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2015-01-03 15:28王远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决策行政成本

王远才

(湖南省委党校,长沙 410006)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王远才

(湖南省委党校,长沙 410006)

行政成本问题是政府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的行政成本呈现不合理的上升趋势,造成了巨大浪费,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控制行政成本势在必行。控制行政成本,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四条建议:增强各级政府及官员的行政成本意识;加速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权力。

行政成本;电子政务;政府形象

众所周知,企业十分关心其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因为成本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最终利润水平,企业管理就是围绕降低成本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求政府必须关注自己的工作效率,关注行政成本。

1 我国行政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充分认识到我国行政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是从思想上重视行政成本的第一步。

1.1政府控制行政成本的意义

政府进行行政成本控制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人们对政府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工作情况的总体印象。拥有良好的政府形象,一个政府的意愿、政策才能被民众所接受和支持,并进而减少决策成本和执行成本,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达成政策目标。总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行政之基。

政府进行行政成本控制是奠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执政合法性主要表现在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同,执政合法性是一个政府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执政合法性问题现在比较突出。因为,一方面,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由第三部门、非政府部门来提供且公民也认可这种提供方式,这必然减少人们对政府的忠诚投入;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政府治理能力备受质疑,有太多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解决,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物质主义日甚,不公平现象增多等。

政府进行行政成本控制是节约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要“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是指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政府的资源消耗维持在最低水平,并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节约型政府建设关键在控制行政成本。主要体现在,对政府规模进行必要控制,避免机构臃肿,人员超额编制;在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降低花费;行政效率上要力求高效。可以说,行政成本的控制过程就是节约型政府的建设过程。

1.2我国行政成本的数据分析

从纵向上看,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996.54亿元增加到7 571.05亿元,12年间增长了6.60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1995年为14.60%,到2006年上升到18.73%;从国际横向来看,据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介绍,拿上述2006年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8.73%这一比例去比较,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以及美国的9.9%。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行政成本很高,且呈不断上升趋势,控制行政成本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2 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深入探究与准确把握造成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无疑是寻找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对策的重要前提。

2.1制度不完善

制度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减少交易成本。制度有缺陷就会给某些国家投机工作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没有制度的强有力约束,任何个人都有可能做一些有违人民意愿的事情。我国改革开放才30多年,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制度还不完善,影响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

2.2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内在效应或内部性。“内在性”使得机构供给曲线放大,提高了机构成本,使其高于技术上的成本,较高的单位成本和比社会有效水平更低的非市场产出,产生了非市场缺陷。政府及其官员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预算,扩大支出,增加政府雇员,提高薪金和办公费用,使得政府规模一直膨胀,造成巨大浪费,这就出现了帕金森定律所指出的情况,即无论政府的工作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数量总是按同一速度增长。

2.3行政决策失误多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浪费,个人贪污更严重。他还说,有的领导干部贪污几百万元被查处大家拍手称快,但有的领导大笔一挥造成决策失误,可能一下子就损失十几亿元、几十亿元,比贪污受贿更可怕。国家审计署报告披露,2002年全国审计机关查出由于违规担保等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了72.3亿元的损失;2004年,在他们对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及经济犯罪的金额为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高达145亿元。

2.4贪污腐败严重

之所以把贪污腐败列为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因为贪污腐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其对政府与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很难量化的。近几年贪污腐败的特点主要是:①高官趋势,如周永康、徐才厚等;②小官大贪,如马超群等,有关机关在马超群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房产手续68套;③集团化,上行下效,查一人而牵出数人数十人。贪污腐败无视法律,践踏制度规范,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阻力,是社会、政府的巨大毒瘤,必须铲除。一个贪污腐败之人如何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如何能致力于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

3 控制行政成本的对策

3.1增强各级政府及官员的行政成本意识

由于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垄断性,不会有来自其他组织的竞争,加之政府收人民的钱再花人民的钱,使得部分各级政府和官员根本就没有节约成本的强烈意识和动机。思想决定行动,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锐意改革,只有政府官员在工作中拥有行政成本意识,控制行政成本才具有可能性。为此,第一,中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强宣传与培训力度,强化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行政成本意识,帮助各级政府与官员树立牢固的行政成本意识。第二,形成完善的预算监督制度,严格审计政府支出,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才会自觉控制行政成本。第三,将行政成本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建立相应的行政成本考核指标,对各级政府行政成本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3.2加速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控制行政成本,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使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撤销该撤销的,合并该合并的,分解该分解的,切实控制机构和人员的膨胀势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首先,政府要理顺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政企分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多的依靠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次,政府要将能由市场和社会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就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只承担必要的提供责任;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政府提高效率;放松管制,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既是给自己“瘦身”,也是给自己“强身”。最后,政府还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推动多中心主体治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社会自治可以准确及时地感知社会的具体需求,可缩小政府规模,降低运行成本。

3.3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水平不高,行政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落后。为此,一方面,政府应广泛采用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应用绩效评估技术、战略管理技术、企业流程再造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据统计,在美国由于电子政务的推行,1992年至1995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 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 180亿美元。阿拉斯加州交通工具登记注册过去采用面对面的办理方式,每次的成本是7.75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办理后,只需花91美分。由此可见,电子政务可以减少政府雇员,简化管理流程,缩短管理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的目的。

3.4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权力

社会不能缺少道德,但道德作为一种软约束,只能是一种装饰,一种有益的补充。道德约束在当下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软弱无力的。当下我国社会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说都和我国的制度不健全有关。因此,需要完善各方面制度,减少交易成本,为高效的政府管理保驾护航。而且,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用制度引导。从降低行政成本的角度讲,应完善的制度包括:首先,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增强其刚性约束,严格审查预算外支出,有力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其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健全审批权产生机制;最后,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做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决策,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减少决策失误。

4 结 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公民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政府的工作和职能。政府要得到人们的信任与拥戴必须在各方面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最能看出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提出要深化改革,这对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一个积极作为的政府。综上所述,增强能力、控制行政成本对政府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康之国.公共财政视野中的行政成本控制与节约型政府构建[J].经济经纬,2008(1).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谭桔华.浅析政府决策对政府行政成本的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6).

[4]刘春年,戈国莲.论电子政务对降低行政成本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05

D630

A

1673-0194(2015)22-0009-02

2015-10-09

猜你喜欢
决策行政成本
行政学人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