼开朗、热情健谈,对周围很多事物都有兴趣;相比之下,内向性的人更注重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理能量来源于自己的内在情感体验,他们对外多表现得沉默安静甚至有些孤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与人相处是要消耗能量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外向性的人因为能积极主动地与外在环境发生关系,所以,他们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愿意影响环境。在自然选择的观点下,外向性的人也许优于内向性的人。

相应地,外向性的人会更容易受到客体的影响,在得不到所期待的来自外界环境的回应时,他们通常会觉得没劲而无精打采,或者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根据荣格的理论,外向性的人,无意识态度属于内向性格,当得不到外界回应时,隐藏的内向性格会补偿内心的缺失感。

相反,内向性的人好沉思、善内省,不愿意影响外界,也不容易受客体的影响。通常,我们的理解是,内向性的人态度冷漠,对周围的人设防线,缺乏社交活动,常独来独往。同样,荣格认为,内向性的人,无意识态度属于外向性格,也具有补偿作用。内向性的人也有其热爱的事物,安静的外表下也包含着一颗热情的心。他们也有善良可爱、阳光开朗的一面,只是他们可能更多地会选择在熟悉的场合表现出来。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在于他们的心理能量来源于外或内,同时,有另一面的补偿,以达到平衡。而这种性格的不同特质,几乎可以认为是天生的。

是什么导致了性格的不同?

心理类型理论认为,个体在出生时就带有先天性的气质和功能上的偏好(即最自然、轻松地去做的倾向),这种先天的性质是形成类型的原因。但同时,来自家庭、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密歇根大学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迈尔斯说:“这是因为环境因素既可以促进个体的先天偏好的理想化发展,也可以通过在行为和动机上的消极化而造成个体先天偏好的发展遭遇困难甚至被阻止。”这种转变个体类型发展的理想途径的行为被荣格称之为“篡改”,并认为它将造成神经症或生理上的问题。

不能入社会潮流的内向性格

现实生活中对性格的理解和对待的态度,远没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那么包容。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内向的孩子的确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很多家长会不断批评孩子以希望能刺激他变得外向,他们焦虑不安或是深感失望,认为他们比外向的孩子更笨了些,甚至也许是一种人格缺陷。而社会上的种种场合,也似乎流行着这种准则,甚至包括内向的人自己也这么自卑地想着。

荣格认为,我们应当顺应自己性格的自然发展方向,强行压制和改变它,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而事实上,社会性与外向性也并不相同;孩子的社会性是要随着年龄慢慢发展的,且受家庭教育等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家长不应盲目批评,而应循循教导,且要适应孩子的性格特点。就如前面所说,内向性的人也可以开朗,也能够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但要体谅他们有疲惫的时候。而历史上也有许多内向性的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内向与外向,孰优孰劣,实在难以区分,更无对错之分。

当我们用心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人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有些被认为内向的人,他们有可能只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缘故而显得矜持;有些被认为外向的人,也有可能只是恰巧被你看到了他们充满能量的时候。

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吗?如果是,不用害怕或者沮丧,请平和地接受吧!这是你性格的一部分,是你的特质,也能成为一种优势。更重要的,是学着去理解它、利用它。而你觉得似乎是内向性格所带来的烦恼和阻碍,比如,害怕在陌生场合讲话,对许多人、事、物感到冷漠甚至厌恶,更多地源于心理能量的不足、对世界的消极理解等所带来的内心的失衡。

猜你喜欢
荣格开朗外向
为什么你的朋友更外向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俄罗斯留学生: 中国人的热情与开朗打动了我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地名有关
荣格 厚积薄发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
相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