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2015-01-03 08:51梁汉才杨福义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程度

梁汉才,杨福义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梁汉才1,杨福义2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SAH患者42例的血液NF-κB、TNF-α分别进行动态检测,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aSAH患者血液NF-κB在发病后1~3天、7~9天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在发病后l~3天、7~9天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SAH患者NP-κB、TNF-α含量变化与CVS呈正相关。

aSAH;脑血管痉挛;NF-κB;TNF-α;经颅多普勒

CVS是aSAH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aSAH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aSAH后CVS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炎症反应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2]。研究表明,TNF-α等细胞因子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NF-κB是TNF-α等诸多细胞因子的启动子。因此,通过对aSAH病人血液NF-κB、TNF-α的动态检测,探讨其作为判断病情、观察疗效、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指标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近期本院aSAH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4 14.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第3、7、9、14天分别进行TCD检测,将任何一次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CA)>120 cm/s视为CVS。根据TC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无CVS组13例,CVS组29例。再将CVS组继续分为:轻度CVS组(VMCA 120~140 cm/s)11例,中度CVS组(VMCA 140~200 cm/s)12例,重度CVS组(VMCA>200 cm/s)6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名、女21名;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4.9 10.1)岁。对照组和患者组的平均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1~3天、7~9天、13~15天清晨同一时间段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5m l/人次,肝素抗凝,在4℃条件下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涂片并同定,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一抗选用兔抗NF-κB p65亚单位的多克隆抗体,用SABC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进行操作,白细胞NF-κB活性测定用HPLAS-1000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活性用吸光度A值表示。另外在相同时段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ELISA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TNF-α水平。对照组采血后检测方法同上。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患者血清中NF-κB(A值)含量比较

患者组(无论有无脑血管痉挛)血清中NF-κB含量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1~3天和7~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S组与无CVS组比较差异只在SAH早期1~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7~9天和13~1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患者血清中NF-κB(A值)含量比较(±s)

表1 不同患者血清中NF-κB(A值)含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与无CVS组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

对照组 40 0.077f 0.030 0.108f 0.023 0.071f 0.015无CVS组 13 0.251f 0.057* 0.128f 0.032* 0.083f 0.029 CVS组 29 0.377f 0.095*#0.147f 0.043* 0.095f 0.017

2.2 不同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

患者组(无论有无脑血管痉挛)血中TNF-α含

量均有升高,但在第7~9天含量最高,CVS组患者TNF-α含量升高更明显,各组之间TNF-α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见表2。

表2 不同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pg/ml)

2.3 不同血管痉挛程度患者血清中NF-κB含量比较

各CVS组患者血中NF-κB含量均有升高,并且痉挛程度越重NF-κB升高越明显,各CVS组之间NF-κB升高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只在SAH早期(1~3天)有显著性(P<0.05),之后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表3 不同血管痉挛程度患者血清中NF-κB(A值)含量比较(±s)

表3 不同血管痉挛程度患者血清中NF-κB(A值)含量比较(±s)

注:同一时间点,与轻度CVS组比较:*P<0.05,#P<0.05,与中度CVS组比较:#P<0.05

?

2.4 不同血管痉挛程度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

各CVS组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均有升高,7~9天最高,并且痉挛程度越重TNF-α升高越明显,各CVS组之间不同时间点TNF-α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不同血管痉挛程度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pg /mL)

3 讨论

aSAH后CVS发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总体认为炎症反应在CV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α是主要的致炎因子,TNF-α等参与了CVS的发生,并与CVS密切相关。在本实验中CVS患者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无CVS的患者,说明TNF-α异常升高可能与aSAH后血管的炎症反应及CVS关系密切。NF-κ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因子,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发挥NF-κB对不同靶基因的调控作用[3]。本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在aSAH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液中NF-κB的浓度均相应的升高,但在SAH早期(1~3天)升高更为明显,之后7~9天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后逐渐恢复。而CVS主要发生在SAH后7~9天。NF-κB的高表达发生在SAH的早期,与CVS的发生有时段上的先后性。提示CVS的发生可能是受NF-κB启动诱发的。

本实验研究发现CVS组与无CVS组不同时间段NF-κB的表达只在CVS的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同样说明NF-κB只在CVS的早期发生作用。中、重度痉挛患者NF-κB,TNF-α表达较轻度患者明显升高,说明NF-κB,TNF-α表达程度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相一致,并且NF-κB的高表达与TNF-α的高表达是相一致的。同样提示了早期NF-κB的高表达诱发了随后TNF-α的高表达,二者在表达强度上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NF-κB的高表达导致TNF-α的高表达,进而引发CVS的发生。NF-κB的高表达与TNF-α的高表达有时段上的先后性,NF-κB的高表达发生在SAH的早期、CVS的前期,TNF-α的高表达发生在CVS期,恰恰与CVS的发生相一致。提示CVS的发生可能是受NF-κB启动诱发,而由TNF-α等炎症因子作用表达的。NF-κB的高表达提示病情较重,预示有CVS的发生;TNF-α的高表达表示病情较重,有CVS的发生。

[1] Treggiari MM,Walder B,Suter PM,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ention of 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s with hypertension[J].Neurosurg,2003,98:978-984.

[2]张 健,王 中,周 岱,等. NF-κB、ICAM-1在实验性SAH后基底动脉壁上的表达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6):684-688.

[3]冀 勇,王志刚,丁 璇,等.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F-κB在基底动脉的表达[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0):780-782.

本文编辑:徐 陌

R730.5

B

ISSN.2095-6681.2015.33.049.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痉挛程度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